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晋城有什么雅号,为什么要起这个雅号,它的来历特点都是什么
晋城二字作为地名近两千年沿用不改,始于唐武德三年,宋太平兴国年间,乐史所撰写的《太平寰宇记》中曰:三家分晋,迁晋静公到此,故曰晋城。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冀南雄郡”的美誉。 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属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崇寿寺、炎帝陵、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羊头山石窟、析城山、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该市古为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兰花炭曾名扬海内 。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惜有动物,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该市是全国中高档铸件和华北蚕桑丝绸基地。晋焦、晋济、阳翼、陵沁、高新、环城高速与207国道交织成网,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晋城市共辖1个区4个县1个市。晋城市人民政府位于城区凤台西街。
⑵ 巴公地名的由来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成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至迟在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频频见诸典籍。<蜀王本纪》说:“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开明)九世有开明帝……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当时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开明王朝的首都最初在郫县,到开明九世时,乃迁都至成都。为什么开明王朝会产生迁部的想法呢?按(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原来是成都这个地方因为土地肥美,少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两年左右的时间又由集市衍变扩充为一座像样的城市。这时候,成都的繁华热闹已经远远超过了郫县,所以开明王朝的统治者会把首都迁至这人烟辐辏的地方。成都城所在地为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无论从交通还是自然生态条件看,都是十分优越的。开明王朝在成都建都以后,秦国宰相张仪在此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龟化城,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成都城的城址都未发生过变化,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少有的一个特例。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这是对成都得名的一种最通俗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说法。
近年来,还有一些有关成都得名的新的看法值得关注。比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成都乃是远古时期一个叫“成侯”的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所以称为“成都”。《山海经》有这样的语句:“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因此成都的“成”字极可能是生息在成都的一个古族名或国名,成为戊与丁的合体,而戊代表斧钺的形象,丁象征箭或箭射中靶子的形象,说明“成”这个部族以善于射箭和使用兵器而闻名。“都”当然是“成”这个部族的治所,也即政治、军事权力集中的地方。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成都”两字是中原人对蜀语的一种音译。当时古蜀人称自己的都城(成都)为""”,也即蜀都的意思,因为古代的“蜀”字读音为""”。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即意指那是蜀国最后的都市,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是已近黄昏了一一就在古蜀开明王朝迁都不久,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古蜀国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
第三种意见则称:古代蜀地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因而蚕丛这支部落又被称做“崇墉”。随着朝代的更迭,到古蜀国开明王朝时,其部族仍称“崇庸”或“庸成”,简称为“成”;而“都”的意思无外乎“人之所聚亦曰都”,所以就称开明王朝的首都为“成都”了。
另有说法是大约在春秋末期,古蜀五世开明帝“自梦郭移”“徙治成都”,成都由此得名并成为蜀国都城。当时建有一个最早的“少城”,它位于今将军衙门一带,呈长方形,较为规整。城内外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少有土墙。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置蜀郡。
在公元前311年,张仪和郡守张若对成都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按秦都咸阳建制兴筑了成都、郫城和临邛三城的城垣。成都城周长12里,高7丈,东为太城,是郡守官舍区域;西为少城,是商业区,开店列铺,商业繁盛,设有盐铁官收盐铁税,市官管理市场,主收商业税。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才算正式建立。经过长时经营,成都成为秦国有名的商业都市。
⑶ 孔三传那里人
孔三传,北宋泽州人
说到“泽州”一名的来历,我们还得把目光转向阳城县西部的僬侥山。山在距阳城县城西12.5公里的固隆村南,海拔953米,是当地的一座历史名山。早在上古时期,山间就有一潭清池,深阔仅丈余,澄莹不竭,人称为:“濩泽”。
濩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池沼之一,历代文献不绝于书,如《墨子》中有“舜渔于濩泽”;《穆天资传》中有“天子四日休于濩泽”;《竹书纪年》中有“周显王十七年,晋取玄武、濩泽”等等。战国时期,濩泽已成为魏国的一座重要城邑,秦统一后在此置濩泽县,治所在今阳城县城西12公里处的泽城村。濩泽这一名胜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成为后来“泽州”命名的依据和渊源。
而泽州区域的形成则始于十六国战乱的年代。公元386年,西燕30万军民在从长安东迁徙途中,众将拥立慕容永为大单于,这年,慕容永进据长子,自称皇帝,年号中兴,同时划出上党郡南部地区置建兴郡,这便是今天晋城市的雏形。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建兴郡为建州,下辖高都郡、长平郡、安平郡、秦宁郡及高都、阳阿、高平、玄氏、端氏、濩泽、东永安、西河、西濩泽、高延等10县,其行政区域范围与今天的晋城市已基本一致。隋开皇初,改建州为泽州,“泽州”之名自此始。
泽州的治所也历经多次迁徙,从隋代在今泽州县高都镇,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迁治于今阳城县城,八年,迁治与于今沁水县端氏镇,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方迁治于今晋城市城区。北宋末,金人占领黄河以北后,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进行区划地名调整,因泽州与北京路的泽州(今河北省平泉县)重名,故改名南泽州,直到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才复名泽州。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升泽州为泽州府,辖凤、高、阳、陵、沁5县。1912年,山西省废除府州,裁去泽州府,在其府治所留凤台县,旋改晋城县。1983年改晋城市(县级)。1985年4月,实行以晋城市为经济中心的市管县的体制后,原县级晋城市的行政区域分为城区和郊区两个市辖区。1996年,改郊区为泽州县。这便是泽州县名的由来始末。
