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字寓意 > 湘湖名字由来

湘湖名字由来

发布时间:2021-04-24 09:05:01

① 湘湖名字的由来

湘湖不是湖南的吗/?

是哪儿的啊 ?漂亮吗?

② “跨湖桥遗址”的名字是怎样由来的

1990年,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湘湖区域的城厢砖瓦厂取土工地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由于遗址的位置处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桥畔,就把遗址定名为“跨湖桥遗址”。

③ 萧山名称的由来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萧然山为名,改永兴县为萧山县,属越州。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驻跸越州,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为绍兴元年,升越州为绍兴府。萧山县隶属于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萧山县属绍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绍兴府,萧山县属绍兴府。清继明制。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之讳,改萧山为“莦珊”。

清同治二年(1863年),复“莦珊”为萧山,属绍兴府。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萧山县为省直属县。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

(3)湘湖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萧山背后的故事:

吴越战争。相传勾践之父越王允常在位时,与吴王阖闾结仇而相互攻伐。公元前497年,允常死,勾践即位。

次年,阖闾趁允常之丧伐越,战于槜李(今桐乡境内),被勾践击败,阖闾战死。其子夫差继位后,日夜操练兵马,发誓要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4年春,勾践闻讯后,不顾范蠡劝谏,出兵3万伐吴。两军战船在太湖夫椒激战,越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勾践只好退兵,却遭到吴王夫差十万大军的一路追杀。

越兵一退再退,退到浙江(今钱塘江)口的一座山上,就是如今湘湖边的越王城山。越兵刚上山,吴兵也就赶到,把山围得个水泄不通。

勾践退到这山上,夯土筑城,日夜操练兵马。吴王派伍子胥带大军在山下死死围住,不让老百姓送粮送水上山,企图把越军困死在山上。

一天晚上,越王与范将军在池边商讨军情,忽然看见池里有鱼在游动,越王一扫脸上愁云,忙叫人来捕捉。范将军是个聪明人,心里想有鱼是好事。

但被吴军死死围在这山上,总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办法突破目前的困局。“鱼,就是那鱼!”一个灵计在范将军脑中闪现。

他对越王说:“我有个办法,不知是不是好?”接着,范将军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地告诉了越王。越王一听,连连点头。

第二天,吴军哨兵在山脚小路上拾到一条大鲤鱼,并送给伍相当美餐。伍子胥看到这条还在张嘴巴的大鱼,吃了一惊。

他知道山上有水,一时困不死越军,就带兵退到浙江(今钱塘江)北岸的吴山(今杭州城隍山),观察越军动静。

越军在山上继续练兵。到了晚上,范蠡叫每个士兵拿着一盏灯,大声喊杀。还在一匹马的头和尾巴上各系一盏灯,每夜在山上来回奔跑。

使得伍子胥弄不清越军到底还有多少兵马。一天晚上,范蠡叫士兵们把山下的松树都点着,远看好像数不清的火把。

伍子胥弄不清越军要干啥,便派兵前来察看,但为时已晚。越军在点着山上松树的时候,已连夜下山撤到江湾对岸的一座山上。

第二天,越王勾践拖着疲乏的身躯走上山来,刚走到山顶,就有人来报,伍子胥又带着大军追上来了。勾践又累又悔,想到由于自己当初不听范蠡的劝谏。

贸然出兵攻打吴国,结果兵败夫椒,遭到吴国十万大军的追击围攻,一路溃退,以致出兵时的3万大军,如今只留下几千残兵败卒。害得百姓子弟暴尸疆场,多少人家家破人亡。

望山下,村寨残破,田园荒芜,他四顾萧然,无言垂泪。这时,范将军过来劝慰越王说;“大王,请保重身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并要几个心腹士兵保护越王赶紧沿着山脊撤退,然后斜插至莲花山下,到山下“野鸭畈”结集。然后迅速向会稽山方向进发。因当年越军在“野鸭畈”扎寨,此地故称“越寨”。

越王勾践为了牢记这场战争失败的教训及其造成“四顾萧然”的痛心往事,痛定思痛,吸取教训,休养生息,故称这山为萧然山,简称萧山。

④ 萧山湘湖简介

楼上朋友抄人家也要有点水平好不好啊?一字不改的(http://..com/question/17223099.html?si=5)

现在都萧山区N年了,是否杭州籍人士啊(看名字像,知道里面还有点名气的么总积分最高,都这样得来的?)

