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清华大学"的具体由来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综合性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以及整体办学条件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清华大学现有教职工7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00余人。全国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在校全日制学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000余名,硕士生8600余名,博士生4600余名。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及进修生1300余名,远程教育学员750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网上研究中心6个。学校藏书400余万册。学校占地面积400余公顷,建筑面积230余万平方米。出版物有《清华大学学报》(分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建筑》、《装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
清华大学治学严谨,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他们中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陈岱孙、钱钟书、费孝通、吴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马寅初、陈寅恪、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张光斗等是清华的进修生和资助生,美籍学者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是清华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九十余载,清华大学蕴育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和精神。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从建校初期就成为清华师生治学与为人的追求,并一代代得以传承。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今天,她更以“拼搏、创新”的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
1928年 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⑵ 清华大学的来历
1909年,中国首度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向美国派出了几十名留学生。1911年(辛亥年),用于培养留美预备生的“清华学堂”在北京成立,这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这座学堂设立在原来的王府“清华园”。园主人载濂郡王因为支持义和拳而在战败后遭革爵,庄园也被朝廷没收。外务部选中了这块地方,用“拳乱赔款”建立学堂。
2002年,乔治.W.布什总统曾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布什在演讲时说,这所著名大学是美国为了增进两国间的联系而帮助成立的。
⑶ 清华大学的由来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
⑷ 清华大学 校名的 由来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
⑸ 为什么清华大学的英文名是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的英文名归因于威妥玛拼音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外交家威妥玛(Thomas FrancisWade)创造了“威妥玛拼音”。在“威妥玛拼音”的基础上,在邮电部门诞生了“邮政式拼音”(Chinese postal romanization),进而统一了中国的人民、地名、物名的英文注音。
这套注音系统影响了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00多年。虽然现在“邮政式拼音”早已被废止,但一些说法仍然保留了下来。
比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国际代号为PEK,正是采用了“北京”的邮政拼音--Peking 开头三个字母。另外“中华香烟”叫Chunghwa,“青岛啤酒”叫Tsingtao Beer,这种让大家觉得有些陌生的拼写就是“邮政式拼音”。
一些传统的中国概念,用的这种拼音系统,而且被英文词典收录,比如:功夫(Kung fu)、太极(Tai Chi)。
(5)清华大学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邮政式拼音和威妥玛拼音法并未完全消失。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用的就是邮政式拼音。
同时,为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少量享誉海内外的商标至今仍旧使用威妥玛拼音法,例如:茅台Moutai,中华Chunghwa等等。汉语拼音推行之后,威妥玛拼音法虽在国内基本不再使用,但在西方学术界仍较为流行。
某些历史名人的英文拼写方式也采用了威妥玛拼音,例如:孙中山Sun Yat-sen,毛泽东Mao Tse-tung,蒋介石Chiang Kai-shek,宋庆龄Soong Ching-ling,宋美龄Soong May-Iing,等等。
⑹ 清华大学 名字的由来 谢谢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故名。
这“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⑺ 清华名字的由来
清华大学”的来历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故名。
这“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
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1910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⑻ 清华大学校名的来历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
⑼ 清华大学名字的来历
清华大学”的来历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故名。
这“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
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1910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⑽ 清华大学校名的由来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为什么以“清华”来命名呢?那是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到了1910年,在清华园内用庚子赔款建造了“清华学堂”,于1911年正式开课,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