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感市名字的由来`
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也是华中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六位。
孝感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江之东,与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接壤,距离武汉市中心约6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仅30公里,与武汉城市资源共享。
(1)孝感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孝感地形地貌:孝感市地势北高南低,由大别山、桐柏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呈坡状地貌。大体上一成低山、三成平原、六成丘陵。
孝感市位于长江以北,大别山、桐柏山脉以南。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8438.12平方公里,淮河流域471.88平方公里。桐柏山余脉和大别山余脉分别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向西南伸向北部,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2. 孝感得名的由来
湖北省孝感市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另有一个以孝命名的县级市在山西),孝感市源自孝感县,而孝感县最初叫孝昌县(今孝昌县的取名即依据于此)。
据孝感政府网介绍:
“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其来历不同寻常。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进行讨伐,讨“逆”成功,取得皇位。刘骏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下令嘉奖有孝行的人,“孝梯义顺,赐爵一级”。随即,于孝建元年(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置一新县,命名为“孝昌”,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同时也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为“孝感”,意指孝亲之情感天动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名称的由来,充溢着孝感独具的孝文化的鲜明色彩。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为“东风”县,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历史给它铸造的文化定势。 ”
据本人了解,四川德阳有个孝感乡,而四川籍人多自称祖先来自“麻城孝感”。因此,孝感在历史上享有“移民圣地”的美誉。
古人编定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占了三个:董永、黄香、孟宗。且黄香和孟宗都是正史有传的真实人物,董永虽是传说人物,但亦有所据。
孝感简氏系明成化年间,在江西填湖广的大背景下,由江西新余迁来的。据1988年的一次统计,原县级孝感市境内(今分化为孝昌县、孝南区)有简姓人口近700人。
3. 孝感的由来
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其来历不同寻常。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进行讨伐,讨“逆”成功,取得皇位。刘骏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下令嘉奖有孝行的人,“孝梯义顺,赐爵一级”。随即,于孝建元年(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置一新县,命名为“孝昌”,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同时也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过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为“孝感”,意指孝亲之情感天动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名称的由来,充溢着孝感独具的孝文化的鲜明色彩。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为“东风”县,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历史给它铸造的文化定势。
4. 孝感名字的来历
孝感历史悠久,是孝文化和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汉代孝子黄香为父暖被、董永卖身葬父以及三国时期孝子孟宗哭竹等事迹 "孝行感天"而得名。
5. 孝感市地名的由来
地名由来: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5)孝感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著名人物
1、孙叔敖:周朝末年及春秋时期楚国、郧国国君,曾建都于安陆,为楚国的发展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2、卖身葬父: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3、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北) ,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 ,唐开元15年(公元727年),李白“酒隐安陆”,十年之内在安陆娶妻栖居,并游遍了安陆白兆山及邻县应城等地的山川河湖,写下了大量的赞美孝感山水的诗篇。
风景名胜
麻糖米酒博物馆开馆
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位于孝感市航空路,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50平方米,由孝文化展厅、麻糖展厅、米酒展厅三部分组成,馆藏有中华二十四孝图、董永与七仙女雕塑、孝感古八景图及麻糖米酒制作场景人物雕塑、手工作坊用具实物等。
6. 孝感是怎么来名得
湖北省孝感市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另有一个以孝命名的县级市在山西),孝感市源自孝感县,而孝感县最初叫孝昌县(今孝昌县的取名即依据于此)。
据孝感政府网介绍:
“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其来历不同寻常。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进行讨伐,讨“逆”成功,取得皇位。刘骏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下令嘉奖有孝行的人,“孝梯义顺,赐爵一级”。随即,于孝建元年(454年),刘骏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东境、郧县南境置一新县,命名为“孝昌”,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同时也表明其以孝治国的决心。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为“孝感”,意指孝亲之情感天动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个名称的由来,充溢着孝感独具的孝文化的鲜明色彩。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名为“东风”县,但终究还是回到了历史给它铸造的文化定势。 ”
据本人了解,四川德阳有个孝感乡,而四川籍人多自称祖先来自“麻城孝感”。因此,孝感在历史上享有“移民圣地”的美誉。
古人编定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占了三个:董永、黄香、孟宗。且黄香和孟宗都是正史有传的真实人物,董永虽是传说人物,但亦有所据。
孝感简氏系明成化年间,在江西填湖广的大背景下,由江西新余迁来的。据1988年的一次统计,原县级孝感市境内(今分化为孝昌县、孝南区)有简姓人口近700人