还是看我光明正大转贴好:
http://ke..com/view/494771.htm
http://..com/question/14299857.html?si=8

⑤ 听说湘湖是西湖的姐妹湖,湘湖美吗

谢邀。“上有天堂,下有西湖”这句话的流传,让西湖名声大噪,享誉海外。但其实,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并不只有西湖让人往返。那么,还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呢?

看多了西湖,不如去湘湖看看吧,约三五好友,坐个船,喝个茶。

⑥ 萧山湘湖文化,急急急!!!

湘湖和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杭州西湖的“姊妹湖”。湘湖还是浙江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湘湖历史人物:贺知章、朱筠、周易藻 、魏骥 、毛奇龄、孙学思 、杨时

湘湖名人——杨时
杨时,字中立,学者称他龟山先生,将乐(今福建)人。北宋熙宁九年(1076)举进士,政和初任萧山县令。当时百姓苦于屡旱,要求城西1 km处的一片水田辟为湖。政和二年(1112),杨时“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建成了一个人工水库——湘湖。用湘湖的蓄水,灌溉9乡14万亩稻田。“水能蓄潦容干涧,旱足分流达九乡”这是后人对杨时关心农事的歌颂。
杨时即为“程门立雪”典故中的主人公。杨时40岁时到洛阳拜程颐为师,一日与同学游酢去程府求教,正巧碰上程颐静坐小睡,二人便肃立等候。当时天降大雪,待程颐觉醒,雪已经下了有一尺深了。后人用“程门立雪”、“立雪程门”、“程门度雪”、“程门飞雪”、“立雪”等比喻读书人毕恭毕敬就学师门。古代建有德惠祠以纪念杨时之功,今已不存。
湘湖名人——孙学思
孙学思,生平不可考,明代嘉靖年间人,为湘湖社区湖里孙氏族人。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孙姓中孙学思荣升中书舍人。嘉靖三十三年(1664),他为了便于湖西的孙氏与湖东的吴氏两姓往来,在湖上造了一座横穿湖面的跨湖桥。从此,湘湖被分为上湖(南湖),下湖(北湖)。 孙学思的建桥行动,从水利功用来讲,是具有不利影响的。民间就传有“孙学思筑湖堤,长害九乡水利”的民谣。
湘湖名人——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又字齐于、晴初,别号河右。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毛奇龄为萧山城东里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二十四年(1686)隐疾归里,专事著述。 毛奇龄通音韵学,善书画,山水、花卉,有创意到随笔之至,妙得天趣。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看竹图》轴,现藏日本大阪市美术馆,三十六年作《墨荷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馆。毛奇龄留有许多美术作品,被收藏于美术馆。
湘湖名人——魏骥
魏骥(1373-1471),字仲房,号南斋,又号斋。其故居在城厢镇桥下达魏家弄,出仕后,迁居万寿桥下街。 魏骥于明永乐三年中举人。次年,进京会试,中副榜,授松江府儒学训导。不久,魏骥奉调参与《永乐大典》的纂修工程。其后,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部、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
魏骥77岁告老还乡。萧山邻江近海,时有旱涝之灾,魏骥向当局提出兴修水利的规划。亲自主持修筑麻溪、西江、白露、湘湖、瓜沥等多处塘堰及徐家、螺山、长山等腰三角形闸,受益田地148000多亩。现魏骥墓仍在,位于湘湖边石岩乡徐家坞山麓。
湘湖名人——周易藻
周易藻,字芹生,号璐琴,晚号遁叟,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清同治三年(1864),在他70岁时总纂写了《周氏宗谱》。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但中举之后,命不济人、仕途坎坷。他先后出任萧山县劝学所总董(县里管教育的主要官员)、萧山县立高等小学校(当时萧山县内的高等学府)校长。1921年,68岁的他在湘湖缸窑湾造两间平房,自题“辛庐”。住在“辛庐”里,天天外出,“架一叶扁舟,浏览湘湖,穷幽探隐,日夕始返。夜则检查水利诸书,摘录历年卷宗,参互考订”,足足花了6个月,终于编成了《萧山湘湖志》8卷,之后又续编1卷。
《萧山湘湖志》一书现仍存,其文笔通顺,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是了解湘湖主要的历史文献。
湘湖名人——朱筠
朱筠,字竹君,号笥河。他最大的业绩是建议乾隆征集收藏珍稀图书及手稿,并倡议编修一部大型书目提要,这便是编纂皇家大丛书《四库全书》的由来。朱筠在督学安徽期间还校订并重刊著名的古代大型字典《说文解字》,为中国的文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湘湖八景:
1 城山怀古此景与清·乾隆湘湖八景中的“越城晚钟”都是记述越王城山,但“城山怀古”的景名更贴切。因为它突出了传承越王勾践“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精神的永恒主题,更有时代特色。而且城山寺已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毁废,所谓的“晚钟”之声已不复存在。

