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鲜卑女名这么少
蒙古是东胡系少数民族室韦的后人。蒙古、突厥、鲜卑、女真等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的血统关系大致如下: 1.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北方少数民族分为两个系列来认识,居于阿尔泰地区至贝加尔湖一带的少数民族,是一个黄白杂居的单一民族,叫做匈奴,他们虽然是黄白杂居,但自称一个民族;而贝加尔湖以东通古斯地区,则是黄种人的许多民族,他们虽然都是黄种人,却属于几十个民族,这些通古斯民族被中原人统称为东胡,之所以叫东胡,就是为了区别于“西胡”----匈奴。 2.匈奴民族被汉族击败后,西迁流落或者就地改称他族,至南北朝后期,匈奴遗留血脉,融合阿尔泰地区众多东进的中亚白种民族,是为突厥,突厥后扩张至通古斯地区,被唐朝击败后,退逃中亚; 3.鲜卑、女真、蒙古的祖先都是东胡系少数民族,东胡系的肃慎族是女真的祖先,也是鲜卑的主要祖先,东胡系的室韦是蒙古的主要祖先; 4.东胡系曾被匈奴统治,所以东胡系民族中出现了一些白种人,如有记载的黄头鲜卑、黄头室韦、黄头女真等等,尤其是鲜卑族,自所以说他们的主要祖先是肃慎,就是因为他们是最靠近匈奴的东胡人,混血也最明显,与同为一个祖先的女真差别很大。 5.室韦是蒙古的主要祖先,那还有什么血统呢,突厥时期,室韦是其子民,早期蒙古人中,突厥特征很多,例如孛儿只斤----蓝眼睛,但是,现代蒙古族基因差别很大,分布在内外蒙古的蒙古族几乎完全是黄种人基因,而分布于中亚和北亚及东欧的鞑靼蒙古,则白种血统占主导。这可能是由于明朝时期蒙古分家时,不同人种个体积聚的原因。
Ⅱ 鲜卑族八大姓氏分别是
鲜卑族八大姓氏分别是穆、陆、贺、刘、楼、于、嵇、尉。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规定鲜卑元姓门望最高,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同汉族头等门阀崔、卢、郑、王四大姓门第相当,不得授以卑官。
孝文帝还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孝文帝通过门阀制度的确立和各族的联姻,使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得以进一步融合。
(2)鲜卑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鲜卑”一词,王国维、白鸟库吉均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此带钩初出自东胡,战国时传入赵国等。
《史记索隐》引张晏云:“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为兽之义,“鲜卑”意为祥瑞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东胡人以鹿等瑞兽状铸镂带钩上,即所谓“鲜卑郭落带”,译言瑞兽带或神兽带。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鲜卑”是祥瑞之意,以鲜卑作为族名,符合古代游牧民族命名的习惯方式;还有的学者认为“鲜卑”包含有动物含义,是作为部落图腾的动物或是神兽。
Ⅲ 拓跋鲜卑的族名来源
鲜卑的一支。拓跋鲜卑,应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等,而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对于拓跋语源,《魏书》开篇就有解释:“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资治通鉴》载北魏孝文帝改姓诏书,亦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这种说法后世或偶有信从者,如清人吴广成辑《西夏书事》,犹称北魏孝文取拓跋为土之义,改元氏。
这些假托黄帝的说法多为后代学者质疑,19世纪末发现于蒙古高原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的鲁尼(Runic)字母古突厥文碑铭,给拓跋一词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稍晚发现的暾欲谷碑,都有一个专门的名词(鲁尼文是自右向左书写)指代唐朝,其罗马字母转写形式为t(a)bg(a)ç,或作tabγač,也写作tabgatch等形式,都是古突厥文的西文转写。这个指代唐朝的名词,本义究竟是什么,经历过长久的争论。夏德(F. Hirth)提出tabγač是“唐家”一词的突厥文对音转写(后来桑原骘藏在此基础上提出“唐家子”一说),他还指出tabγač与拜占庭历史学家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提到的Taugast,以及《长春真人西游记》里用来称呼汉人的“桃花石”一词⑩,应有共同的语源(etymology)11。这就把突厥碑铭资料与传世的文献史料结合了起来。问题是,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讲述的Taugast国内对立的两个政权之一渡过大河实现统一的战争,一般认为就是隋平陈的战争,时间早于唐。