今泽州县为原晋城县的部分区域,其境内的地名历史可以上溯到夏代。以收集传说时期史事而闻名的《路史》曾记载,夏桀残淫荒暴,“不务德,不申于国,始迁于垂”。方志又根据魏将吴起所言“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作旁证,认为夏桀所迁之都“垂”就在今泽州县境,并进而认为“垂”与春秋地名“垂棘”同为一地,晋献公重贿虞公的垂棘之璧就是这里特产的美玉。现在泽州县的高都镇还有垂棘山,山上有垂棘洞,洞口题刻“夏桀迁都处”5字,洞中石壁坚实而润泽,晶莹而光洁,据说当年的垂棘之璧就是从这里凿出后琢磨而成。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高都镇发现了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至少可以说明这一带的古史传说并非无稽之谈。
到汉代这里属高都县境,治所在今晋城市城区。北魏时高都县治所迁至今泽州县高都镇。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丹川县,以县东有丹水流经而得名。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丹川县并入晋城县。明洪武初,晋城县又并入泽州。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恢复晋城县建置改名为凤台县。1914年,凤台县复名晋城县,1983年,改晋城市(县级)。两千年来,今泽州县境经历了高都县、丹川县、晋城县、泽州、凤台县、晋城县、晋城市的沿革历程,直至1985年划出原县级晋城市部分行政区域设立晋城市郊区后,始形成今境。1996年,又改晋城市郊区为泽州县,“泽州”从州名升为府名,又降为县名的曲折沉浮至此告一段落。
⑷ 泽州白洋泉河的由来
白洋泉河最早由一百条小溪聚成,白洋泉河名称由百洋泉河转化而来。数十年来,泽州降水量偏少,河道基本常年干涸,即便在汛期也是少水,百洋之壮观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发源地,泉水依然清冽,冰瀑洁白。
发源于陵川的白洋泉河,流经晋城柳口镇南寨村的地段,岭高谷深。隆冬时节,山谷内背阴处悬冰如瀑,冰瀑依然像悬挂在山壁的飞流。
⑸ 孟姓氏的由来
孟姓的不同来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
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
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书记载,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4、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满族,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6、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泽州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孟氏按行辈起名的开始: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
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⑹ 宋泽州名字打多少分
晋城有个县叫泽州,我是泽州人,给你打100分。
⑺ 阳城名称的由来和阳城的历史
名字由来: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山海经上有说,夸父身长八百余丈有余,古时候丈相当于现在1.98米左右,而不是3.33米。夸父大概1584米。
话说夸父逐日啊逐日,追到“隅谷”的地方,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时候地理没现在这么发达,陕西就属于极西之地了,所以夸父在追到那里的时候,渴了,于是跑到渭水饮水,(又跑回来)这时候太阳便戏弄他,又跑回来晒他,所以他喝干了渭水的水,也没解渴(为什么?因为太阳在烤啊,离得近才会烤的更狠)。最后想向北去饮水的时候,渴毙在路上。
所以,后人在纪念夸父的时候,将他饮水的地方(也就是阳城),叫做阳城,意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或者“太阳离地面最近的地方”。也就是太阳之城。
城市历史:
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战国时迭属韩、魏。 阳城县卫星地图汉置县,治所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封邓鲤于泽,为侯国。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年)废侯国复县。北兴安二年(453年),县治由泽城迁往今县城。孝昌元年(525年),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唐武德元年(618年)濩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为阳城县。天佑二年(905年),复称濩泽。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易名阳城。金升阳城为 州,元中统元年(1260年), 州复为阳城县。明、清时属泽州和泽州府。民国3年(1914年),属冀宁道。民国13年,直属山西省。民国32年7月,分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34年4月,合为阳城县。1958年10月,曾合沁水县为阳城县,1959年10月两县分置。
2001年,调整阳城县乡镇行政区划(晋政函[2001]14号;1月10日晋市政发[2001]8号),由8镇17乡调整为10镇7乡,乡镇平均人口2.33万人,平均面积115.77平方千米
⑻ 晋城市名的来历
晋城的来历50字:
晋城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开皇初年这里就设置州府,称为"泽州"。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怠窢糙喝孬估茬台长郡展中日精月进。
⑼ “晋城”这一名字的由来
晋城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开皇初年这里就设置州府,称为"泽州"。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仰历史文明之光,这里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唐代著名佛经注疏家高僧慧远,宋代文学家刘羲叟,首创诸宫调的艺术家孔三传,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敬廷,数学家张敦仁,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山西划为7个专区,南5县归长治专署管辖。1958年并大县,将晋城、高平、陵川3县为晋城县并沁水、阳城2县为阳城县。1961年恢复5县制。 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南5县一直属于专区、地区管辖。1983年7月,改晋城县为县级晋城市。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东南地区,成立省辖地级市晋城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以原晋城市(分为城郊两区,郊区即现在的泽州县)、高平、阳城、沁水、陵川4县为所属行政区。省辖市始于此,管辖范围与古泽州的版图一致。
⑽ 泽州县司街村名字的由来
出现这个司街村名字的由来,那时有他当地的那个传说过来的。二王三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