7. 孝感的传说和名字由来
传说在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也是华中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六位。
(7)孝感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51年06月以前,孝感专署辖孝感、礼山、应山、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今红安)、随县(今随州市)等9县。6月以后,原属沔阳专署管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归孝感专署,同时设立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县级),此时,专署所辖县级政府12个。
1952年01月,大冶专署撤销,原属大冶管辖的咸宁、武昌、蒲圻、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江南7县划归孝感专署管辖。6月,随县划归襄阳专署。 9月,黄安划归黄冈专署,同时改礼山县为大悟县。
1961年05月,地市分治,复设孝感专署,武汉市将上述12县归还孝感。12月,专署将所辖12县仍按并入武汉市以前的16县恢复原建制。
1988年10月,撤销应山县,设置广水市。
1993年06月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地级孝感市,同时撤销原县级孝感市,设立县级孝南区和孝昌县。撤地建市以后,新设立的地级孝感市实行以市带县的行政管理体制,直辖孝南区,管辖孝昌、大悟、云梦、汉川等4个县,代管广水、安陆、应城等3个县级市。
8. 湖北孝感这个地名的由来
孝感动苍穹——荆楚“孝文化”
塑像 董永与七仙女
湖北孝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城市。
在古代中国的二十四大孝子中,汉代“卖身葬父”的董永和“扇枕温衾”
的黄香,三国时“哭竹生笋”的孟宗,三大孝子均出自孝感。孝感,可谓“孝子之渊薮也”。
浪漫传说:仙姬陌上逢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
在孝感,上自耄耋老者,下至懵懂学童,问到“孝感”地名由来,都能娓娓道来,“因为古代这里出了几个大孝子,孝行感天,所以叫‘孝感’”。
孝感在1500年前建县时定名“孝昌”,乃“孝子多矣”;而后改名“孝感”,乃取董永行孝感天之意。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这是《二十四孝》中董永一节的记述,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董永与七仙女”神话传说的古文记载之一。
根据这一美丽的传说,人们创了楚剧《百日缘》、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更是传唱于民间的经典唱段。
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守义认为,与其说是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仙女下凡,不如说是感动了古代孝感人民,将董永路遇村姑衍化成路遇仙女。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孝感人民对孝行美德的推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历史遗存:用心如日月
徜徉孝感街头,穿过槐荫大道,经过仙女路,你就可以来到孝感人民广场,观赏以“孝”为主题的8块大型浮雕,孝子之乡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董永墓,黄香墓,孟宗哭竹处……光阴流转,以上历史遗迹多不复存。1984年,孝感人在相传董永卖身的付员外家址,修起一座仿古式建筑——董永公园。瑶池仙境、槐荫古树、理丝桥、升仙台、孝子祠等景观,再现了董永孝敬老人、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1996年,为进一步挖掘、弘扬孝文化,在董永公园“孝子祠”里,又塑立了“二十四孝”蜡像。沐浴淳朴的孝德古风,孝感孝文化历久弥新。
古风新貌:移小孝为大孝
孝感以孝传名。仅据明、清《孝感县志》记载,孝感史册留名的孝子就有493人,孝德古风盛行不衰。
传承古代孝文化,必须“扬弃”。古代孝文化中包含的“父慈子孝”、“敬老爱幼”、“明礼诚信”、“与人为善”等,具有永恒的价值。曾当选孝感“十大孝子”的刘青枝,一人“撑四家、养八老”;倾情孝亲敬老的余汉江,7年来共计捐款达500万元,今年元月8日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十大楷模”,蜚声华夏。
中华孝文化是历史对孝感的馈赠。近年来,孝感社会各界孝文化研究如火如荼,2003年10月,《孝感——孝子之乡》画册编印发行;《孝感文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三部99万字的孝文化系列文集,去年10月全部出版;去年7月开始,孝感学院在校报开辟《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使孝感成为继济南之后,我国第二个中华孝文化研究基地……
目前,孝感市有关部门正着手准备,将“董永”品牌申报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芭蕾舞形式重排《天仙配》的工作,也在紧密筹备中。
孝感人给“孝”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小孝为父母,大孝为人民;移小孝为大孝,替天下儿女尽孝心!
孝子故事
董永与七仙女
董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七仙女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但玉帝震怒,七仙女忍痛与丈夫诀别。
香九龄能温席
东汉大臣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尽心侍奉父亲。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又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就是黄香小时候的孝道事迹。
孟宗哭竹
三国时有孝子孟宗,其母病重,想吃鲜笋做的汤。但这时都快冬至了,孟宗焦急万分,双手抱着毛竹落泪,突然间,眼泪滴落的地方露出了几茎竹笋。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汤后,病居然立刻就好了。
9. 孝感的地名和历史由来
地名由来: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
五代后唐改孝感的历史 “孝感”一词作为地名出现,是在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的事,在这之前的近500年内,上溯到刘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这里是被叫做孝昌县的。公元924年距孟宗的卒年只有153年,距黄香的卒年有318年,距董永的卒年更远,有400年左右的历史。
夏商时代为古荆州之地。周为楚、郧、轸等诸侯国割据地,且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秦属南郡;汉以后属荆州江夏郡。南北朝以后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
清分属德安府、汉阳府。民国时期,分属湖北省第三、四、五行政督察区。孝感作为地市级的建制行政区,设置于1949年5月。
(9)孝感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中部,地处桐柏山、大别山之南,长江以北,汉江以东,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及仙桃市毗邻,北与河南省信阳市交界,西接随州、荆门、天门等市县,东连黄冈市的红安县与武汉市的黄陂区。地理位置北纬30°23′—31°52′分,东经113°19′—114°35'。
全境南北长约163公里,东西宽约122公里。全市国土面积为8910平方公里。孝感紧邻武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武汉市中心6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0公里,距内陆第一大港武汉港50公里。
京广、汉渝、长荆铁路穿境而过,京珠、福银、沪蓉、武荆4条高速公路,107、316两条国道境内纵横交错;汉江、府河、环河、汉北河等连通长江,直达长江沿岸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