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大别山的资料
名称由来 关于大别山的名称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至于大别山名称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较为流行的有这样几个说法:
1、 有人说她得名于李白,相传当年李白登上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观赏了南北二侧的景色,发现山南山北二侧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赞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
2、 另外一个说法来源于地缘学界,据地缘文化学者考证,现在的大别山所在地在远古的时代曾是一片汪洋,大约20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地面开始隆起,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大别山。大别山脉与西部的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连绵千余公里,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它分开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也分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从而使得南北两地的气候环境和风俗民情截然有别,所以叫做大别山。
3、 还有一个说法带有神话色彩,据说在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有了天地之分,万物生灵也得以获得光明。由于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别,便取名为大别山。
2. 大别山名称的由来
是因为李白登山时候说了一句“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还有很多其他说法哦
3. 大别山的主峰简介
大别山的最高峰(主峰)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800米,白马尖和多云尖都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天河尖在安徽省岳西县境内,与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约1000米。大别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字很有特点,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据说与宗教里对天的向往和崇拜有关。
大别山主峰所以称作白马尖据说和佛教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刘庄为铭记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在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也称为佛教中国第一古刹,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通常寺庙的选址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海边,以表达僧人远离尘市、养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因内陆人口远多于海边,所以依山而建的寺庙要远远多于临海而建的,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地认为寺庙是应该建在山上的,从而也有了所谓“山无寺则无名,寺无山则不灵”之说。由于白马寺所建的地方是由汉明帝所定,且是中华第一佛寺,并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规,因此白马寺建成后印度高僧只好设想在中华大地的南方找一座山,作为理想中和白马寺想依而建的山,虽山寺分处二地,但由于佛法无边,只要取同名虽遥相顾盼但实为依山而建,这样更有利于在中华大地上弘扬佛法。印度高僧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长江,因此如果白马寺建在黄河流域,白马山理应在长江流域,于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签方式甑选与白马寺的同名山,掣签的结果是此山就应该位于白马寺东南方、山呈东南往西北走势对着白马寺方向,按此选山的标准,唯有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符合,于是命名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其所以称为尖而不是山,一者是因为大别山已经为山,而它的最高峰再称为山有大小高低不合理之不顺,如称作峰则因山峰之称呼太多少未免俗套而于白马寺不配,此外为了表达佛教对造物的苍天的膜拜,用尖则更为贴切,因此就取名为白马尖,从此以后就有了“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
大别山次主峰多云尖海拔1763米,相传到了唐朝时有高僧为了在大别山进一步弘扬佛法,就选中了和白马尖仅800米直线距离的多云尖建寺庙,并取命名为多云寺,后因山高路险,香客难以抵达,僧人难以生活,多云寺逐步衰落。多云尖上仍有多云寺遗迹遗址。
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现已建成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由白马尖、龙井峡、别山湖、四望山和大别山庄度假村组成,还有高山漂流等参与性项目。该景区于2002年开始规划设计建设,于201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凡到过大别山主峰景区的人无不为这里的优美风光和高超的艺术性所惊叹,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开发的旅游风景区中最富有艺术性的,其创意设计和开发过程在我国风景区开发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很富有传奇性,其独特性在于景区的建设风格是在提炼出大别山特定文化元素的前提下,融合了自然和时尚的要素,形成了大别山主峰景区自成体系的景区风格,因此极具观赏价值,在景区建筑方面,它完全不同于我国的许多景区要么照抄中国传统的大屋顶,要么照搬城市建筑,要么简单堆砌天然材料等千篇一律,千景一式的做法。其传奇性在于大别山主峰景区的发现、开发创意、掌故考据、总体规划、各种旅游配套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园林设计、以大别山为题材的油画、雕塑和书法、甚至大量的景观建筑小品施工监理等均由该景区的董事长郑杨一人完成。
郑杨先生系江苏南京人士,可谓网络全书式的人物,在其涉猎的诸多学科中,对视觉艺术造诣最为深厚。他自幼学习绘画,但1978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位获法学士,经济学硕士,曾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八年,善长拳击好练健美,凡涉足过的领域均发表过大量研究论文和译著。上世纪九十年代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不出三年成了南京知名企业家。此人年轻时着迷于思维方法的研究,对视觉艺术、数学、逻辑和哲学颇有研究,或许是年少时醉心于绘画的原因,当他进入视觉艺术领域时更是得心就手,和其早年一起研讨书画艺术的若干同窗好友已成为斐声国内外的著名书画家,他本人也是油画家,在南京油画家云集的方山有工作室。由于他上大学时学的是政治教育,所以熟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举扭转了国共二党的攻守形势,此后仅二年时间新中国成立了,当时就对这一着定乾坤的壮举叹服不已。这一情节使其发现并挖掘出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的旅游价值,大学的政治教育专业和企业家的商业本能让其产生了将一个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转化为旅游商业品牌的想法;超常的艺术天赋使其一人承担了大别山主峰景区与视觉有关的所有创作;过人的体能使其爬遍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周围的几乎所有山峰、走遍了所有峡谷和河流,对于这里的地形地貌了然于心,即使是当地村民也只能望其向背;教育工作者的沟通能力使其说服了各方人士给其帮助;刘邓大军的壮举给其带来的使命感使其给大别山主峰的开发定位为,在保护大别山主峰的景观、文化和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整合资源、再造大别山旅游经济史。为开发大别山主峰,此人可谓吃尽千辛万苦,历经生死攸关,四十二岁乌发进山,五十岁白发出山,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这个深藏在大别山腹地、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建设成了一个红色加绿色旅游的艺术殿堂,凡来此一游的人无论是旅游建筑园林方面的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无不为之振撼和叹为观止!