2 览亭眺远览亭,即位于石岩山巅的一览亭,是全景式观赏湘湖和钱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顷湘湖尽收眼底,两岸青山历历在目。远望钱江银亮如练,渔浦烟光依稀,广袤的萧绍平原河流纵横,村落点点,一幅江南渔米之乡的锦秀画图。

3 先照晨曦一览亭旁的先照寺,系南宋古刹。每当旭日东升,万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黄墙飞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来。晨曦中的先照寺,掩映在绿树丛中,金碧辉煌,并与暗绿色的石岩山一起,倒映在湖中,景色迷人。明代魏骥有诗咏此:“兰若岩山巅,凌虚依寥泬。阳乌忽东升,流光每先得。”

4 跨湖夜月跨湖桥堤一虹卧波,横断湘湖葫芦腰,白天景色迷人,月夜更有风韵。无论春夏秋冬,湘湖夜月都是风情万种,尤以秋夜为最。秋夜坐在跨湖桥旁亭内,山暗林疏,湖平似镜,夜凉如水。此时,一轮皓月冉冉升起,湖面波光闪烁。此景此情,使人尘虑尽消。

5 杨岐钟声湘湖西南的杨岐寺,有巨型铜钟,声震四野。清人王勉《湘滨秋泛》诗云:此中畅得游人意,湫口窑头都作记。借问霜天何处钟,船娘遥指杨岐寺。”即咏此。古代湘湖四周寺庙众多,不乏钟声,但杨岐钟声出类拔萃,名气最大。

6 横塘棹歌横塘即横筑塘,位于湘湖西南堤塘的外侧。传说早先有黄竹(芦竹的一种)栽于塘上,婆娑成林。因方言“横”、“黄”谐音,故俗称”黄竹塘”。明代魏骥诗句“黄竹依稀范蠡塘”,即指此。横竹塘长三里,塘内外皆河道,芦苇丛生,是捕鱼捉蟹的好去处。夕阳西下时,横塘放棹,渔舟唱晚,一派诗情画意。

7 湖心云影风和日丽的日子,登临湘湖中心的压湖山。但见湖面似镜,蓝天白云倒映于湖中,水草游鱼在云朵中穿行。而云影晨昏不同,四时有别,其景象如诗如画,变幻无穷。明代来曾奕有诗云:”湖山四顾渺无涯,几度低回幽兴赊。水底烟峦云影簇,桥旁渔艇柳荫遮。”即咏此。

8 山脚窑烟湘湖粘泥是制作砖瓦的好材料。湖边居民历来以制陶为业,环湖窑场林立。暮色苍茫之际,湖边山脚窑烟缥缈,成为湘湖特有景色。清代黄元寿《湘湖杂咏》诗曰:“日暮窑头添新火,轻烟散作半天云。”即咏此。

