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传说中的清末淮军五虎上将都是谁
淮军视乎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如果要个排名,就以当时的官职,在淮军的地位,以及历史知名度排名的话淮军第一将非刘铭传所属,早期刘铭传就带领以其命名的“铭字营”追随李鸿章,是旧淮军中的老牌主力营头,镇压太平天国后他也照例封为陕西督军,真正让刘在青史留名的是在中法战争中任台湾巡抚,在没有海军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只靠台湾土著武装击退法军,可以说他是极具有民族英雄色彩的人物。第二个我个人认为当为丁汝昌,丁早期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也无什么出彩之处,能让他的名字被历史铭刻的是丁与北洋水师的兴盛和没落,对于丁的历史功过在这里没有必要多说,但他无疑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我个人认为丁汝昌担的起民族英雄这称号,越对那段历史了解的深越为他和他的北洋水师感到悲愤和眼怔怔看着慢慢沉没的无奈。第三我认为是袁世凯,这位淮军的继承者或者说是终结者,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个很能让研究琢磨的人物,他很不好评价,袁世凯起家于朝鲜,篡夺淮军的庆字营,一手平定了朝鲜的壬午军乱。而当时袁世凯才23岁!的这情节看上去就像现在网上的穿越小说一样,之后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提了,总之他是一个一身都是传奇的枭雄。第四第五一把说了把,打字很累第四的话我认为是叶志超,这是以当时他的地位排的直率提督,李鸿章的嫡系中的嫡系,可惜欺负太平天国的农民军很是生猛,去朝鲜确是被赶了鸭子,也不怪李鸿章老眼昏花,叶子超可以说是淮军将领的代表人物,从兴到衰败到被历史遗弃的历程就是淮军的历史。第五不好评价了,就历史上的名声来说左宝贵吧,以生殉国当得起第五吧
㈡ 清朝的捻军名字由来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
源于捻子(一称捻党),捻子是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有说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有说出现于明朝末年,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嘉庆末年,捻子集团日多,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经常在安徽亳州、阜阳、河南三河尖、江苏、山东间护送私盐,并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后甚而起义攻城。1853年(咸丰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北、苏、鲁、豫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张宗禹叔)、奏王苗沛霖、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朝大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㈢ 历史题 太平天国 湘军淮军先后崛起 并掌握了地方实权 对清朝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镇压了太平
应该是【 D 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
题目问【清朝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排除C 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A 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只是做法,不是影响··】排除
B 武装保卫了清政府【这个是作用或者目的】排除
这么说吧如果A可选,那么B也可以选··
太平天国 湘军淮军崛起之后,演变为后来的北洋军阀··直系、奉系、淮系,民国军阀等割据局面~~
PS:淮军就是后来北洋军的老班底···
㈣ 为何清政府裁撤湘军却不裁淮军不怕李鸿章拥兵自重,威胁朝廷吗
因为太平天国灭亡时,湘军有五十万人。但这五十万人并不都是曾国藩的部众。其中的江刘系(以江忠源、刘长佑为首领)、湘外系(一批被外省督抚驱遣的湘籍将领)、王左系(以王錱、左宗棠为首),都不归曾国藩节制。
可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又都是“湘军”。
当然,裁军与否,也不是李鸿章说了算。淮军后来没被大规模裁军,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相比于其它军队,淮军能打。
淮军的老将就不说了,就说小字辈。
1885年,李鸿章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又称陆军武备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军校。这个学校培养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王占元、李纯等等。基本上你可以叫的出名字的民国早期大军阀,都出自这个学校。
如果不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把这座学校毁掉了,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名将会更多。
这么牛叉的军队,朝廷怎么裁?裁了,还指望谁来保卫朝廷?指望八旗兵和绿营兵?别开玩笑了。
第二是相比于其它军队,淮军的近代化水平最高。
淮军诞生于上海。上海,你懂的,这里可以接触到了很多洋玩意。所以,淮军从诞生起它就比其它清军要更近代化。可以说是清朝军队的技术排头兵。
1870年代,清政府决定搞近代海军。李鸿章对此非常感兴趣。
为啥感兴趣?
