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名字的来历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
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姓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还有小名、别名、绰号、乳名等。广义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名称;狭义的姓名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
(1)伯礼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名字的类别:
1、笔名
笔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
2、艺名
艺名,即艺人演出时用的别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双名李桂珍,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其艺术风格,被称为“白派”。从以上“名”的各色特异的表现形式来看,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
3、乳名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宝贝、宝宝……,长大以后一般不用,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
4、学名
学名,就是一个人开始求学时使用的名字。
⑵ 姓氏伯的由来
源流一
源于嬴姓,出自夏王朝初年东夷族伯益,属于以先祖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伯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后。伯益,亦称柏翳、大费,本是黄帝的后裔,在舜帝执政时期出任东夷部族联盟的首领,他以调驯鸟兽出名,受赐“嬴”姓,故伯益也是嬴姓的祖先,其后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立有大功。大禹得位后,曾想让位给伯益,伯益却推辞不受,还躲避到箕山之阳。夏禹在后继无人的无奈情况下,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启,结束了历来的禅让制度。后来,夏启担心伯益会夺取自己的王位,因此杀死了伯益,建立起“王天下”的夏王朝,中国正式进入奴隶制社会。
“伯”之一字,本意除了排行老大以外,还有管理一方的长官之意,益为东夷首领,故称“伯益”。在伯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名“伯”字为姓氏者,称伯氏、嬴氏、柏氏、费氏等等,有四百多个分衍姓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伯氏史称正宗。伯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孤竹国王子墨胎允(伯夷),属于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相传,伯夷之父叫初,为孤竹国君。其父逝世前曾遗命其弟叔齐为孤竹国君,而叔齐却要让给兄长伯夷,伯夷就避而遁去。叔齐亦不自立,干脆弃位,往归西伯侯姬昌(周文王)。伯夷的名字叫墨胎允,叔齐名字叫作墨胎智,孤竹国君主世家皆墨胎氏,亦称墨台氏。到了周武王姬发出兵伐商纣之际,这兄弟两人却出来叩马阻谏,认为以下伐上是为不仁。及至周武王灭殷商之后,伯夷、叔齐二人“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今河南偃师),仅采薇(大巢菜、野豌豆,或通称能食的野菜)而食。当时有个妇人就指着他们吃的薇讥笑于二人:“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遂绝食而死,被其他人葬于首阳山(今河南堰师)。历代王朝对伯夷、叔齐二人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目的是要让臣子忠实于王朝。后来唐朝时期的大儒韩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称颂。在中国历史上,惟独西汉武帝时期的太中大夫东方朔对其不以为然。东方朔认为这两人是“古之愚夫”,指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即说这二人固守灭亡的事物而不变,算得什么贤人?
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以行次称为“伯”,其后裔子孙承袭先祖之姓氏者,上古时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有称伯氏者,有称柏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荀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荀林父,字伯,世称荀伯,春秋中期晋国正卿,中军元帅,名将。荀林父后来因出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号,亦称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林父活动在晋文公姬重耳、晋襄公姬欢、晋灵公姬夷皋、晋成公姬绥、晋景公姬獳(姬孺)时期(公元前636~前581年),为五朝重臣。荀林父之父亦为大夫,为晋文公执政时期的上卿赵盾属下,事迹不详待考。在晋文公建立霸业的事业中,荀林父即崭露头角,周襄王姬郑十九年(晋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著名的“城濮之战”前,荀林父担任晋文公的御戎(驾驶国君戎车之战将)。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队伍)以御狄”,荀林父就担任了中行即中军的主将。其后,荀林父历任上军佐、中军佐,至晋景公执政时期出任中军元帅,主持国政。
周襄王三十二年(晋灵公元年,秦康公嬴英元年,公元前620年),秦、晋之间爆发“令狐之战”。晋军大将先蔑逃到秦国,原因是晋文公死后,晋国贵族们讨论立嗣君,都主张立年长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后因穆赢(文公夫人)大闹朝廷并指责朝臣“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执政的赵宣子等就背弃先蔑而立了晋灵公(太子夷皋)。
周定王十三年(晋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军攻灭了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为此,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这是荀林父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后一次勋绩。
