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启东的由来
启东市滨江沿海,物源丰富,历史上曾有“粮棉故里,东疆乐土”之说,故谓“启吾东疆”而得名。
❷ 谁能知道江苏启东吕四的由来吗
吕四原来叫东灶,那么后来怎么叫吕四了呢?传说吕洞宾曾四到吕四。
在大洋港西门,有一户姓陶的人家,很有钞票,屋前有花园,儿子在南京念书。有一次,来了一个小伙子,手持他家儿子的亲笔信。信上讲:“我有一个要好的同学来养病,你们要盛情招待。”于是这个小伙子就在陶家住了下来。时间一长,陶家佣人看到这个小伙子天天起早到花园里和东南方向飞来的一只大鸟白相,感到很奇怪,就告诉了老粮户。老粮户暗里留心一看,他是识货的,这只鸟勿是一般的鸟,而是一只鹤。有一天,老粮户的儿子念书回来,这个小伙子也就骑上这只鹤飞走了。这是吕洞宾第一次来吕四。
第二次,吕洞宾到吕四开了酒店,生意蛮好,这爿酒店开在南门头运河边上。有一次,有个孕妇从高桥上跑下来,看见酒店里伙计正在洗甏,颠来颠地洗,洗好就有一甏酒。孕妇感到很奇去,喊了出来,结果人就看不见了。
第三次,吕洞宾到吕四开了一爿缸爿饼店。这家店和其它店勿同,每一次都要问买给啥人吃。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到店里来买缸爿饼,吕洞宾问他买给哪个吃的。小孩说,买给婆婆吃的。吕洞宾一想,以往来来去去的客人都讲买了给小孩吃,今朝碰到这个小孩心肠这么好,于是就送了一块给他吃。哪晓得,这个小孩吃了这块缸爿饼后,就感到肚里不饿了。这家大人急了,跑到店里要找师傅算帐,吕洞宾讲这个有办法。说着,在小孩背上一拍,一块缸爿饼就吐了出来。正巧,这时旁边窜出一条大狗,把饼衔了去,结果这只狗成了仙狗,叫号天犬。
第四次,传说原来的三宫殿是一个大庙,都是木结构的房子,庙里只有一个和尚,实际上就是吕洞宾。他天天很早起来,在东边荒地池塘边上白相。这辰光,东南天总有一只鹤飞到他的身边来。一直到五更里才分散。有一天早上被一个卖糖人发现,他喊了其他镇上人一齐观看,只见吕洞宾正骑着仙鹤在池里白相。吕洞宾一见有人来看他,便一拍仙鹤飞走了。
因为吕洞宾前后四次到过吕四,所以,人们把原来的“东灶”改名为“吕四”了。
❸ 南通启东是什么时间出来的 以前是什么地方
生活在沙地的人,欲称沙上(音“浪”)人。
那么,沙上人究竟从何而来?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有人说,沙上人都是外来的移民。这话不错,但是同属沙地的人,其方言和习欲却也有些不同。可见,沙地居民的由来也是有区别的。
要晓得沙地居民的由来,先得搞清沙地的成因。
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到了喇叭形的宽阔江口,沉积下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一块又一块的沙洲。沙洲与沙洲、沙洲和大陆相连,大陆不断向外延伸,就逐渐形成广袤肥活的沙地。如今的南通就是大约在南北朝时候形成的沙洲。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这块沙洲叫“湖逗洲”,后来“湖逗洲”和附近的南布洲等小沙洲连成一体。从海安青墩新石器遗址考古发现,沙地历史悠久。
如今的启东是最年轻的沙地,是近200多年内由沙洲之间的泓道封淤而联并成陆的。启东这一带,古称“东胜瀛洲”。晋人王嘉《拾遗记》对启东一带洋面作了描述:“瀛洲,一名魂洲,亦曰环洲。东有渊洞,有鱼长千尺,色斑,鼻端有角,时鼓舞群戏。远视,水间有五彩云;近视,乃此鱼喷水为云,如庆云之丽,无以加也。”此文虽语出不经,但对启东成陆以前,沙屿不时出没于大海波涛之中,并有群鲸嬉戏,喷水若五彩云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述,留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记载。另外,名著《浮生六记》对启东作了珍贵的记载。