㈤ 李鸿章的淮军,在面对日本陆军时,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李鸿章的淮军虽然在清军里算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但是和日军相比,确实要差着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淮军从根本上来说只是装备了西式武器的的旧式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船桥里等战斗中淮军表现尚可,可以击退日军的进攻,但是最终却不敌日军。
㈥ 合肥古代地名
庐州、庐阳、合淝。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 ,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6)淮军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㈦ 曾国藩创建了湘军,李鸿章创建了淮军,两个谁的战斗力更强
我觉得还是曾国藩的湘军厉害一点,虽然说李鸿章的淮军的武器装备和武器力量比曾国藩的湘军好,但是湘军的作战纪律和军队纪律,都比淮军要好太多了,而且它的战绩也比淮军好。
打仗的队伍,肯定在纪律上面要严抓的,不然,就算武器再精良再好,也打不出来那个效果的。
㈧ 合肥的名字发源于什么历史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虽然“合肥”的名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史记》中才出现,但根据考古分析,认为远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世纪-前20世纪),合肥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公元前16世纪夏桀曾被商汤放逐于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时(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这里曾分布着巢、庐、舒等不少小国,东周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这些小国先后为楚国兼并。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这里称“宋胡”,先为吴国占有,后被越国兼并,最后又回归楚国,已是兵家争夺之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此地属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县,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东吴主帅孙权攻打合肥,合肥守将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形象地描写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楚汉相争时,楚霸王封英布为九江王,改九江郡为九江国(治驻寿春)。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处先是刘邦之子刘长受封的淮南国,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淮南国,改为九江郡所属的合肥县。东汉建武年间刘秀封功臣铿镡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候国)。三国时(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扬州州治。晋代(公元265年-439年),属淮南郡,是南北货物运输线商的重要中转站。南北朝时(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间军事上理想的屏障,为南北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后,恢复合肥县的名称,是庐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后,经历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合肥一直是庐州(庐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区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后在这里是合肥县。抗战胜利,曾为国民党安徽省会。解放后,先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后是安徽省省会。
历史表明,合肥历来是一个军事重镇或是地区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来,古城合肥历经藏三。据《庐州府治》卷4记载。汉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门外约二里,位于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东岸,现九零八库西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孙吴和曹魏都非常重视合肥的得失和经营,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孙策攻占合肥,令严象为扬州刺史顾雍为合肥长,不久严象被其部下庐江太守李述所杀。合肥地区发生混战,郡县残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个荒芜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的地盘,首次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并将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和县)迁到合肥。刘馥就任后,采取各项重建措施“招流亡,广屯田,兴陂,高为城垒,修战守备”,使一度空旷荒凉的合肥又振兴起来,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之后,魏吴为争夺合肥,进行了历史三十二年频繁的战争。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典故,就是对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一次以少胜多的军事行动的描写。逍遥津、飞骑桥、藏舟浦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曹操为加强合肥的防御力量,也曾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秋,亲率水兵进驻合肥,教弩台、筝笛浦等处有他当当年活动的传说。
汉代合肥城的为之,地势低洼,易遭水患。南北朝时,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梁豫州刺史韦睿为夺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围堰肥水灌淹,冲毁了合肥。从此此城池又日趋湮废。
公元618年李世民统一全国后,令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恭,在东距原汉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选择地势高爽、水运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围),营建新的合肥城,名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年)经过五代十国多年战乱之后,合肥地区又是一片荒凉,诗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门》中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断垣醔石新修垒,折戟埋沙旧战场。阛凋零煨尽里,春风生草没牛羊”。衰败之象,可见一斑。后经近二百年的生息发展,城镇逐步恢复了繁荣的景象。至南宋时,金兵入侵,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当时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线。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进一步发展,淮南西路统帅郭振见“镇大城小”着手扩建,将原城墙外一大片土地,连同金斗河,逍遥津,金斗圩一起围入新建的合肥城内,称斗梁城,范围较唐金斗城扩大了很多。城外除筑护城河外,并设东、西二水关(水闸)。平时,江南漕粮、辎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运入城,城内军民也有了清洁的水源;战时关闭有利于防守,在城市布局上,当时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并考虑了平战结合。自此以后合肥城的轮廓基本定型。可惜由于连年抗金战争,合肥这个当年的边防重镇,在宋末又变成“茂林长草、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迹”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统治中国(公元1279年),下令平毁全国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为平地。