⑦ 湘湖 概况

湘湖 - 景点简介
湘湖八景

(1)城山怀古
此景与清•乾隆湘湖八景中的“越城晚钟”都是记述越王城山,但“城山怀古”的景名更贴切。因为它突出了传承越王句践“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精神的永恒主题,更有时代特色。而且城山寺已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毁废,所谓的“晚钟”之声已不复存在。

(2)览亭眺远
览亭,即位于石岩山巅的一览亭,是全景式观赏湘湖和钱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顷湘湖尽收眼底,两岸青山历历在目。远望钱江银亮如练,渔浦烟光依稀,广袤的萧绍平原河流纵横,村落点点,一幅江南渔米之乡的锦秀画图。

(3)先照晨曦
一览亭旁的先照寺,系南宋古刹。每当旭日东升,万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黄墙飞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来。晨曦中的先照寺,掩映在绿树丛中,金碧辉煌,并与暗绿色的石岩山一起,倒映在湖中,景色迷人。明代魏骥有诗咏此:“兰若岩山巅,凌虚依寥泬。阳乌忽东升,流光每先得。”

(4)跨湖夜月
跨湖桥堤一虹卧波,横断湘湖葫芦腰,白天景色迷人,月夜更有风韵。无论春夏秋冬,湘湖夜月都是风情万种,尤以秋夜为最。秋夜坐在跨湖桥旁亭内,山暗林疏,湖平似镜,夜凉如水。此时,一轮皓月冉冉升起,湖面波光闪烁。此景此情,使人尘虑尽消。

(5)杨岐钟声
湘湖西南的杨岐寺,有巨型铜钟,声震四野。清人王勉《湘滨秋泛》诗云:此中畅得游人意,湫口窑头都作记。借问霜天何处钟,船娘遥指杨岐寺。”即咏此。古代湘湖四周寺庙众多,不乏钟声,但杨岐钟声出类拔萃,名气最大。

(6)横塘棹歌
横塘即横筑塘,位于湘湖西南堤塘的外侧。传说早先有黄竹(芦竹的一种)栽于塘上,婆娑成林。因方言“横”、“黄”谐音,故俗称”黄竹塘”。明代魏骥诗句“黄竹依稀范蠡塘”,即指此。横竹塘长三里,塘内外皆河道,芦苇丛生,是捕鱼捉蟹的好去处。夕阳西下时,横塘放棹,渔舟唱晚,一派诗情画意。

(7)湖心云影
风和日丽的日子,登临湘湖中心的压湖山。但见湖面似镜,蓝天白云倒映于湖中,水草游鱼在云朵中穿行。而云影晨昏不同,四时有别,其景象如诗如画,变幻无穷。明代来曾奕有诗云:”湖山四顾渺无涯,几度低回幽兴赊。水底烟峦云影簇,桥旁渔艇柳荫遮。”即咏此。

(8)山脚窑烟
湘湖粘泥是制作砖瓦的好材料。湖边居民历来以制陶为业,环湖窑场林立。暮色苍茫之际,湖边山脚窑烟缥缈,成为湘湖特有景色。清代黄元寿《湘湖杂咏》诗曰:“日暮窑头添新火,轻烟散作半天云。”即咏此。

==============================
湘湖.简介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系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度假区内的核心湘湖,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杭州西湖的“姊妹湖”。湘湖还是浙江文明的发祥地。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目前,湘湖景区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楼、跨湖桥等五大景区,有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二十个景点,少儿公园极地海洋世界主题公园也于08年10月建成开放。2008年,湘湖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百强旅游景区,在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是浙江省内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度假区。景区自2006年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逾408万人次。

