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端午节香包的由来
一、端午节佩戴香囊是华夏民族的古老习俗。香囊是香荷包的简称。香囊又名香包、荷包、香袋、香荷包。
二、据考证,端午节佩戴香荷包源于公元前278年,楚国民以“简棕”(即竹简贮米)投入汨罗江祭奠屈原,使鱼不损伤其遗体;又据《初学记》中记载:汉光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他妻子托梦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住,五色线捆好,蛟龙最害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简制粽,并缠上五色丝线投入江中。后来世代相传,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这种古俗愈演愈烈,据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又如:《红楼梦》书中写道:“(宝玉)因忙把衣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的荷包解了下来。”这里的香囊、荷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端午节所佩戴之物,但其古俗含义辟邪、熏香、定情物不免也夹杂在其中。元代杂剧就提到这种香荷包,让驰聘疆场的武士佩戴在身边,是用来装针线的,大的像钱包,小的似手袋。
三、我国古俗佩戴香荷包历史悠久,它可追溯到周代之前。据《礼记·内则》记载:“子弟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纵拂髦、忽角衿缨,皆佩容臭。”这里所说的“衿缨”是编结的香囊;“容臭”是指香囊中的香物。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周代年轻人在父母与舅姑处时,随身佩戴香荷包(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礼仪,也说出了那时的香荷包尚无装饰意义。
四、在我省许多城乡,尤其是西峡,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总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并举办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耐人寻味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这天,大人小孩都佩戴各色丝绸,精工制作成的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香囊戴于身上、腰间,娃娃们都要带上布制的肚兜,人们认为这些布制吉祥物都有灵气,都具有保护子孙平安成长的特性,因此,在端午节这天佩戴香囊,受到人们喜爱和欢迎,
五、香荷包都是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它们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再穿上银珠光片之类,看上去珠光宝气,诱人喜爱。有些巧手把许多小香包串起来,组合成很有趣的“八仙过海”、“鱼儿钻莲”、“老鼠啃葡萄”、“狮子滚绣球”、“猴娃啃桃”、“虎踏五毒”、“驱五毒簸箕”、“艾虎”。在端午节早晨,大人要把这些香荷包给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香荷包里的香味和小动物可以祛病除恶,祈福降寿。随着历史的演变,祛病求福的观念渐渐淡化,而这制作精湛的艺术品的风俗却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⑵ 香包的由来二十字
据《初学记》中记载:汉光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官名)对他妻子托梦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住,五色线捆好,蛟龙最害怕这两样东西”。于是其妻就用竹简制粽,并缠上五色丝线投入江中。后来世代相传,发展为端午节食品及五色丝线缠粽子的民风民俗。到后来,人们又用五色彩线缠、绣各种各样的香荷包,这种古俗愈演愈烈,
⑶ 香囊一词最早出现在哪来源
香囊,又叫香包、容臭、香袋、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
出处:
“香囊”一词,首次出现在东周至南梁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四角垂香囊。”其后,“香囊”一词便出现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如三国时期魏魏国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唐 王建 《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宋 秦观《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等等。
⑷ 香包的来历的总结
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香包(sachet),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
和观赏品玩用。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⑸ 端午节香囊的由来,字数越少越好
香囊的由来是香囊的由来起源于秦潮时代
⑹ 香囊的起源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
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以前医药水平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同时,做香包属于女红,也有很多女孩子做来送给意中人。
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演变
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端午节戴香包的原因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
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
⑺ 香包的来历
香包(sachet),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庆阳俗称“绌绌”或“耍活”。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
和观赏品玩用。
香包在《诗经》的一些篇章里已有描述,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 《礼记》云:“五采谓之绣。”香包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刺绣而成,色彩绚丽,自然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药材,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现代,香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问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
香包,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带之意。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这与前不久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手包型“千岁香包”比较吻合。
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一次“闹别扭”便是由送荷包引发的。
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
再看香包的图案,以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为例,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
800多年前的佛教信徒们向佛塔敬献这种香包,完全是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诚意。
⑻ 香包的由来
我国每逢端午节,都挂香包,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物,用以祛邪强身。香包在民间广为流传已有几千年,《封神榜》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白蛇传》的老和尚用雄黄酒逼白蛇现原形等。由此可见,这些神化了的香包已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其实,早在《抱朴子·登涉》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这个记载被美国人W·爱伯哈德拿了去,在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就这段记载作了如下说明:“黄帝部族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前去讨教治疗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佩戴在身上,结果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符合唯物思想。
在远古时代,广成子其人既是巫师也是医生。可见香包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⑼ 香包在古代的名称有哪些
古代铜质香囊
1.香缨。
先秦时代,女子用五彩线制成的首饰物戴在头上,是标志着已是结婚的妇女,那时称“香缨”。
前蜀 冯鉴 《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谘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 隋 大业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诏从之。”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隋朝时期也以香缨称之。大概可以考证为先秦至隋朝时期称之为“香缨”
2.香囊。
香囊其实是由荷包、香袋演化而来,古人随身携带用来装小玩意的佩戴品叫荷包;填装香料并挂在屋内驱蚊虫、熏衣服的叫香袋。由于荷包、香袋和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逐渐混淆。至今如是。
香囊的称呼,出现于唐诗的频率较高,如: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胡杲《七老会诗》:“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氳。”可知唐代称呼香囊的居多。
3.佩帏。
佩帏的最早记载于《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王逸 注:“帏,盛香之囊,比喻亲近。”
从此段话可以看出,屈原所在时代已有香包,并有“佩帏”之称。
4.容臭(xiù)。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
容臭即香袋,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袋的。这与各地乡俗相符,小孩子体质较差而且抵抗力低,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多佩戴香包预防疾病。
⑽ 香包在古代的名称有哪些
古代铜质香囊
1.香缨。
先秦时代,女子用五彩线制成的首饰物戴在头上,是标志着已是结婚的妇女,那时称“香缨”。
前蜀
冯鉴
《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谘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
隋
大业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诏从之。”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隋朝时期也以香缨称之。大概可以考证为先秦至隋朝时期称之为“香缨”
2.香囊。
香囊其实是由荷包、香袋演化而来,古人随身携带用来装小玩意的佩戴品叫荷包;填装香料并挂在屋内驱蚊虫、熏衣服的叫香袋。由于荷包、香袋和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逐渐混淆。至今如是。
香囊的称呼,出现于唐诗的频率较高,如: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胡杲《七老会诗》:“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可知唐代称呼香囊的居多。
3.佩帏。
佩帏的最早记载于《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王逸
注:“帏,盛香之囊,比喻亲近。”
从此段话可以看出,屈原所在时代已有香包,并有“佩帏”之称。
4.容臭(xiù)。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
容臭即香袋,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袋的。这与各地乡俗相符,小孩子体质较差而且抵抗力低,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多佩戴香包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