荀林父有个孙子叫荀阁,他以其祖父功高望重,遂用其祖父之字“伯”为姓氏,称伯阁,其后裔子孙乃称伯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出自伯字开头的双字复姓所简改。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有许多以伯开头的双字复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现,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姓简化成了单姓的伯氏,形成另一支伯姓。
源流五
源于柏皇氏,出自远古时代东方部族的首领柏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远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为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柏芝。据说,柏芝曾担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所以深得百姓们的拥戴,被尊为皇柏,称柏皇氏。柏皇氏是华夏古老的一个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
在史籍《庄子·胠箧篇》中记载上古帝君顺序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
在史籍《金缕子·兴王篇》中排列古帝顺序为:容成氏→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郝苏氏→宗卢氏→祝和氏……
在史籍《资治通鉴·外纪》中,胡克家补注其顺序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黄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
这些上古帝君皆袭伏羲之号,即他们都可称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海是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对于柏皇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前纪六》中记载:“柏皇氏,姓柏名芝,是为皇柏,出搏之日之阳,驾六楷,以木纪德。为而不有,应而不求。立于正阳之南,是为皇人山。”在史籍《命历序》也记载:“柏皇出搏桑之阳,驾云龙上下。”在史籍《汉书·礼乐志》中记载:“柏皇独乐六龙”。六龙,就是六匹骏马,指天子出巡时的车驾规格,柏皇氏乘坐六龙之车,可见其地位在当时非常显赫。柏皇氏的后裔子孙后代以先祖居地名称“柏山”为姓氏,称柏氏。由于柏皇氏聪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后代都为帝王师,如黄帝的地官是柏常,颛顼帝的老师为柏夷亮父,帝喾的老师为柏昭,尧帝治理天下时柏成子高立为诸侯,佐禹治水的则是柏翳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贵族,西周初期柏有为太仆正等等。
后来,柏氏族人大多演变为其它姓氏,例如伯氏、柏氏等,所以现在以柏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大宗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宗伯,是西周时期的官职称谓,职掌春官府司,源起于远古黄帝时期的神职祭司,主祀天神地祗人鬼之事。黄帝时期,神事与民事被明确区分开来,从事神事者称“巫”、“觋”,以其职掌则又分“宗”、“祝”,专职主持五礼。在远古至商贾漫长历史阶段中,在五礼之中将首位之礼称吉礼,亦称冠礼,即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官即主持之人称“宗”,属下官吏皆称“祝”。这种官称历尧、舜、禹至夏、商、周,一脉相承。由于“宗”是由氏族中最为德高年长者担任,因称“宗伯”,至西周时期确称之为“大宗伯”,掌礼制,爵为卿。
在西周初期,大宗伯有两个:“自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是东西二伯也。”以后,大宗伯之职由周公旦、召公奭的后裔子孙轮番职掌,一直到周王朝灭亡。在典籍《周礼·春官》中明确记载:“大宗伯之职,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九命作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小宗伯为佐官。”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中,曾依《周礼》置六官,其春官府亦以大宗伯为长官,设卿一人,正七命;佐官为小宗伯,上大夫二人,正六命;春官府又有都上士,正三命。到了唐朝时期,依然有大宗伯之职,在典籍《唐六典》中,就称大宗伯相当于礼部尚书,小宗伯相当于太常少卿,春官府都上士相当于礼部员外郎。后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少宗伯为礼部侍郎的别称,少宗伯即小宗伯。直至明、清时期,人们还通常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在历代大宗伯、小宗伯们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宗伯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宗氏、伯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术士南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指出:“南公氏、南伯氏,同称之别也。”在史籍《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南公,亦称南伯,因居于楚国的南公邑(今河南周口淮阳,一说江苏泰安)而得名。南伯是当时最有名的楚国阴阳学家,也就是著名的术士,以观天象、卜阴阳、相面而专长。他在秦王朝最兴盛的时候就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南伯指得是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姓的后代族人。秦始皇灭楚国,其芈姓熊氏君族虽衰没,但其他的豪族大姓依然具有相当的实力,其中的项、刘、陈三氏中的项羽、刘邦、陈胜后来果然起兵反秦,最终灭了秦王朝。后世人以南公之语精简为“亡秦三户”,用于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在南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南伯氏、南公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伯氏、南氏、公氏等。如今已经没有南伯氏、南公氏这两个复姓了。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巴林氏,或言以地为姓,或言内扎萨克以部为氏,出自元朝时期大将、丞相伯颜的后裔,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伯氏、潘氏、詹氏、白氏等。