到2011年,度假区将以5A级景区为标准,形成总开发面积10.6平方公里,完成30万平方米公建设施,17.8公里景区交通道路,56万平方米公寓房产,形成一湖二带三园四中心五大酒店十大景区五十个景点,即3.2平方公里一个湖面,105万平方米两个沿湖岸景观带,跨湖桥遗址、越王城遗址、少儿公园极地海洋世界三个主题公园、湘湖新天地休闲中心、罗家坞野外体验中心(露天乡村俱乐部、国际自行车俱乐部、户外活动基地),陈家埠休闲度假中心(国宾馆、越文化休闲风情园、水上俱乐部)、眉山岛科普休闲中心(五星级产权酒店、科技馆、景观公寓房)四个休闲中心;水漾坞超五星级度假酒店、大樟树宾馆、湘庄、湘湖国宾馆、眉山宾馆五大酒店;老虎洞、石岩山等十大景区和五十个景点,完成政府性投资28亿元,达到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00万人次,解决就业5000人,旅游三产收入达到5亿元,使度假区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文化、科普、健身购物、演艺、会展国际化旅游综合体。

八千年古舟,三万顷碧波。湘湖旅游度假区正以她迷人的风采、大气的胸怀、美好的前景等待着追怀历史、热爱自然、崇尚休闲人士的到来。
==========================================
湘湖 - 历史人物
贺知章 、朱筠 、周易藻 、魏骥 、毛奇龄 、孙学思 、杨时

湘湖名人——杨时
杨时,字中立,学者称他龟山先生,将乐(今福建)人。北宋熙宁九年(1076)举进士,政和初任萧山县令。当时百姓苦于屡旱,要求城西1 km处的一片水田辟为湖。政和二年(1112),杨时“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建成了一个人工水库——湘湖。用湘湖的蓄水,灌溉9乡14万亩稻田。“水能蓄潦容干涧,旱足分流达九乡”这是后人对杨时关心农事的歌颂。

杨时即为“立雪城门”典故中的主人公。杨时40岁时到洛阳拜程颐为师,一日与同学游酢去程府求教,正巧碰上程颐静坐小睡,二人便肃立等候。当时天降大雪,待程颐觉醒,雪已经下了有一尺深了。后人用“程门立雪”、“立雪程门”、“程门度雪”、“程门飞雪”、“立雪”等比喻读书人毕恭毕敬就学师门。古代建有德惠祠以纪念杨时之功,今已不存。

湘湖名人——孙学思
孙学思,生平不可考,明代嘉靖年间人,为湘湖社区湖里孙氏族人。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孙姓中孙学思荣升中书舍人。嘉靖三十三年(1664),他为了便于湖西的孙氏与湖东的吴氏两姓往来,在湖上造了一座横穿湖面的跨湖桥。从此,湘湖被分为上湖(南湖),下湖(北湖)。 孙学思的建桥行动,从水利功用来讲,是具有不利影响的。民间就传有“孙学思筑湖堤,长害九乡水利”的民谣。

湘湖名人——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又字齐于、晴初,别号河右。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毛奇龄为萧山城东里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二十四年(1686)隐疾归里,专事著述。 毛奇龄通音韵学,善书画,山水、花卉,有创意到随笔之至,妙得天趣。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一年《看竹图》轴,现藏日本大阪市美术馆,三十六年作《墨荷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馆。毛奇龄留有许多美术作品,被收藏于美术馆。

湘湖名人——魏骥
魏骥(1373-1471),字仲房,号南斋,又号斋。其故居在城厢镇桥下达魏家弄,出仕后,迁居万寿桥下街。 魏骥于明永乐三年中举人。次年,进京会试,中副榜,授松江府儒学训导。不久,魏骥奉调参与《永乐大典》的纂修工程。其后,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部、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

魏骥77岁告老还乡。萧山邻江近海,时有旱涝之灾,魏骥向当局提出兴修水利的规划。亲自主持修筑麻溪、西江、白露、湘湖、瓜沥等多处塘堰及徐家、螺山、长山等腰三角形闸,受益田地148000多亩。现魏骥墓仍在,位于湘湖边石岩乡徐家坞山麓。