门票:110元/人
自驾路线:从合肥出发,经方兴大道、机场高速、沪陕高速、济广高速、105国道、066县道、071县道,最后到达白马尖。
主峰之一天柱山
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1] 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为大别山主峰之一,系江淮分水岭,年均降水量1350毫米,气候宜人。可见其气势雄伟壮观。大别山是我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长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顶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荆楚,巍巍群山尽收眼底。天堂寨林区为水源涵养林,独特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这里山有多高,水也有多高。
天堂寨森林公园的水景主要表现在瀑布与溪水潭池上,区内瀑布成串,溪水潺潺,潭池水溪清澈,山清水秀,生态幽雅,均属优良水景景观,计数百处,知名有五,其中尤以一号瀑布、三号瀑布、龙井河溪为最。 一号瀑布(九影瀑布):瀑布高挂,落差71米,水帘幅宽8米,瀑布下有深潭,潭面30平方米,瀑布四季不涸,雨季更甚,水势凌空而下,潭内雾气腾腾,瀑声轰鸣,远观似千军万马滚滚而来。三号瀑布(泻玉瀑布)垂直高度62米,水帘宽11—13米,瀑岩呈淡紫色,略倾斜且岩面凸凹参差不齐,水流其上似滚珠泻玉 独特壮观,瀑布下滑跌落在石坪上,可谓是“清泉石上流”。瀑布周围绿树陡峰,景色怡人。
天堂寨有着多处农民起义的人文景观遗址。天堂寨主峰,地势险要,横亘皖鄂,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末,程伦为抗元在多云山(天堂寨峰)初建天堂寨。后元末僧人彭莹和布贩徐寿辉聚众反元重建天堂寨。历代民众,为反抗压迫,聚集天堂寨,留下了多处历史遗址,古朴陈旧的古遗址,融入天堂寨的自然山林中,给人以历史析沧桑感。古诗云:“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写的便是这一史实。如今岁月流逝,山河依旧,而石寨空有断垣残壁,游人至此,幽幽思古之余,不也应为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而自豪吗?
天堂寨主峰常年云雾缭绕,是观日出、云海的最佳去处,如适逢时节,还能见到彩色佛光。有诗云:“昔日此处最多云,今日欣看云雾生,眼底群山忽不见,直疑奂在小蓬莱。”因此,杜牧有诗:“东望云山日夕佳”。立于天堂绝顶,长风扑面,烟波浩渺,群峰叠嶂,林海莽莽,此景此情,何其壮哉! 大同尖海拔1698米,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桃花冲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大同尖周围有七七四十九峰环绕,似莲花吐蕊,桃花开瓣,实为观音显圣,引渡金童玉女之地。
大别山二峰大同尖,下至公园旅游接待区左上沟口。在这块约 600公顷的山林中,有一原始村落二十多户人家,乃当年红军驻扎地;还有巨石坡上百兽园,万象争辉栩栩如生。更有原始森林李家寨,面积6000亩的纯天然林,终年云绕雾罩,古树名木星罗密布,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香果树、青檀木、天女花、鹅掌楸和活化石千年古“银杏”、水杉等近百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天麻、杜仲、石斛、麝香、灵芝等名贵药材均在此衍生。众多珍稀动物,昆虫举不胜数,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湖北江汉大学、安徽科技大等大专院校开展野外探险、林业科研的基地。日本林业专家河野先生来此考察,认为这是“中国罕见的原始次生林群落,堪称‘华中之最’”。而海拔1698米大别山第二峰的大同尖上,牛背脊骨石如刀削,山岳景观更雄奇,电影《风雪大别山》曾在此拍摄,而成为湖北电影制片厂的影视基地。
4. 大王山的名称由来
大王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县城梅城镇的西北方向8公里处,地处天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八大景区之一的虎头崖景区的南部、东部山麓,海拔327米,隔林庄盆地与天柱山主峰景区遥相呼应,“大王山”的名称也是与天柱山的“万岁山、大皇山”名称相呼应。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春秋时期天柱山是皖国的封地,又名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皖山称为万岁山、大皇山。此后,天柱山被历代帝王奉为中国东南西北中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道家将天柱山供奉为第14洞天、57福地;天柱山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古人认为大王山是风水宝地,仙气十足,因而称之为“大仙山”,山麓建有大仙庙、白衣禅寺。
大王山属于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八大景区之一的虎头崖景区的余脉,并与虎头崖共同构成南北走向的山脉。虎头崖海拔913米,这一带曾是:唐代高僧崇慧大师讲经说法处、宋代鲁道人炼丹之处、明代徐桂读书之处。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摩崖石刻赞美这块养生康体的风水宝地.