Ⅳ 古代的鲜卑的意思是什么
鲜卑是中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传奇民族。史学界普遍认可现代锡伯族就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人口约19万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东北各地,还有一部分人迁居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周边地区。锡伯人以勇武骑射著称,忌吃狗肉。农历四月十八日是他们纪念先民西迁的节日。在锡伯语中,“鲜卑”与“锡伯”甚至“西伯”是同一个字根,所以有人认准“西伯利亚”系“鲜卑利亚”的异音。无独有偶,西 方史学界也有人认同这一观点,称Siberia(西伯利亚)的字根Siber就是族名Sabir(鲜卑) [1];更有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论述Sabir为满语Sabi(吉祥)的变音,原是部落酋长的名字,后以其名为鲜卑族称 [2]。
鲜卑的起源目前尚无一致看法。中国古书里“鲜卑”又作“师比”或“犀毗” [3],原意指胡人袍服的束带钩,先秦时也用来形容少女苗条柔曲的身姿。比如《楚辞大招》中就用“滂心绰态姣丽施,小腰秀颈若鲜卑只”来赞誉舞者玲珑的倩影。有人据此结论鲜卑得名,但方家认为此带钩名与作为民族称谓的“鲜卑”不能混为一谈[4],鲜卑族源另有起因。
Ⅳ 鲜卑的来历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後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鲜卑起源
东夷鲜卑举族从山东半岛越海迁徙到了东北辽东一带。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另一支源远流长并且顽强彪悍的民族—肃慎。远来的东夷鲜卑无意也无力与肃慎发生更大的 冲突,只能继续北迁。高寒多林木的大兴安岭和水草盈盛的内蒙东部草原,最终成为先秦鲜卑的生息之地。关于“鲜卑”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国语·晋语》说,周成王姬诵平息武庚的叛乱后,成王亲自来到歧阳(今陕西歧山县东北),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也被邀请出席;然而在当时中原 人心目中鲜卑和楚都是被排除在诸夏之外的蛮夷,所以不能上台参与会盟,只能替大会守护拜祭山川与神灵的火堆。此篇以及其它先秦时期的相关记录,均 证实“鲜卑”一词作为族名在匈奴突击东胡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注】: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韦昭注:蕝,谓束茅而立之,所以缩酒;望表,谓望祭山川,立木以为表,表其位也。鲜卑,东夷国。燎,庭燎也》。三国时东吴史学家韦昭在注解《国语》该文时曾讲,鲜卑来自东夷国。有学者赞同这个说法,并进一步阐述“鲜卑是上古东夷大支系邾娄---重黎---祝融的后 代”,更有史学家推测鲜卑先世可能是古老文献《竹书纪年》所录九夷中的白夷,属于东夷北支系统;联系《史记鲁周公世家》提到武庚的叛乱正 是在东夷地区,鲜卑得以参与诸侯大会极有可能是出于周成王安抚东夷诸国的怀柔策略。那么鲜卑族源究竟何处?就如同不能贸然说大河之水来自哪一条支 流一样,考证鲜卑的根源在没有人类学和语言学强力支持的前提下,同样不能得到精确的判断。我们只好凭借现有书籍资料进行推测。总结方家的言论及各种载籍, 我以为鲜卑祖源为东夷之一的说法更符合史实,能够解释先秦史书中关于鲜卑记载的来历。那么,作为东夷之一的鲜卑又是如何与草原上的东胡发生关联的呢?这就得从东夷说起了。
Ⅵ 赫赫有名的鲜卑族起源于哪,为什么北周之后鲜卑族不见了
鲜卑族是起源于东湖族,是在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他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鲜卑族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在秦汉时期,东湖被匈奴打败,分成了两个部落,分别退到了乌桓山和鲜卑山,两个族群都使用山的名字作为族名,由此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和乌桓,匈奴相似。
鲜卑族在16国的时期称,中原混乱不堪的时候还曾建立了许多国家,例如建立了慕容氏诸燕、西秦,南梁,代国等国家。在385年的时候,拓跋部建立了北魏,并且在439年统一北方。直到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这也是鲜卑族汉化的原因之一。在534年北魏分裂五五七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一共建立了10个国家,在青海甘肃一带也有由鲜卑族分化出来的政权。随着时代的变迁,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鲜卑族也在这段时期里融进了其他的民族中,成为了其他民族的一部分,导致鲜卑族这个族群逐渐消亡,但是他们的后裔、鲜卑族的血还在流淌着。