湘湖名人——周易藻
周易藻,字芹生,号璐琴,晚号遁叟,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清同治三年(1864),在他70岁时总纂写了《周氏宗谱》。 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但中举之后,命不济人、仕途坎坷。他先后出任萧山县劝学所总董(县里管教育的主要官员)、萧山县立高等小学校(当时萧山县内的高等学府)校长。1921年,68岁的他在湘湖缸窑湾造两间平房,自题“辛庐”。住在“辛庐”里,天天外出,“架一叶扁舟,浏览湘湖,穷幽探隐,日夕始返。夜则检查水利诸书,摘录历年卷宗,参互考订”,足足花了6个月,终于编成了《萧山湘湖志》8卷,之后又续编1卷。

《萧山湘湖志》一书现仍存,其文笔通顺,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是了解湘湖主要的历史文献。

湘湖名人——朱筠
朱筠,字竹君,号笥河。他最大的业绩是建议乾隆征集收藏珍稀图书及手稿,并倡议编修一部大型书目提要,这便是编纂皇家大丛书《四库全书》的由来。朱筠在督学安徽期间还校订并重刊著名的古代大型字典《说文解字》,为中国的文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⑧ 湘湖英文介绍

湘湖
历史上,湘湖成湖早于西湖,但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相比,与之相距仅十几公里的湘湖则“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且目前的湘湖零星水域合计不足1平方公里。

从去年8月18日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成立之日起,萧山正式拉开了保护、开发湘湖的大幕。据管委会同志介绍,萧山建设湘湖的定位是与西湖错位发展。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西湖就像是个大家闺秀,而湘湖则是被外界遗忘民间的美女。在着力打造历史湘湖、文化湘湖的同时,在建的湘湖会考虑打好生态牌,使其“野”味更足。此外,他们还将致力于夜湘湖的建设,使湘湖更具魅力。

和西湖十景一样,古湘湖也有八景。比较有名气的如越王怀古,家喻户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诞生于此。湘湖景区内还有8000多年历史的独木舟,这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资源。另据介绍,一些日本、美国的访问学者曾做过湘湖方面研究。如美国学者萧邦齐所写的《湘湖——九个世纪的中国世事》,洋洋洒洒20余万字。像这样的专著共有9本,此外还有一些古籍,现都正在加紧翻译之中,可以从中挖掘湘湖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如何破题提供充分的依据。

湘湖 - 景点简介湘湖的由来
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也是几百年来萧山人欲圆未圆的一个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湘湖保护与开发被区委、区政府列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萧山人正着手圆这个梦。未来的湘湖将与西湖隔江相望,一南一北,共唱“西湘记”,也将为萧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今天,我们回顾湘湖的历史,她如一个默默呵护的母亲,见证着萧山的发展。

沧海巨变
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城区西南,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证实湘湖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在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湘湖或为沧海,或为湖沼,或为田地,历经沧海巨变。
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
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曾有华夏先民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约6000——7000年前,海侵再次袭来,这里又一次沦为一片浅海。之后,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湘湖地区南北两条山脉间,成为钱塘江的通道。

越国军港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是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湘湖、白马湖正是越国的军港——固陵港。越国水师在此驻守,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行动,都从这里出发。湘湖成为吴越交锋的重要战场,留下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国内最早的方志——《越绝书》曾记载:“会稽山上城者(今越王城山),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木)鱼池,其利不租。”勾践对孔子学生子贡讲述了自己“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的情景。《越绝书》将会稽山下四周环水、中间无水(镂空)的地域,形象地称作“木鱼池”,勾践把会稽山下广大无垠的水域,叫做“溟海”,这是对湘湖水域的最早记载。