由于大王山是由平原地带及长江水系进入天柱山的第一道屏障,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元兵大举南下,南宋半壁河山岌岌可危。出生于大王山以东六公里的刘源奉朝廷之命,与张德兴、傅高举义旗于淮西,以御元军。刘源以峻峭险绝的天柱山为大本营,建野人源寨,自任寨长。按天柱山的山势方位,设“东、南、西、北、总”五关,分兵屯田,春则出耕,冬则入寨,并派遣“大王”率兵驻守在大王山这个第一道屏障。刘源的队伍常出奇制胜,与元兵争斗十五年,直至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刘源为元将昂吉儿所败,战死于天柱山。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宣宗封刘源为“护地大王”。“大王山”这一称呼延用至今,表达了当地老百姓对抗元英雄刘源的尊敬和爱戴,这座“大仙山”又被称为“护地大王山”。
大王山山峦起伏,植被茂密,地形独特,是大别山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位,扼大别山咽喉。出潜山县城北门,踏上宽阔的105国道(天柱山路),大王山峰尖作为第一山层便映入眼帘,是梅城平原西部天际线首层独立山峰。站在大王山峰顶,远眺四周:东观县城,楼房林立如雨后春笋;南观潜河,如银边蓝缎蜿蜒飘拽,纵贯南北;西观野人寨,塔尖寺美,千年圣景;北观天柱山,峰秀雾绕,山翠石奇;近观山脚,更有那村落点点、稻香果红的田园风光。因此大王山是一座天然观景台。
5. 大别山,山名是什么意思
关于大别山的名称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至于大别山名称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较为流行的有这样几个说法:
1、 有人说她得名于李白,相传当年李白登上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观赏了南北二侧的景色,发现山南山北二侧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赞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得名。
2、 另外一个说法来源于地缘学界,据地缘文化学者考证,现在的大别山所在地在远古的时代曾是一片汪洋,大约20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这里的地面开始隆起,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大别山。大别山脉与西部的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连绵千余公里,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它分开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也分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从而使得南北两地的气候环境和风俗民情截然有别,所以叫做大别山。
3、 还有一个说法带有神话色彩,据说在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有了天地之分,万物生灵也得以获得光明。由于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别,便取名为大别山。
6. 河南大别山地区人起源
我估计是因为山区与外界沟通不便
导致在语言风俗 饮食 等等 有非常大的差异
民间风俗素以“三裏不同风,五裏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嬗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综观安徽全境,以自然区域相辨别,大致可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地、皖中圩畈、皖南山区等五大民俗异同区,其间地理环境、物产人文及时代更替各异,或多或少都影响到文化、风貌和生活、生产习俗的变异,分区与源流不同,但总体都以历史悠久,民风朴实为典型特徵。
大别山虽然少数民族很少,但自古以来由於交通原因,与外界相对隔绝,因此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从民间歌舞来说,就有龙舞、蚌壳舞、跑旱船、连响舞、高跷舞、净瓶舞。还有很多民间歌曲,唱山歌是山民的一种爱好。另外,当地居民民风纯朴,在衣食住行、婚丧喜庆方面,也有不同的风俗。
7. 大别山在安徽的哪里,为什么叫大别山
大别山,位于中国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处。东南西北走向。西接桐柏山,东为张八岭,三者合称淮阳山。长江、淮河的分水岭。长270千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于湖北省罗田县东北;白马尖(一称霍山),海拔1774米,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南。 据介绍,“大别山”名字的由来,,起源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因此山是我国南北水系的主要分水岭,连绵千余公里,分开了长江、淮河二水,分开了吴楚两地,分开了南北两地不同的风俗民情,所以叫大别山。
8. “霍山”是大别山中的一座山的名字吗
是有这个说法,霍山县因霍山得名,具体哪座山不知道,给你个网站http://www.ahdfz.gov.cn/,在这上面可以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