㈠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和划分到底有什么根据呢
孔子作以鲁国的历史编撰春秋一书,从此就有了春秋一词,而战国则是三家分晋,七雄争霸的时代,因为各个诸侯之间年年征战,故而称作战国,西汉时期刘向所作的战国策就是专门记录战国事件的一本史书。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经向老子求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有门徒三千,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七十二贤人,后来孔子专心从事教育,就写了春秋一书,后来根据作者的理解不同,就产生了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间年年征战,但是都只是为了争夺霸权,从未有亡国之举,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开启了战国时代,而后战国七雄分别灭了吴越、中山、鲁、宋,天下已经逐渐有了统一之势,此时虽然尚属周朝,但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后来秦灭燕,完成江山一统,秦朝开始,战国结束。
㈡ “春秋”名称的由来
“春秋”名称的由来: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这段时间里,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力量逐渐强大而轮流称霸,王室徒有虚名,只能依赖诸侯霸主发号施令。
这段时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它恰好与《春秋》所记载的历史时期(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春秋”。
(2)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春秋时期的列国可以分为几类:一、周的宗室,如鲁、卫、燕、郑、曹、蔡等国;二、周的功臣,如齐、秦等国;三、前代的后裔,如宋、陈等国;四、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的国家,如楚、吴、越等国。
其中,按规模来说,晋、楚、齐、秦都是春秋的大国,其他小国主要分布在这四国之间,成为大国争霸博弈的棋子。吴、越两国稍晚兴起,都在东南方。
1、鲁: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国,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奄曾经是商的都城,分封鲁国是为了镇压商的遗民,国内的公族卿大夫势力强大。
2、卫:卫国是康叔封的封国,最初国都为朝歌(今河南淇县)。朝歌是商末的都城,分封卫国是为了镇压商的遗民。公元前7世纪中叶,卫国因狄族的进攻迁至黄河南岸。
3、燕(北燕):春秋时有几个燕国,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是北燕国,即召公奭之子克的封国。
4、齐(姜氏):齐国是西周初分封姜子牙的诸侯国,国都为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国地位很高,周朝允许齐国讨伐东方有罪的小国。齐桓公时齐国称霸。到春秋晚期,先前从陈国逃亡到齐国的陈敬仲的后人田氏逐渐掌握齐国政权,最终取代姜氏统治齐国。
5、楚:楚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诸侯国。西周初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地位并不如鲁、卫、等国那样高。但楚人不以为然,在公元前9世纪,楚国的君主熊渠甚至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以示与周朝分庭抗礼。在公元前704年,楚国君主熊通称王,即楚武王。
6、晋:周成王灭唐国后,封其弟叔虞到唐地(今山西西南部),叔虞之子夑改名为晋。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夺取晋的君位。晋文公时称霸,后来断断续续成为北方的霸主。春秋末期晋的卿大夫势力已占上风,到公元前453年基本形成家分晋的态势。
7、秦:秦襄公时,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为诸侯,成为开国之君。初都西犬丘(今甘肃礼县东北),后迁平阳,秦德公时,迁至雍城。春秋时,秦在今陕西、甘肃两省内拓展疆域,但由于东有强大的晋国难以发展。
8、郑:郑国分封于公元前806年。初期国都郑(今陕西华县),后迁至新郑(今河南新郑)。春秋时期,因其位置处在各国争霸的十字路口上,因而被常常卷入到大国争霸中。
9、宋:宋国是商贵族微子的封国。西周在平定武庚叛乱后,再行分封时,既派宗室镇守商的故地,又分封商的遗民以为怀柔政策,也是为了保留商的祭祀。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10、曹:周武王的弟弟振铎被封到曹地(今山东菏泽一带),建立曹国。到公元前487年,因曹国最后一个君主伯阳背着晋国侵犯宋国,被宋国灭亡。
11、蔡: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度,参加武庚的叛乱,失败后遭到流放。其子胡因功又被封于蔡地(今河南上蔡)。后迁新蔡(今河南新蔡),又迁下蔡(今安徽凤台),受到楚国的控制。到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灭亡。
12、陈:陈胡公(妫满)据说是舜帝的后人,被周武王封到陈地。初都株野(今河南柘城县东北),后迁宛丘(今河南淮阳)。受到楚国的控制。公元前478年,楚惠王灭陈。
13、吴:相传吴国的祖先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和仲庸兄弟,因其弟季历继承太王的君位逃到南方,在长江下游建立吴国,国都姑苏。后来在申公巫臣的帮助下,吴国渐渐强大起来。到吴王阖闾时称霸,一度破楚,其子夫差时更是到中原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14、越:传说越国的祖先是夏禹,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到越王允常之时,与吴国常有战事。到允常之子勾践时,越国一度投降吴国,后来复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勾践也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㈢ 春秋战国因何得名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㈣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源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㈤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以"春秋战国"命名
【春秋】:一提起春秋时期,就令人想到诸子百家。的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楚、吴、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编辑本段]【战国】: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
㈥ 春秋战国的由来
1、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
2、战国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6 年~公元前221 年)
另一说战国时期 (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 年)