据考,瀛洲的几经沧桑归根结底则是跟长江主泓道的几度变迁有直接关系的。唐时的瀛洲,是在今日南通市往东那条长1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的通吕水脊北侧,即古称东布洲的地方。故而吕四有“西连通泰,东及扶桑,北负沧海,南襟长江”之说。清朝嘉庆年间,长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在南蒿枝港以北便涨出了吕复新沙,灶界沙,日照沙等几块沙洲,南部长江口上更出现了成群的江心沙洲。这些沙洲便是启东一带成陆的雏形。它们遍身堆积着层层叠叠的海贝和海藻的残骸,后来更长出了草莱萋萋的灌木,遂成绿洲。 启东历史上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南部为新涨的沙地,只有的一百二十年历史,史称“外沙”,1928年设县分治前隶属上海市崇明县;中部地区为“下沙”,在1941年前隶属海门;北部吕四一带,成陆时间最长,有千余年历史,在宋、元、明、清时归属海门,1942年前由南通县管辖。马相伯的《启东设治汇牍》对启东设县过程有着详细的记载。
在启东,北部吕四一带称为“北沙”,南部和中部地区叫“南沙”。“南沙”“北沙”语言迥异,习欲有别。南沙人讲的是启海方言,与海门话完全一致,和崇明话相似,跟上海话相近,同属吴语,而“北沙”人说的则是“吕四话”。
对于“南沙”居民的由来,比较主流的看法是“句容迁崇明,崇明搬启东。”这是有史可稽的。据明正德《崇明县志》记载,崇明岛初涨时,人烟稀少。696年(唐万岁通天年),有黄、顾、董、施、陆、宋六姓在岛上“辟草垦土,易而为田”,人口大我来自江苏句容一带,也有来自江北的。1025年(宋天圣三年),崇明新涨一沙有姚、刘二姓来居,名姚刘沙。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三沙涨成,因“有鱼盐之利,民乐居焉。”句容人朱、陈、张三姓来此定居。
清光绪以后,崇明岛东北江中相继涨出十来个大小不等的沙洲,于是外地特别是临过的崇明、海门居民便陆续迁来开沙垦荒,繁衍生息。这些沙上人,便是启东南部最早的居民,他们大多是崇明地主的佃户。由此可以推断“南沙”居民源于江南句容、迁自崇明的说法是极为可信的。
有意思的是,启东南部沙地的居民潜意识里还常以江南人自居,自己分明居住在江北,却还固守着江南的不少习欲。居然噱称外地人为“江北人”,把听不懂的话叫作“江北话”。这也正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南沙”居民源自江南。
至于启东北部吕四一带的“北沙”居民,更是由来已久的复杂移民。“北沙”是启东最早成熟的沙地,为长江入海口出涨的“东布洲”。唐朝时,吕四辟为盐场。根据史料记载,这里的早期居民为流放于“胡逗洲”上以“煮盐为业”的各地“流人”,当然也不乏从外洋漂来的各地渔民。其居民究竟源于何地,如今很难考证。南通方言人称“方言孤岛”,外地人很难听懂,其实其内部语音也很复杂。就从吕四方言看,“北沙”人说的“吕四活”,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方言,在我国方言史上绝无仅有,与“南沙”启海话“风马牛不相及”,与其他沙地方言也有别。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当年这些“流人”,来自全国各地,在沙洲与大陆有天然间隔,对外交通和交流不便的情况下,各地方言长期相互融合,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而这也有力地佐证了沙地居民为外来移民的论断。
从人类迁徙规律看,大凡人口流徙,总是与自然地理、行政命令、区别设置、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在吕四,民间曾有这样一种传说:明朝洪武八年八月十三日,吕四地区发生海啸,3万人淹死。于是朝廷下旨,从白卯(今常熟)抽杜、卢、季、周、毛、彭等姓,连同祖宗枯骨,举家迁往吕四,永不回原籍。因此,传说吕四地区本籍就有这么几个大姓,其余都为后来迁来的客籍户。