筑堤成湖
萧山地处水乡泽国,地势低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洪涝、干旱灾情频发。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不少人奏请要废田复湖,均未成。政和二年(1112年),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补萧山县令,召集村中阅历丰厚的老人开会,并亲自勘察,“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筑南、北两堤,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湖周围80余里,长约19里,宽1——6里,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
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边九乡146868亩农田。每亩田纳原粮七合五勺,称“均包湖米”。“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成河
随着历史的发展,湘湖在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人为蚕食下,水面逐渐减少。客观上,自明代开通碛堰山,建造麻溪、三江闸后,依赖湘湖灌溉的农田,已不足原来的一半,为开垦淤积荒地提供了可能。根据1927年的湘湖规划,上湘湖定山、压乌山一带收归国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场、湘湖农场)、湘湖师范学校等都在此建房,开垦种植。截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先后垦地约7000亩。至解放前夕,湘湖水面仅存10000亩,已不足成湖初期的三分之一。
湘湖历经沧桑为百姓,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湘湖秀丽山水和8000年古文明,是萧山人民的骄傲。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是为了改善萧山生态环境,为萧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
Xiaoshan District (Chinese: 萧山区; Pinyin: Xiāoshān Qū), a district of the city of Hangzhou, located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 Xiaoshan was formerly a city in its own right, but was absorbed in recent years by its much larger neighbor and made into a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of Hangzhou.

Hangzhou's international airport, Hangzhou Xiaosh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is located here. The area is also at the center of one of China's local real estate booms, as the demand for newer, more upscale housing by China's growing middle and upper classes has led to an explosion in construction of new high-rise residential towers and Western-style condominium developments in Xiaoshan. It is also the site of Hangzhou Xiaoshan Sports Centre.

萧山为浙江省杭州的市辖区。全区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15万。地处钱塘江南岸,和省会杭州隔江相望,为杭州南大门。邮政编码311200。区人民政府驻城厢街道金城路685号。
公元2年建县,称余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萧山,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撤市设杭州市萧山区。
--------------

⑨ 湘湖导游词

湘湖的由来
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也是几百年来萧山人欲圆未圆的一个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湘湖保护与开发被区委、区政府列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萧山人正着手圆这个梦。未来的湘湖将与西湖隔江相望,一南一北,共唱“西湘记”,也将为萧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今天,我们回顾湘湖的历史,她如一个默默呵护的母亲,见证着萧山的发展。
沧海巨变
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城区西南,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证实湘湖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在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湘湖或为沧海,或为湖沼,或为田地,历经沧海巨变。
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
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曾有华夏先民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约6000——7000年前,海侵再次袭来,这里又一次沦为一片浅海。之后,海水退去,海平面下降,湘湖地区南北两条山脉间,成为钱塘江的通道。
越国军港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是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湘湖、白马湖正是越国的军港——固陵港。越国水师在此驻守,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行动,都从这里出发。湘湖成为吴越交锋的重要战场,留下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国内最早的方志——《越绝书》曾记载:“会稽山上城者(今越王城山),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木)鱼池,其利不租。”勾践对孔子学生子贡讲述了自己“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的情景。《越绝书》将会稽山下四周环水、中间无水(镂空)的地域,形象地称作“木鱼池”,勾践把会稽山下广大无垠的水域,叫做“溟海”,这是对湘湖水域的最早记载。
筑堤成湖
萧山地处水乡泽国,地势低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洪涝、干旱灾情频发。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不少人奏请要废田复湖,均未成。政和二年(1112年),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补萧山县令,召集村中阅历丰厚的老人开会,并亲自勘察,“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筑南、北两堤,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湖周围80余里,长约19里,宽1——6里,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
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边九乡146868亩农田。每亩田纳原粮七合五勺,称“均包湖米”。“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成河
随着历史的发展,湘湖在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人为蚕食下,水面逐渐减少。客观上,自明代开通碛堰山,建造麻溪、三江闸后,依赖湘湖灌溉的农田,已不足原来的一半,为开垦淤积荒地提供了可能。根据1927年的湘湖规划,上湘湖定山、压乌山一带收归国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场、湘湖农场)、湘湖师范学校等都在此建房,开垦种植。截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先后垦地约7000亩。至解放前夕,湘湖水面仅存10000亩,已不足成湖初期的三分之一。
湘湖历经沧桑为百姓,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湘湖秀丽山水和8000年古文明,是萧山人民的骄傲。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是为了改善萧山生态环境,为萧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现在萧山发展很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江东经济开发区的落户更加大大推动了萧山的发展!很快地铁就要通到家门口!很是高兴,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⑩ 湘湖二期的景点来历(故事)