Ⅶ 鲜卑族的姓和名都是什么含义
“慕容”氏本来是姓“若洛”,在鲜卑语中“若洛”的意思是:“富有”、“繁荣”。初为部落大人的尊称,后来成为姓氏。
吐谷浑是尘土、泥土之义,若洛瑰是黄水、微黄之义。
慕容麟的小名“贺麟”有可能是“侯尼于”的另一种译法,意译“有相子”(即“ 有祥瑞伴生、有非常气象的孩子”、“福娃”)。
慕容垂的小名“阿六敦”可能是黄金之义。
慕容详小名“普驎”的“普”在鲜卑语中可能是“周——全、遍”的意思,所以“普驎”或可能与“详”有关。
Ⅷ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族起源于哪里为什么北周之后鲜卑族不见了
而到了西晋时,皇后贾南风干政,引发八王之乱,一场由皇族内部引发的争权夺位战争却洗卷了中原大地,不少在北边的少数民族趁机纷纷南下,逐鹿中原。鲜卑族自然就能成为了佼佼者。他们看准机会,迅速发展壮大,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在那个时候甚至一度左右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Ⅸ 历史上鲜卑族的人都是复姓,这些姓是怎么由来的
首先历史上的鲜卑族并不“都是”复姓,鲜卑族是一个民族而不是家族,内部的姓氏虽不如汉族人那样多,但也有很多的,其中有单姓有复姓。其次,不止鲜卑族的复姓,基本上所有的复姓来源大致都分为以下三类:
一、封地古时候施行分封制,除了权倾天下的各地藩王之外,藩王下面还有小的被封地的人,准确来说所谓的分封制时期,其实整个国家都是大的封小的,小的封更小的,除了藩王外,很多人都有封地。有些有封地的人,就用他所拥有的封地的名称作为姓氏。例如“令狐”这个姓氏,就是因为封地名叫“令狐”而改姓氏叫“令狐”的。
三、官职像“司空”、“司马”这些姓氏,很多都是根据官职改的。其实说白了,人类太爱面子了,从古至今都是,已经恨不得把所有的荣耀挂在脸上,让世人都知道“我们很牛”。当然,这种行为在古代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行为。
Ⅹ 古代鲜卑族的名字是
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合称东胡民族。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阿鲁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2世纪时鲜卑占据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蕃所灭。
在西晋至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虽然有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但并无实证。
慕容部有慕容氏诸燕的流变。一开始的慕容皝于五胡十六国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于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暐(字景茂)在位时亡于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战败于东晋之后,慕容垂复国建立燕国,史称后燕。同时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慕容冲(小名凤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马)也建立了一个燕国,史称西燕。394年西燕被后燕所灭。后燕后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败后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后燕宗室由慕容德率领成立南燕,南燕后被东晋所灭。
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但败给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后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后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是契丹创始时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与其多次交战的柔然。
315年,拓跋部领袖拓跋猗卢被西晋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376年,代国被前秦君主苻坚攻灭。386年,拓跋圭恢复了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在南北朝初期与南朝对立。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参见柔然。