⑵.蒙古族伯苏氏,源出元朝时期别速惕氏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ei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伯氏、谢氏、苏氏等。
源流九
源于回族,出自著名回族先人伯笃·鲁丁,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伯氏,源出元朝时期广西桂林肃政廉访副使伯笃·鲁丁。伯笃·鲁丁,字至道,汉名鲁至道,答失蛮人(Dnishinsand,有学识者),著名元朝政治家,诗人。伯笃·鲁丁的后裔子孙多改汉姓为伯氏、鲁氏等;又因“伯”与“白”对音,后多改为谐音的白氏(如其十九世孙白崇禧),但依然有称伯氏者,如今福建漳州龙海的伯氏家族,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伯力氏,亦称巴拉氏、巴哩氏,满语为Bari Hala,汉义“弓、豌豆”,世居哲鲁(今黑龙江下游)、库叶(今俄罗斯库叶岛)、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蒙古族、赫哲族、费雅喀奇勒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伯氏、博氏等。
⑵.满族伯特氏,亦称拜格氏,源出金国时期称女真伯德部,以部为氏,为奚族后裔,满语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龙江呼玛盘古),所冠汉姓多为伯氏、卜氏等。
⑶.满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为氏,满语为Husihari Hala,世居瑚锡哈理(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有赫哲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华氏、关氏、胡氏、扈氏、伯氏等。该支伯氏鼻祖为瑚锡哈哩·伯麟,满洲正黄旗人,翻译举人出身,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授盛京兵部侍郎,累官云贵总督氏、都统、体仁阁大学士,为一代名臣。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者,称伯氏,世代相传至今。
⑷.满族伯苏特氏,亦称白苏特氏,满语为Beisut Hala,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白氏、伯氏、苏氏等。
源流十一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伯佳氏,亦称白佳氏、拜佳氏,有学者指出其先祖本为汉族,在东汉晚期被乌桓民族裹胁入辽东地区,逐渐成为锡伯族人,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等地,后有满族、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伯氏、白氏等。[1]
源流十二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的贵族爵位,属于以官爵称谓为氏。伯,是西周时期的官爵称谓。西周时期的贵族爵位承袭殷商时期的爵称:公、侯、伯、子、男,其中的伯爵位列第三等。到后来西方欧洲国家中出现五级爵称制,则要比中国晚两千余年之久。西周时期,周公旦设有九伯爵官制:“九伯者,九州、岛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中国古代将中原大地分为九州,华夏居中,九位伯爵分居职掌九州,九州之外的所有地方,不论海内海外,皆称九岛,亦分封九位伯爵职掌之。这说明在实际上,周王室共有十八位伯爵。
在这些伯爵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爵称谓为姓氏者,即为伯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 北京各地区名字的来历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⑷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与伯礼的博字相同是
.D 解析: A项,“黄柏”读bò,“柏林”读bó,其余读bǎi;B项,“大伯子”读bǎi ,其余读bó;C项,“参商”读shēn,“参差”读cēn ,其余读cān;D项,全读chàn)
⑸ 魏公村 姓名由来
明代万历年间记载的文献中,又将“畏吾村”称之为“苇孤村”,这个“苇孤村”就是现在的“魏公村”,可见,“魏公””两字应该是“畏吾”,“苇孤”的谐音。
由此可见,畏吾村的叫法由来已久。这“畏吾”原来就是畏兀儿。民国时期,“畏吾村”的叫法被“魏公村”取代并沿用至今。至于为何要改成“魏公村”则无人知晓。
有种说法是元代曾追封数名畏兀儿朝臣为魏国公,故而简称魏公村,这个解释似乎难以站住脚,北京有很多地方,其现在的名称都是最初称呼的讹音,古人读书识字的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口口相传的,这传着传着就变。
譬如五道营胡同,明代为武德卫营驻所,讹音叫成了现在的五道营,又如狗尾巴胡同,似乎是不太雅,慢慢地雅化成了高义伯胡同,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5)伯礼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1、魏公村的历史其实只是北京城厚重文化的一处缩影。北京就是这样的一座城,一方一寸间都有不尽的传奇,其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背后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些也正是北京最惹人爱的地方。
2、为了纪念魏国公而改名“魏公村”的提法也未必就不是事实。无论是讹音或者雅化,在岁月的流逝中地名的变化为这块土地增添了复杂和曲折,然而,这种深厚的变化深处却藏着最有滋味,最引人琢磨的历史。
⑹ 仙桃名字 是怎么来的
仙桃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沔阳改仙桃是历史的误会
1986年10月,沔阳撤县建市,正式更名为仙桃,一个沿用千年的名称就此作古。从那以后,“千里送鹅毛”的典故被慢慢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关于仙桃的传说,因为没有根基,这些传说一个比一个荒唐,无法自圆其说。沔阳人郁闷了,好好的为什么要改成仙桃呢?