绿岛掬星
掬星岛是湘湖的湖心岛, 绿岛掬星是“绿岛若星,双手可掬”的诗意写照。岛上建有纪念湘湖杰出学者周易藻的小屋——“辛庐”。周易藻是晚清举人,仕途坎坷,1921年在湘湖缸窑湾自建“辛庐”,倾情研究湘湖编成 《萧山湘湖志》9卷,翔实记录了自北宋以来湘湖被侵占、恢复的历史,对今天湘湖的重建和历史文化的挖掘功不可没。

越堤夕照
越堤为湘湖中面对越王城山的湖堤,横跨湘湖,与湘堤遥遥相望,为纪念越王勾践而建,全长930米,为湘湖亲水游览景区。堤上共有梦湖、越王、定澜、采莲、浣月、织翠和藕芳等7座桥,是一条将自然和历史、现代和远古溶为一体的人文长堤,展示了江南水乡的古桥梁文化。越堤景色千姿百态,“越堤夕照”更为迷人。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满堤桥,湖面水光潋滟,景色绝美。

湖桥拾梦
宋代诗人苏泂在《湖中》诗中说:“湘湖梦不到,今日到湘湖。草木尽春色,山川如画图。”梦湖桥为仿古圆拱石桥,桥面高耸,利于登高望远,取萧山人民圆梦湘湖之意。站立桥上,如屹立在千顷烟波之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黄昏时分,夕阳西下,霞光满天,湖天霞光相接,湖面烁金,恢宏无比,景色如诗如梦,令人陶醉。遥想当年吴越大军在这片山水之地逐鹿争雄的风云场面,如今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早已消逝,只剩下湖水似烟,鸥鹭翩迁,夏日临风,小舟轻摇,荷叶翻飞,荷香扑怀,一派和谐景象。

湘湖云影
古湘湖周围八十余里,水面37002亩,山青水秀,平湖似镜,蓝天白云倒映湖中,游鱼在水草白云间穿行。“湘湖云影”为明·嘉靖“萧山八景”之一。清·黄道之“湘湖云影”诗曰:“一片湘纹绿绮铺,倒开天界入澄湖。混将云影徘徊意,现作波光潋滟图

湘堤卧波
湘堤是新湘湖的围湖堤,蜿蜒近千米,堤上有拥岚、望湖、引鹭、迎柳、枕流等6座不同风格的画桥;堤桥连绵起伏,曲折迂回,如银龙卧波。站在堤上,可尽揽湖光山色

湖中落雁
孙允文诗曰:“月落湖中霜满船,惊寒雁阵傍沙眠。飞鸣饮啄皆天趣,谁许时人世网牵。”湘湖湖面广阔,水草丰茂,鸟类众多。每至秋季,湘湖芦花苍苍,水浅渚浮,正是雁群光顾之时。它们或盘旋湖上,或吮水觅食,或傍沙而眠,成为湘湖一景。

阅读全文

与湘湖名字由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怎么改马的名字好听 浏览:355
谢梓汐名字打分 浏览:793
最好听的陈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879
不错的英文名字男孩 浏览: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浏览:372
大众名字男孩 浏览:628
杨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吗 浏览:862
吕子开头三个字的名字 浏览:311
黄乐琪的名字五行属性 浏览:132
园区起名 浏览:767
水配什么名字好听 浏览:406
穿越火线近战武器名字大全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428
跟妆工作室名字英文 浏览:537
叶艳华名字如何打分 浏览:198
赵姓绍字辈男孩名字鼠年 浏览:751
姓李字五行属什么名字好 浏览:150
测试你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游戏 浏览: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宝宝大名 浏览:420
两个字好听的名字女生带陌字 浏览:99
五行喜火缺水怎么起名字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