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浑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吐谷浑在鼎盛时期占据现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龙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浑全境,吐谷浑灭亡。
史书上的看法认为,鲜卑、乌桓与匈奴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参见匈奴。
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国仁在淝水之战之后造反,后在现甘肃榆中成立秦国,史称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后秦击败,乞伏干归投奔南凉。409年乞伏干归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连氏的夏国所灭。
秃发部与拓跋部同源。397年,臣属后凉的秃发乌孤叛变独立,建立南凉。414年南凉灭于乞伏部的西秦,秃发部人投奔北魏,被赐姓“源”。
鲜卑早已经融入了汉族、蒙古族等北方诸民族之中。锡伯族自认为是鲜卑的后裔。有观点认为古代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支鲜卑部族人,就是今天的锡伯族。
鲜卑人使用的语言,今日称之为鲜卑语,早已失传。现时语言学家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纪录来重构这种语言。根据对于蒙古帝国时代,以突厥文字写下的鲜卑文,现代语言学家多认为鲜卑语属于蒙古语族。伯希和认为室韦即是鲜卑的异译,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的核心部落即是蒙兀室韦。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在文化上开始对鲜卑人进行修整,即后世之所谓孝文汉化,迁都洛阳,官民皆著汉服。改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元姓、步六孤改陆姓、贺赖氏改贺姓、独孤改姓刘。断胡语:凡三十岁以下官员一律使用汉语,如果仍用鲜卑语,即降爵黜官。通婚姻:鼓励与汉族世家通婚,并从己身开始迎娶汉族士族女子。
六镇之乱以后,胡化较深的六镇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使用,北中国掀起了鲜卑化热潮。
直到隋朝末期,鲜卑语言失传(他们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鲜卑人作为一个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的历史就此结束。
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泛地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声望语言。至到北魏时期,孝文帝和冯太后下令进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改用汉语代替鲜卑语,更改鲜卑语姓名为汉字姓名。禁止入住中原的鲜卑人使用鲜卑语,无疑使到鲜卑语的生存空间大幅度地缩小。六镇之乱后,胡化比较深的六镇部将再度推广鲜卑语的使用,中国北部掀起了鲜卑化热潮。直至隋朝末期,鲜卑语失传,鲜卑人作为一个独立于汉族以外的民族的历史从此结束。
然而,在北魏的改革过程中,为现代语言学家留下了解读鲜卑语的线索。北魏更改胡名为汉名,基本采用了语音相近而转写和语义相近而直译的两种方法。前者提供了一些鲜卑语的语音信息,后者相当于一套鲜卑语—汉语对义词汇表。例如更改拓跋为元、独孤为刘、贺赖为贺、步六孤为陆、吐奚为古,更改可汗为皇帝、可孙为皇后、莫贺为父、么敦为母及阿干为兄等等。
《隋书·志第二十七·经籍志(一)》中有关于使用鲜卑语翻译中国传统汉文书籍的记载。例如《国语孝经》,包括郑玄注《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论语释疑》、《论语释》、《论语体略》、《论语旨序》、《论语杂问》、《论语标指》、《论语难郑》、《论语别义》、《论语义疏》、《论语述义》、《论语讲疏文句义》、《孔子正言》、《孔子家语》、《孔丛》、《论语孔子弟子目录》、《尔雅》、《集注尔雅》、《尔雅图》、《尔雅音》、《小尔雅》、《广雅》、《广雅音》、《方言》、《释名》、《辨释名》、《五经音》、《五经正名》、《五经大义》、《五经然否论》、《五经异义》、《五经拘沈》、《五经义》、《五经通义》、《五经要义》、《五经杂义》、《五经析疑》、《五经宗略》、《长春义记》、《大义》、《经典大义》、《白虎通》、《谥法》等等。此外还有《千字文》、《勤学》、《少学》、《说文》、《字林》、《国语》、《鲜卑语》、《国语物名》、《国语真歌》、《国语号令》、《国语杂文》、《鲜卑号令》、《国语杂物名》、《国语御歌》、《国语十八传》、《河洛语音》、《杂号令》等等。总共108部图书,447卷,此外在唐朝初期编纂《隋书》时还统计另有亡佚图书135部,569卷。以上这些鲜卑语图书无一本传世至今,故其文字无法考证。只得猜测因其早期与蒙古高原上的突厥语族民族接触,可能见到过古突厥文字,而后期进入中原,或许直接使用汉字来书写鲜卑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