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3、以公元前475年为界。之前是春秋,后为战国。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是《史记·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依据司马迁的意思,从这一年趄成为一个时代,也就是战国的开始。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开始年代要晚些,是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王命韩虔、魏斯、赵籍为诸侯一事算起,比《六国年表》晚七十三年,司马光所以故意推迟几十年,可能表示不敢衔接 《春秋》的缘故。其实,从这一年前后所发生的许多大事来看,为了分期方便起见,司马迁在其《六国年表》中的提示,比较明朗一些,也就是说春秋以后就是战国时期,不会有一个非春秋、非战国的一段时间。
㈦ 春秋战国是如何得名的
1、来源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据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的解释,春秋意指春去秋来,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史实。
2、简介
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一段时期(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3、后世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原因是,称霸战争需要以政治经济作为后盾,进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诸侯国实力的必要手段。从春秋到战国,是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在改革中国家强盛,在战争中国力受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展进步的。
㈧ 春秋战国为何取名为春秋战国
所谓春秋战国,要从夏商周说起,这三个朝代是我国奴隶时代的主体,在维护国家政权上采取了”分封制”,即将王室成员和重要大臣分封到地方成立小王国,臣属于中央.后各地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到周王朝由西周过度到东周时,中央王权日益衰落,最终成为傀儡,形成了天下诸侯争霸,分裂战乱的局面,这就是所谓的春秋战国时期,简单描述就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而春秋和战国的分界没有准确的时间界限,主要以一些历史事件为分界标志,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商秧变法”,它代表着夏商周以来的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变,也就是说春秋战国的实质是两种社会体制的过渡期.
至于这段时期为何叫春秋战国,是出自孔子所著<春秋>一书。
最后,春秋战国时代是以秦统一六国而结束的.
㈨ 《春秋》名字的由来
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传统上称为“东周”。这不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
还存在东周王室的国王,是西周国王的直系子孙,而且直到战国前期,各诸侯国还
把他作为天下共主,借他的名号来提高地位。像魏、赵、韩三家,早已瓜分了晋国
,但它们要成为正式的诸侯,还需要周王室的一纸“命书”。周威列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403年),“赐赵、魏、韩皆命为诸侯”。直到此时,三家分晋才算“合法
”。齐国的田氏在国内早已取代了姜氏的地位,但它不但不被承认为诸侯,就连同
周王直接打交道的权利也没有。田氏被列为诸侯,是它通过魏国向周王请求,在魏
国的帮助下才实现的。齐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与“魏文侯会浊泽,求
为诸侯。”魏文侯派人向周王说情,次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
田氏这才名正言顺地取代姜姓的齐国,受到诸侯国的认可。
周天子的权威,直到战国中期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
),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接着“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魏惠王此举的目
的是借周王的旗号来号令诸侯,演着春秋霸主们的戏。这一年距战国开始的年代已
有132年。
周天子权威的彻底丧失,是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这一年,魏惠王
与齐威王相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互相承认对方称王,这是中原诸侯国称“
王”的开始。在此之前虽有楚、吴、越等国君称“王”,但那是被认为失礼的蛮夷
君长,中原诸侯没有称王的。“王”的称号,在中原王朝的礼制中,是周天子的专
利。现在诸侯国都相继称王,没有任何经济军事力量的小朝廷,就不再被人借用它
的名号来号令诸侯了。而各国国君,都想着做天下的“王”,已不需要借用他人的
名义。这种政局的出现,已是战国中期的历史。所以,史书上所称的夏、商、周“
三代”中的周,实包括西周的东周,亦即包括西周、春秋、战国这三个时代。因而
王孙满对楚庄王说,周天下的历数是“卜世三十,卜年七百”。西周历时250余年
,春秋、战国历时约550年,大致为近800年。
“东周”这一名称的来历,是由于周平王把王都迁到成周,即今河南省的洛阳市之
故。在这之前,周朝的王都在镐京,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十二公里处的沣河东岸
。成周地理位置在镐京的东边,故称“东周”,而王都在镐京的一段时期,就被后
人称为“西周”。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的由来,却比较特殊。它是由《春秋》和《战
国策》这两本书而得名的。《春秋》这一名称,本来市各国史书的名称。在古代各
个国家都设有史官,“君举必书”,史官有左、右二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史官记事,本是编年体性质,一
年四季所作之事都书于简牍,但不能全举春、夏、秋、冬四字来作为书名,于是盖
举“春”“秋”,以包括“夏”和“冬”。各国的史书都已亡佚不存了,今天所见
到、被收入《十三经》的《春秋》,是鲁国的史记。鲁国的《春秋》,因经孔子整
理而入于“六经”,即孔子作为教授弟子的“六艺”之一,因而被保存了下来。《
春秋》所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年),中经鲁国十二位国君,历时242年。
(“战国”这一名称,在当时就已经有人使用,但是只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
国。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是没有变化的,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
的名称,始于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但使用者还不
普遍,像东汉班固作《汉书》时,涉及到战国时的人和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