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贵州省名称的由来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指贵州的名称源自“罗氏鬼国”。
因为“鬼”不好听,才转音为“贵”,也有一说,因此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运送物资不易,造成百物昂贵,故有"贵州"之名。
(1)黔西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简介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市。贵州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
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
地貌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9℃-10.4℃,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7.7℃-27.9℃之间,为典型夏凉地区, 省会贵阳拥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
年均降水量1181mm,雨季明显,年均日照时数1185小时,年均无雨日数190天,阴天多,辐射小,常年相对湿度在80.1%以上。贵州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⑵ 毕节这个名字的历史由来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
《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
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2)黔西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毕节,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连接西南地区、长三角连接东盟地区的重要通道。
毕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矿产60多种,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煤炭远景储量居于长江以南之冠,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储量处在贵州第一。
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有全国、全省如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
毕节是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祥地。
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气候清凉宜人,是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
毕节是三省红都,长江以南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厚重历史文化,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
⑶ 贵州名字由来故事
贵州有悠久的历史,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址由黔西南、黔西北到黔北呈曲线分布,无论早中晚期均相互关联。从发现的3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看,贵州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其中最重要的有:黔西观音洞古人类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距今约五十至六十万年,稍早于北京猿人;桐梓岩灰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桐梓人”,处于“古猿人”向“古人”过渡阶段,是我国南方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水城硝灰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水城人”,属典型的中晚期“智人”。是我国南方发现古人类用火最早和最多的遗址,时间约晚于桐梓人;兴义猫猫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兴义人”, 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时间晚于水城人。属“古人”向“新人”过渡的晚期“智人”;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被命名为“穿洞人”,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遗址,较系统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活动状况;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的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对研究远古人类东西方文化交流、古人类迁徙、古人类生活原貌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被列入“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石器时代,贵州发现多处遗址。根据威宁、赫章、毕节、平坝等地发掘研究,贵州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由打制石器转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阶段。农牧业已从狩猎采集中分离出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至5000年。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今贵州地区行政区划情况,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属“鬼方”,一说认为属古“牂牁国”。有待出土文物及文献作进一步研究。
春秋战国至西汉初年(公元前7世纪至前1世纪),今贵州地属夜郎国,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秦统一中国后设置的黔中郡辖今松桃、铜仁一带。
汉代,牂牁、武陵、巴、犍为四郡分治今贵州地,部分地方形式上纳入中央王朝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羁縻”关系。
秦汉时期,夜郎国逐渐缩小。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王兴因反叛被诛,夜郎国灭亡。
魏晋南北朝,今贵州所辖郡县略有调整。隋代设沅陵等六郡辖今贵州地。唐代基以乌江为界,江以北设经制州,朝廷委派官吏治理,江以南为“羁縻”州,由民族首领治理,仍推行汉代的“羁縻”政策。
宋代今贵州虽分属夔州路、荆湖北路、广南西路、潼川路管辖,实际大部分地区仍分布着数十个羁縻州。从汉至宋,贵州成为全国“羁縻”州最多的地区。
元代置行省。今贵州分属湖广、四川、云南三省。并开始推行“土司制度”。设有八番顺元、播州、思州、思南、亦溪不薛、乌撒乌蒙等六个宣慰司及普定、普安、永宁三路。
明初维持元代土司制度,并先后设立30个卫、140多个所,置屯军镇压威慑少数民族。明代设三司治理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因思南、思州两宣慰司长期争斗,明王朝杀田琛、田宗鼎两宣慰使,撤销宣慰司,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正式建省,成为全国13个行省之一。永乐十四年(1416年)设贵州提刑按察使司,贵州三司齐备,下辖思南、镇远、铜仁、乌罗、思州、石阡、新化、黎平八府;普安、普定、永宁、镇宁四州及贵州宣慰司。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被诛后,撤销播州宣慰司,设遵义、平越二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原明朝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帝位,年号永历。在清军追击下,永历政权先后迁到梧州、桂林等地,顺治九年(1652年),大西军余部将领孙可望迎永历帝至贵州安龙并独霸朝政,顺治十一年(1654年),永历帝支持李定国除孙未遂,孙即于安龙诛杀了参与此事的18位大臣,其墓葬后人称为“明十八先生墓”,并建祠供后人瞻仰。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国军至安龙,移永历帝往云南。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在缅甸被杀。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攻占贵州,继明代永乐、万历两次“改土归流”,康熙、雍正两朝全面推行“改土归流”。贵州土司制度基本废除,但残存一些长官司,至民国时期仍有土司存在。清初从邻省划进遵义等州县属贵州省,清末贵州省辖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53长官司。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4年(1935年),贵州相继为兴义系军阀和桐梓系军阀统治。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尾追红军进入贵州,取代军阀统治,建立中央直接控制的政权。民国30年(1941年),设贵阳市、新增6个县。至民国38年(1949年)全省有1直辖区、6行政督察专员区;1市、78县、1设治局。
⑷ 贵州黔西县卢氏来源于什么地方
你问哈县委书记卢林就知道了
⑸ 贵州黔西县“万卷书山”名字的由来!有谁知道
万卷书山,位于原来砖瓦厂(也就是现在的福林国际)与碓窝井(现在的树立中学、洪福路一带),原来是坟山而已。当地居民一直都这么叫。现在山下有一个廉租房小区,名字就叫做“万卷书廉租房小区)
⑹ 贵州省毕节市毕节二字由来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毕节是彝族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这段话似有望文生义之嫌。而《夷书》说法则较为恰当:"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汉人为除夕之证,彝族人作人名之称,其矢一也,其地则皆今之毕节。"由此看来,毕节之名源于彝族某一家之后被用作地名,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⑺ 毕节地区有哪些古称
毕节:原来是彝族人为主的居住地,当地人以人名叫:比跻,这就是当时的古称,也是毕节的来源,,汉置平夷县,唐置羁縻禄州,宋为禄州羁縻,元置毕节驿,明建毕节卫,清设毕节县。
大方:明筑大方城置州,清置大定府、大定县。1958年改为大方县,
黔西:夏、商时为梁州南徼外“荒裔”。商末周初属卢夷国。秦朝属夜郎县。汉元光五年属鄨县。唐朝属琰川县。武则天置龚州。元朝称“罗氏鬼国”,州名消逝。元初,置亦溪不薛总管府和宣慰司。洪武十五年,建立水西城,崇祯三年属水西宣慰司,康熙置黔西府。
好的话,请采纳。
⑻ 贵阳名的由来
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元代始建顺元城,明永乐年间,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贵州通志》则注明贵山为城北五里,相应的地图亦标注贵山在贵阳城东北外,即茶店北面杨柳井的玉马山。
(8)黔西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2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
截至2017年,贵阳市下辖6个市辖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3个县: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代管1个县级市:清镇市。有32乡(其中民族乡18个)、45个镇、90个社区,1054个行政村。市政府驻观山湖区市级行政中心。
⑼ 贵州是不是有个县叫黔西县属黔西南州辖吗
黔西县,毕节地区下属的一个县,2008年准备升为市,以后称为水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