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于明洪武元年,令中书省事(后封国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砖砌城墙,城池比历代更为坚固,故有“天生重庆铁打庐州”之称。由于明初社会秩序稳定,农业生产的恢复河发展较快,使位于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复了元气,显得异常热闹繁华,呈现了“百货马并集,千墙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0年)庐州知府徐钰,因害怕起义农民刘六、刘七的进攻,开宽挖深北壕,并将防守较弱的西水关封闭,从此金斗河成了无源之水,逐渐淤塞。由于商船不能直达城内,一度繁华兴旺的金斗河两岸,变的衰败凄凉,仅在东水关外沿河两岸,发展了几百米长,零乱的码头、堆场。臭水沟不但影响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畅,低洼的城东南部成了一片泽国。“土墙茅舍、湮塞街?,呼号之惨闻于中夜,每岁而一见”。一度对合肥经济河生活起过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一大祸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趋没落。
清代北洋军阀,日寇侵占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合肥虽仍是地区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趋向衰败。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残的百业凋零、满目凄凉,到处断垣残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圆5.2平方公里的城内,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居住着五万市民,已衰败成一座没落的小城镇。
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秦置县,属九江郡,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遗存众多,名人辈出,文化灿烂,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
合肥处于战略要冲,史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三国演义第67回形象描绘“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五百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乡,包公一生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誉。公元999年,包公出生在合肥肥东县解集乡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进士,任建昌知县(江西永修),但是,他辞官不授,在家侍奉父母。公元1037年,已39岁的包公登上仕途,离家出任扬州天长知县,在合肥生活近40年。公元1062年,病逝于开封,次年八月,葬于合肥东郊大兴集。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墓葬地,拥有众多遗迹。香花墩是包公幼年读书地,《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包孝肃读书处,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包公祠位于香花墩上,四面环水,始建于公元1066年,是国内外包公祠和包公庙的鼻祖,清末李鸿章捐银重修;包公墓收敛着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合肥是淮军的发祥地,主要淮军将领的故里,《辞海》的“淮军”条中,列出淮军主要将领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另外2人吴长庆和丁汝昌是原庐州府辖下的庐江人。淮军由李鸿章创立于19世纪60年代,从内地走向沿海、从安徽走向全国、从传统走向近代,将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皇家御林军改变为国防军的新式军队,从咸丰到光绪年间,历经半个世纪的兴衰,成为晚清三大政治、军事集团(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李鸿章创立的淮军、袁世凯创立的北洋集团)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鸿章是淮军最重要的将领,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出将入相历四十年,东亚西欧涉九万里,掌握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同时,李鸿章镇压捻军、太平军,签订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世界科技城市联盟城市之一,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正在建设中国科学城。这里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合肥物质研究所等200多所科研机构,23万科研人员,智力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全国有8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合肥占2个,分别为中科大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超导托卡马史聚变实验装置。合肥科教游已成为安徽旅游的知名品牌,旅游人学科技,科技人当导游成为合肥一道靓丽风景。
合肥是国家首批园林城市。作为国家首批三个园林城市(北京、珠海、合肥)之一,有“绿色之城”的美称,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合肥环城公园全长8.7公里、面积137.6公顷,敞开式布局,像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形成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交融,浑然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2004年,环城水系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城郊还有紫蓬山、大蜀山两座森林公园。合肥滨临巢湖,合肥南侧至巢湖的岸线距离仅10公里,是美丽的滨湖城市。
巢湖之滨有一处千年古镇——三河。三水流贯,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水乡风貌。三河古称“鹊渚”,春秋时就已得名,历史上曾在此发生过著名的吴楚“鹊渚之战”。1858年,太平军又在这里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三河大捷”,留下了古城墙、英王府等历史遗迹。
㈨ 创立湘军的曾国藩和创立淮军的李鸿章,哪一个人的功劳更大
两个人都是清朝最重要的人物,他们的功劳不相上下。清朝末期已经是摇摇欲坠,晚清四大名臣延续了清朝的生命,让封建统治者看到了一丝的希望。曾国藩创立湘军和李鸿章创立淮军在镇压太平起义中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要是没有这两个人,清朝还真有可能被太平天国推翻了。曾国藩和李鸿章在很多方面都是不相上下的,历史上也铭记了这连个人的名字,成为晚清政坛上最具代表性的权臣。
淮军建立的基础就是曾国藩的湘军。但是李鸿章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雇请外国心事,教练训练新式军队,掌握各种先进的武器,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要比原来的湘军强大的多。但是在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淮军也被打散了,战斗能力大打折扣。
㈩ 北洋军阀中皖系的来历是什么,李鸿章与皖系的渊源
最开始是由于当时太平军进攻上海时,救援的英国军队还没有及时赶到。为了抵抗太平军,在曾国藩要求下,由李鸿章一手创办的队伍,成员主要来自于江苏和安徽一带,所以取名为淮军,后来淮军在甲午战争后逐渐没落,袁世凯手下成立的新式陆军,就是以淮军作为基础的。后来在袁世凯死去后,他的军队又一分为二,分为皖系跟直系。
由此可见,皖系是淮军的一部分,很多皖系的将领就是出自于淮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淮军的失败,跟军队的私有体制有关,略过朝廷,直接由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掌管,所以前期虽然打败了太平军队,但因为后期军队腐败严重,导致的结果就是多次战败,然后被袁世凯掌管。这里还有件趣事,皖系首领段祺瑞跟李鸿章也有亲戚关系,他是李鸿章亲戚孙子的岳父,可见其关系的亲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