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周想生老人。周老是沔阳最后一个县委书记,也是仙桃第一个市委书记。可是周老的答案却令人吃惊,他也闹不清是怎么回事。
1985年底,按照事先的部署,沔阳县向荆州地区行署递交了县改市的请示报告,拟将沔阳县改成沔阳市。记住了,是沔阳市。公文经过地区行署、省政府逐级批转后,国务院于1986年5月正式批复,同意沔阳县改为仙桃市。平白无故冒出个仙桃市,行署发脾气了,认为沔阳有人捣鬼,县委书记首当其冲。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周老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通批评,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原来批复上有这样一句话:“以便调整行政区划”。这是行署不愿意看到的。可以这样推断,仙桃市成立后,很有可能脱离大荆州,另立门户。最有可能的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将沔阳、天门、潜江、洪湖四块地域整合起来,由升格后的仙桃市管辖。记得有段时间,洪湖的区号好像也是0728,时间不长,又变回0716了。毫无疑问,这个计划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流产,但是仙桃市却再也变不回去了。
明明申请的是沔阳市,到头来却批了个仙桃市,简直莫名其妙。对行署好解释,白纸黑字,请示报告上写得清清楚楚,绝对没错!问题明摆着出在省里。一问,还真是。省政府有位叫王俊峰的副秘书长给了个解释,说了两个理由。一是湖北有个沔阳,四川有个绵阳,易混淆;二是“沔”字太生僻,迟早要简化掉的。
也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第二个理由。一二八师驻守沔阳时,王劲哉嫌“沔”字难写,要把右边改成“丐”,沔阳人不答应。要改都改,顺便把陕西的“陕”字也改了吧。因为“陕”的繁体字是耳朵旁边加个“大”字,“大”字里面夹两个“入”字,不好写,不如改成两个“人”字。王劲哉看沔阳人认了真,只好作罢。还有个传说,说“沔”字起初真的就是王劲哉想象的那样,一边是“水”,一边是“丐”,很不吉利。字面意思就是水灾频仍,满世界都是乞丐。不知是哪位皇帝可怜沔阳人,在“丐”字右边添了一小笔,改成“面”了,从此五谷丰登。“沔”字还真不好写,相信写错的不在少数,当年王任重给沔阳题词,也写了个错别字。
省政府讲了理由,行署还是不答应,督促沔阳连续写了五次报告,坚持把名字改回来。但是没用。开什么玩笑?国务院批了的,能随便改吗?这一拖就是五个月,挺不下去了,要定班子,要开展工作啊,于是匆匆忙忙开了个成立大会,算是功德圆满了。
到今天为止,恢复沔阳的呼声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几乎所有沔阳人都想不通,海外沔阳籍同乡意见最大。但是木已成舟了,再改也不划算,成本太高。其实仙桃这名字也不错,是原先城关镇的称谓,很顺口。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仙桃早已闻名全国,尤其是体操,搞得风生水起,全世界都在关注。
仙桃改不改回沔阳,无所谓。仙桃人要向前看,高瞻远瞩,而不是对陈年往事耿耿于怀,固步自封。“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这样一首悲伤的歌谣,应该离我们越远越好
⑺ 古代名人的名字的来历!!!!
名字
人的称号。为名和字的合称。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参见“冠礼”、“笄礼”。
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呼,一种代表。
http://ke..com/view/20683.html?wtp=tt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 释地》:“广平曰原。” )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
名字是一个不知名物品的代号,有了名字才能准确的指出一个东西,否则,将分不清物品。有了名字我们才能更有气质的活下去。
中国名字的详细起源习俗:
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可知: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后,方由父亲正式为之命「名」。这大概是从前医卫条件差,出生满三月,确定能存活,长辈才帮小孩正式取「名」。「名」是幼时在家供亲长称呼之用,通常称「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晋成公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齐桓公名小白……
「名」与「字」,通常「字」由「名」衍生而来,意义上,有其密不可分的关联。《白虎通˙姓名》说:「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大体上,我们粗分为以下七大类∶
一、同义互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
二、反义相对。名与字的意义相反,两者对立相应。这是希望人不要过与不及,取其制衡之意。如:连战,字永平
三、使典用事。有些名、字援引经史载记,使用典故。如:陆羽,字鸿渐(《易˙渐卦》:「鸿渐於陆,其羽可用为羽仪」)
四、景仰前贤。如:牛僧孺,字师黯(汲黯,字长孺,汉武帝赞之为社稷之臣)
五、崇奉宗教。如:王维,字摩诘(维摩诘,佛家菩萨名)
六、原名变化。把名做些简单变化,便成为字。如:李白,字太白
七、记实志盛。有些人名、字间,根本无法望文生义。如:张耒,字文潜;若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纪录:「张文潜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为名,而字文潜。」任谁也猜不透其名字意义上之关联
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最常见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辈关系;万一是单名的话,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苏轼、苏辙兄弟。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现长幼排行,先秦时多在名前加上孟(伯、长)、仲、叔、季来表示。例如:孟姜女;孔丘,字仲尼;伯夷、叔齐两昆仲。唐代则以数字来表示,称为行第(大排行)。例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元九」指元稹,韩愈《祭十二郎文》等,都是以名字来表示长幼秩序。
⑻ 结婚外家礼节有那先,如外家礼叔伯礼等等那先
各地的礼节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