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找个人:只知道她的名字:只知到她住的是广西省宜州市三合乡:
去当地派出所户籍处找
⑵ 上海宜山路的由来
按照3L的回答,其与实际的城市位置大体相同,我觉得这个宜山指的是以前的广西宜山,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宜州。可以从它附近的柳州桂林等得到印证。在建国初期宜州在广西还是较为重大的城市。
⑶ 宜昌的由来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称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
据《史记.楚世家》载,楚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史记》索隐解释说:“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战国时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关”之称。关于夷陵名字的由来,《汉书.地理志》说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旧志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
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到了隋代,改陕州为夷陵郡,仍领原四县。唐代初期仍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复将夷陵郡改为陕州,亦仍原四县。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元代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从当阳迁驻宜昌城。现全市人口4百余万,民族31个,行政区划为5区、3市、5县,即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
⑷ 宜州有多少个医院医院名字是什么
大约有7个
分别是宜州市刘三姐卫生院
河池市第五人民医院宜州康复门诊部
河池市第一医院
麻风院
宜州市中医院
宜州市人民医院
宜州市中医医院
⑸ 广西古代叫做什么名字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临 姑苏 而想 八桂 ,登 衡山 而望 九疑 。”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苍苍森 八桂 ,兹地在 湘 南。” 明 杨基 《忆弟》诗:“ 青州 信息稀, 八桂 音书绝。”
广西雅称——“八桂”的由来广西盛产桂树,连片成林。桂树有两种,一是药用玉桂,全身是宝,叶子可榨油,皮肉是贵重药材并可制作香料,从古以来就是地方向朝廷进贡的珍贵物品;一种是观赏性的桂花,色白淡黄,清香飘逸。美称广西为桂,可溯至先秦,缘由一是依广西盛产桂花树而定,二是秦始皇设桂林郡,就是以桂林盛产桂树桂花而命名,广西历代首府设在桂林而拓展为广西别称。“八桂”之“八”,其意为大且多,茂盛丛生。桂树大片成林、桂花满地故称桂林,桂树桂花之多特美称“八桂”,“八”泛指大而多,并非确切的数字。
诚然,从秦始皇设桂林郡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广西的区域是屡经变动的,有时也包括湘南的一部分、广东的一部分,但桂、八桂主体指广西应是很自然的。最经典、最明确、最早用“八桂”这个词的当是唐朝韩愈,他的《送桂州严大夫》诗中写道:“苍苍森八桂,兹地在相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后两句至今还刻在桂林的石山上。把桂林水的澄清、飘逸、漪澜,山的峭拔、秀美、独特写活了,与宋朝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传颂千古,终极不忘。官书上首次以“八桂”来诠释行政区划,这当是明代官修《大明一统志》中的用词,从此“八桂”成为官方和文人学士的语言。 广西简称“桂”以及为什么叫“八桂. “桂”的由来不过“桂”的简称,并非因“桂林”或桂柳文化而来,而是从“八桂”中得出。“八桂”的由来种种说法,其中一个是说仙女携桂飞过广西,看到广西美丽的山水而流连忘返,洒下八颗桂树落在广西……
所以称为八桂,而“桂”,则是从“八桂”简称而来。 “桂林”由来“桂林”,取之“桂树成林”之意。
“桂林郡”在秦代时是指现在的桂平,现在的桂平也是当时“桂林郡”的郡治所在。
广西,别称“桂”、“八桂”。
先秦时期,广西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 象郡三个郡,今天的广西含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份及南海、长沙、黔中等郡一部份,为广西设郡之始。 唐太宗贞观后,分全国为10个道,广西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南道分为东、西两道。 广西为岭南西道(治所在邕州,即今天的南宁),基本形成了广西后来行政区疆域的轮廓。
宋朝的时候,全国分为15路,广西地方称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之称由此开始。
秦时,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属桂林郡所辖,故桂林郡之“桂”字后来演变成为广西的代称。八桂原指八棵桂树,八桂而成林,一言其大,一喻其丛生。广西自古盛产桂树,历代文人常以八桂咏喻广西,最早以八桂咏喻广西的是南朝梁沈约,其《齐司空柳世隆形状》有“临姑苏而想八桂,登衡山而望九疑。”唐朝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广西称“八桂”的由来广西称“桂”、“八桂”由来已久。经考证,“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晋代文学家郭璞说:“八树成林,言其大也。”孙绰在撰写《游天台山赋》有:“八桂森挺以凌霜”的诗句。六朝梁代诗人也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记载。但作者并无与广西相连之意。在民间中诗人正式与广西挂勾定位的则始于唐朝韩愈,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湖南称“湘”,广西在湖南之南部,韩愈诗题中的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内。宋朝诗人扬万里有“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元朝黄镇成也云:“八桂山川临鸟道,九嶷风雨湿龙滩。”可见八桂之名深人心,在民间中广泛流传。据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当时广西省会驻桂林,以桂林代表广西。从此广西称“八桂”正式在官书中固定下来了。
我国各省市均有简称和别称,如上海称“沪”,湖南省称“湘”等。这些简称的取名,是根据各地的历史、地理山川、物产特征来定名的。广西的桂树特别多,是广西特产的代表,也反映了广西特征的内涵。据了解,我区的桂树有两种,一是药用的玉桂,是古代土官向王帝进贡珍贵之物。二是花木,俗称桂花。此二种植物广西到处有之。据晋代稽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颠,冬夏常青,其类自成为林,间无杂树。”唐代《唐木草》也有“牡桂乃尔雅所云木桂也,叶长尺许,大小枝皮俱名牡桂,出邕州,……。”宋代名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地名,地实不产,而出于宾、宜州。”没有记载花木的桂树,而是记载古人向进朝廷进贡的玉桂。可见广西简称“桂”、“八桂”,是用药用的桂树而得名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划分三十六郡,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以广西的特产桂树命名的桂林郡,其地域在今广西境,治所贵港市东。
广西属亚热带气候,适宜桂树的生长。特别是桂东南、桂西的土山上的桂树不是一、二株独立的,而是大片成林的,此物全身是宝,叶枝可榨尚油,皮肉可作药材和香料之用。因此,“八桂”之名,是指桂树丛生,广西四面八方的山岭上都有桂树。这里的“八”字是指桂树多而大之意。明、清、民国官方纂修的县志均有“八景”的胜迹的记载,但绝非八处,而是指多的意思。由此可见,以含“多桂”的意思的“八桂”来代称广西是很自然的。这就是广西称“八桂”的由来。
