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东与山西的来由
山东是因为地处太行山以东而得名,而山西则是因为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山东是因为地处太行山以东而得名,而山西则是因为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㈡ 山西运城地名的由来
概况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中游,北起吕梁山南麓与临汾市接壤;东界中条山与晋城市辖区毗邻;西、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河南相望。总面积14106平方千米。 总人口486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盐湖区。邮编:044000。行政区划代码:140800。区号:0359。拼音:Yuncheng Shi。
行政区划
2005年,运城市辖1个市辖区(盐湖)、10个县(临猗、万荣、闻喜、稷山、新绛、绛县、垣曲、夏县、平陆、芮城),代管2个县级市(永济、河津)。
运城地区,古称河东,战国时属魏,秦汉至两晋为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夏县北)。北魏时属东雍州、鲜州和陕州的范围。隋代属河东郡,治所在蒲坂。唐代属河中府和绛州。北宋时属河中府绛州、解州和陕州。明属平阳府的一部分。民国初属河东道的一部分,1949年改为晋南行政公署,辖新绛分区一部分和运城地区。1950年设运城专区。1954年与临汾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又恢复运城分区。
运城专区、运城地区 1949年设运城专区,专署驻运城镇。辖安邑、万泉(驻解店)、河津、稷山、新绛、闻喜、绛县、垣曲、夏县、平陆(驻圣人涧)、解县、芮城、虞乡、永济(驻赵伊镇)、临晋、猗氏、荣河等17县及运城镇。 1954年将万泉、荣河2县合并,改为万荣县(驻原万泉县解店);解县、虞乡2县合并,改为解虞县(驻原解县城);临晋、猗氏2县合并,改为临猗县(驻原猗氏县城)。后撤销运城专区,并入晋南专区。 1970年设立运城地区,地区驻运城县。原属晋南专区的运城(驻运城镇)、新绛、绛县、稷山、万荣、永济(驻赵伊镇)、夏县、闻喜、平陆(驻圣人涧)、垣曲(驻刘张镇)、芮城、河津、临猗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年,运城地区辖3市10县,计66镇138乡7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公署驻运城市。
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1)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盐湖区。(2)运城市设立盐湖区,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府东街。(3)运城市辖原运城地区的闻喜县、新绛县、平陆县、垣曲县、绛县、稷山县、芮城县、夏县、万荣县、临猗县和新设立的盐湖区。原运城地区的河津市和永济市由山西省直辖。10月,正式撤地设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按当时行政区划):运城市 4812361 盐湖区 604381 临猗县 536518 万荣县 425598 闻喜县 377572 稷山县 324812 新绛县 312063 绛县 264708 垣曲县 219371 夏县 342870 平陆县 241879 芮城县 372773 永济市 421244 河津市 368572
?年,辖146个乡镇(街道),3338个行政村,总人口488万。
2001年,运城市共辖1区2市10县、79镇54乡13个街道办事处、3338个村委会。1区为盐湖区,2市为永济市、河津市,10个县分别是临猗县、平陆县、芮城县、垣曲县、新绛县、夏县、万荣县、绛县、闻喜县、稷山县。其中,盐湖区辖7个镇6个乡8个办事处,永济市辖6个镇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河津市辖2个镇5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临猗县辖3个区13个乡,万荣县辖4个镇10个乡,稷山县辖辖6个乡1个社区办,新绛县辖7个镇1个乡6个城镇居民区,绛县辖10个乡镇1个办事处,垣曲县辖11个乡镇,闻喜县辖13个乡镇1个办事处,夏县辖6个镇5个乡,平陆县辖6个镇4个乡,芮城县辖6个镇3个乡。
㈢ 山西山东名称的来历!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山东,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3)山西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山东: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1949年8月18日,长山列岛解放,山东省至此全部解放。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通令,山东部分地区划出,与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成立平原省。
截至2014年1月,山东省有17个地级市,分别是: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
山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截至2016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㈣ 我想问一问 广东和广西 山东和山西名字的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㈤ 山西名字的来源
太行山以西
㈥ 太原名称的由来
晋阳是太原郡郡城和后来太原府府城,从此晋阳也就兼称太原了,如此称谓直至隋唐五代不改。太原盆地尽管比不上汾河下游的晋南平坦辽阔,却在多山的山西相对地仍不失“大平原”之誉。
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
(6)山西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平均202天,年均降水量456毫米。太原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旱多风。年平均温度为9.5℃,一月平均-6.4℃,七月平均23℃。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平均149—175天。年均降水量468.4毫米。
㈦ 山西山东名称的来历!
是的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