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甘肃省的由来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 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时期,公元前688 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己达今甘肃的东南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 年)设置陇西郡,9 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唐时期,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
北宋年间,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明肃王府——甘肃省人民政府
明时期,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地大部继承元朝,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
清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
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 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边、宁夏。
1927年,撤道为省,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1949年8 月,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临夏、庆阳、天水、平凉、武都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今甘肃、内蒙古西部。
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将撤销的宁夏省并入甘肃省。
1957年,以1929年的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名从元朝相沿至今。
1958年,划3个专区(自治州)、19个县市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1962年,专区增加到13个,即兰州、白银、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定西、临洮、武威、张掖、酒泉、临夏、甘南。
1965年,共有12个专区(自治州、市)、81个县,32个区公所、1559个人民公社,88个街道办事处。
1975年,全省共设12个地、州、市,82个县。
1985年,全省共设14个行署(州、市),辖86县(自治县、市 、区)。
2004年,全省现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
B. 甘肃这个地名,为什么人们叫它甘肃,请问谁知道来历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C. 甘肃省简称(陇)的由来
甘肃省的简称 “陇”来源于 陇山,甘肃省在陇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简称为“陇”。
陇山,地处宁夏和甘肃南部、陕西西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
陇山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主峰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
(3)甘肃这个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建制沿革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今灵台县)。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今泾川县北)、密(今灵台县西)等方国部落。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朝时期,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的东南部。
秦惠文王更元五年至更元十一年(前320至314年),秦国多次兵伐义渠,平定西部诸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陇西郡,9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统天下,设置36郡,甘肃仍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
D. 兰州名字的来历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敦煌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又被吐蕃占领。
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党项族屡败吐蕃诸部。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党项元昊击败吐蕃,占领河西及兰州地区。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朝廷内乱,调军攻夏,收复兰州。此后宋、夏隔河对峙,时相攻伐。
南宋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兰州在宋廷统治半个世纪后,被金将宗弼(即金兀术)攻占。此后兰州虽曾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被宋收复过,但旋即丢失。因此,南宋后兰州又进入了金与西夏新一轮的争夺之中。直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占领兰州。
(4)甘肃这个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景点
1、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
2、八盘峡
八盘峡旅游度假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盘峡水库。这里有雄伟的电站大坝,环境优美的厂区,宽阔的库区水面。厂房内发电机组轰鸣,厂房外树木成荫,百花盛开,鸟语婉转,风景如画。溯河而上,沿岸枣林葱郁,芦苇摇曳,水鸟翔集,是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境。
3、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的榆中县境内,南靠临洮,东临定西,西北与兰州毗邻,属祁连山的东延余脉。保护区总面积约33301公顷。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马麝和天然原始老云杉林及其生态系统。
E. 甘肃的名字的由来
简单点说就是甘州和肃州合称的
F. 甘肃省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1、兰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山得名。由于古人约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1941年7月始设兰州市。现为甘肃省省会。兰州又称“金城”,古时沿用此称时间最久、流传地域最广。
2、嘉峪关: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万里长城西起点──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
3、金昌:金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从境内流经,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由永昌县析置金昌市。金昌盛产镍,其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类矿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镍都之称。
4、榆中:县名。早在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5、白银: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在这里建厂采矿冶炼金、银。又因所采之矿多为白银,故也称“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
6、景泰:景泰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据说以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又曰建县之时,以县境由原靖远县北区、原红水县两地组成,用靖字代靖远区,用永泰的泰字代红水县地,先拟为靖泰,后取靖字谐音恰为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景泰。
7、武威: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妈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
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1985年改为武威市。
8、天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游和嘉陵江上游,地当陕、甘、川三省之要冲。天水地名的由来,《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与天河相通之说,当地民众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县之名始于五代。
9、张掖: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
10、平凉: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公元358年,秦符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 。
G. 甘肃的名称由来是不是甘州和肃州啊
甘肃:
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简介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古为雍、梁二州地,春秋时属秦和西戎,秦置陇西郡,西部属月氐,汉为凉州,元属甘肃和陕西行省,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名甘肃。明属陕西省,清为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又简称陇。
现辖2自治州、7地区、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4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3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345万(1949年 968万人),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省会在兰州。
甘肃地处蒙新、青藏、黄土高原交会地带,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乌鞘岭以西、北 山和祁连山间为长约1200千米的河西走廊,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甘肃是一个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的狭长型省份,东西长达1655公里,南北最宽处530公里,最窄处仅25公里,全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甘肃地形似哑铃形,全省有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北山山地六大地形区。气候从东南到西北,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降雨量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河西走廊降水稀少。
兰州周围盛产白兰瓜,有瓜果城之称;天水苹果、庆阳黄花菜、文县花椒等都很有名;甘南高原是重要牧区;白龙江流域是重要林区;陇南山区产岷县当归、丈县 党参等地道药材,有千年药乡之称。
甘肃矿藏、水力资源丰富,已建设成为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机械、毛纺织和核工业基地之一。金川大型多金属共生镍矿、皋兰铜矿、白银铝厂、兰州石油化工及其设备、毛纺、阿干镇煤矿、玉门油矿、天水电讯器材、刘家峡水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均很有名。甘肃传统手工艺品有临洮仿古地毯、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等。
重要城市有省会、工业交通中心兰州,兰州是陇海、兰新、包兰、兰青等铁路和成兰、西兰等公路的交点,又是甘肃民航中心,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兰州有民航线通酒泉、西宁、乌鲁木齐、 北京、上海等地、陕甘交通要地天水,长庆油田所在地西峰、河西走廊古城和新兴工业基地张掖(古甘州)、酒泉(古肃州)、嘉峪关等。文物古迹以长达1600千米的汉唐之路为代表,有敦煌石窟、长城嘉峪关、兰州五泉山、白塔山,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夏河拉卜楞寺、榆中兴隆山、张掖大佛寺等。甘肃不仅有迷人的青山秀水、高山草原、大漠戈壁,更有雄浑的黄土高坡、丹霞奇观、冰川雪山;裕固、回、藏等民族风情浓郁,魅力独具。
甘肃之旅,可以漫游丝绸古道,重返历史长河。在传统旅游线路中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都以各地城市为依托,散布在丝绸古道沿线。
H. 甘肃名字来历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甘肃界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国接壤。
(8)甘肃这个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甘肃气候特征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