综上所述,广西称“八桂”,民间称谓溯源于汉代《山海经》之说,流传于唐宋,明代政府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域,在官书中正式定名为“八桂”而流传于世。赞同1| 评论
⑹ 故陵名字的来源为什么叫故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称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 据《史记.楚世家》载,楚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史记》索隐解释说:“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战国时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关”之称。关于夷陵名字的由来,《汉书.地理志》说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旧志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 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到了隋代,改陕州为夷陵郡,仍领原四县。唐代初期仍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复将夷陵郡改为陕州,亦仍原四县。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元代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从当阳迁驻宜昌城。现全市人口4百余万,民族31个,行政区划为5区、3市、5县,即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
⑺ 河池市会不会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地级宜州市、河池市
一.清朝时期:
1. 庆远府辖地:
清朝时期,今河池市地域隶属广西省右江道庆远府,府治宜山县(今宜州区)。庆远府辖地包括:今河池市的金城江区、宜州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部分、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凤山县的部分、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南丹县、天峨县的部分。
2.非庆远府辖地: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部分属柳州府罗城县地,天峨县的部分属泗城府凌云县地,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属思恩府和百色直隶厅辖地,凤山县的部分属泗城府和百色直隶厅辖地,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属思恩府安定土巡检司和都阳土巡检司辖地。
⑻ 湖北宜昌中地名“宜昌”是怎么由来的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称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
据《史记.楚世家》载,楚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史记》索隐解释说:“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战国时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关”之称。关于夷陵名字的由来,《汉书.地理志》说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旧志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
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到了隋代,改陕州为夷陵郡,仍领原四县。唐代初期仍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复将夷陵郡改为陕州,亦仍原四县。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元代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⑼ 广西河池市的由来
河池历史悠久,先秦属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黔中郡;汉属郁林郡、牂牁郡;隋属始安郡;宋朝设“庆远府”,是河池建制“府”之始;元朝设“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明清属“庆远府、思恩府和柳州府”;民国属“庆远、武鸣、百色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六十年代初期,分别隶属柳州、百色、南宁三个专区。1965年8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池专区,统辖从广西的柳州、百色、南宁三个地区划出的10个县,专区驻地河池县金城江镇。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池县,设立河池市,以原河池县的行政区
域为河池市的行政区域。 1986年11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6]152号):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1987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185号):(1)设立大化瑶族自治县,以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东山、凤凰、羌圩三个乡的十七个村以及马山县的古感(镇)、贡川、永州三个乡镇的二十二个村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2)将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福龙乡划归宜山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公厅1988年3月30日《关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范围的补充通知》确定的行政区域: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棉山乡的棉山、下皇、吉发、六说、平方、协和、加城等7村;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凤凰乡的那色、京屯、巴、追、巴岩等4村,东山乡的弄冠村,羌圩乡的羌圩、坡马、艾圩、洪筹、那良、古龙、东杠、健康等8村,乙圩乡的乙圩、常吉、常怀、果好等4村;马山县的古感镇的古感、坡了2村,贡川乡的龙口、龙马、城内、等宦、龙眼、贡川、清坡(波)、什陇、龙江、龙勒、红柳等11村,永州乡的共和、中良、龙乐、颁桃、皂江、龙亮、水力、古乔等9村。 199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山县,设立宜州市。 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2号):(1)撤销河池地区和县级河池市,设立地级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金城江区。(2)河池市设立金城江区,以原县级河池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城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江北东路。(3)河池市辖原河池地区的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金城江区。原河池地区的宜州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