另外,从沙地姓氏分布及其来源看,启东移民特征也十分显著。姓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多而杂、大姓姓氏少而人口多,小姓姓氏多而人口少的特点。譬如,吕四西宁周街村、袁家灶村、彭家套村就分别有周姓、袁姓、彭姓聚族而居。据1985年的统计,沙地共有390个姓,其中黄、陈、张、施、陆、顾、朱、沈、杨、徐、周、袁、倪等13个为大姓,人数均超2万,散居沙地各地。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沙地接涨成熟,自然优势不断显现,经济、文化日益发展,人口流徙更趋频繁,沙地居民逐渐由少到多,趋向稳定增长。那些从事旱烟业的宁波、绍兴商人和从事典当、衣庄的安徽商人,也纷纷来到沙地定居生活。到了现当代,人口流徙更加频繁,居民身份更为丰富,外籍干部、学生、外来务工经商者等纷纷来启工作定居。目前,沙地启东居民就达到113万,仅少数民族就有28个之多,沙地居民可谓来源广泛,人丁兴旺。
沈复《浮生六记》对启东的记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
沈复在其《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有一段记述他当年来到启东的精彩文字,生动地再现了启东早年的地理历史、世欲民风:嘉庆甲子春(1804年),痛遭先君之变,行将弃家远遁,友人夏揖山挽留其家。秋八月,邀余同往东海永泰沙(今久隆镇一带)勘收花息(欲称议棉花)。沙隶崇明。出刘河口,航海百余里。新涨初辟,尚无街市。茫茫芦荻,绝少人烟,仅有同业丁氏仓库数十椽,四面掘沟河,筑堤栽柳绕于外。丁字实初,家于崇,为一沙之首户;司会计者姓王。俱家爽好客,不拘礼节,与余乍见即同故交。宰猪为饷,倾瓮为饮。令则拇战,不知诗文;歌则号呶,不讲音律。酒酣,挥工人舞拳相扑为戏。蓄牯牛百余头,皆露宿堤上。养鹅为号,以防海盗。日则驱鹰犬猎于芦丛沙渚间,所获多飞禽。余亦从之驰逐,倦则卧。引至园田成熟处,每一字号圈筑高堤,以防潮汛。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长潮时启闸灌之,潦则落潮时开闸泄之。佃人皆散处如列星,一呼俱集,称业户曰“产主”,唯唯听命,朴诚可爱。而激之非义,则野横过于狼虎;幸一言公平,率然拜服。风雨晦明,恍同太古。卧床外瞩即睹洪涛,枕畔潮声如鸣金鼓。一夜,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浮于海中,又见红光烛天,势同失火,实初日:“此处起现神灯神火,不久又将涨出沙田矣。”揖山兴致素豪,至此益放。余更肆无忌惮,牛背狂歌,沙头醉舞,随其兴之所至,真生平无拘之快游也。
启东成陆时间不长,历史典籍对启东的记录几乎没有。因此,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对启东的这段记述就显得尤为可贵。这也是迄今炎上发现的最早一篇记载启东的作品。
❹ 启东人是哪里来的
在启东,北部吕四一带称为“北沙”,南部和中部地区叫“南沙”。“南沙”“北沙”语言迥异,习欲有别。南沙人讲的是启海方言,与海门话完全一致,和崇明话相似,跟上海话相近,同属吴语,而“北沙”人说的则是“吕四话”。
对于“南沙”居民的由来,比较主流的看法是“句容迁崇明,崇明搬启东。”这是有史可稽的。据明正德《崇明县志》记载,崇明岛初涨时,人烟稀少。696年(唐万岁通天年),有黄、顾、董、施、陆、宋六姓在岛上“辟草垦土,易而为田”,人口大我来自江苏句容一带,也有来自江北的。1025年(宋天圣三年),崇明新涨一沙有姚、刘二姓来居,名姚刘沙。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三沙涨成,因“有鱼盐之利,民乐居焉。”句容人朱、陈、张三姓来此定居。
清光绪以后,崇明岛东北江中相继涨出十来个大小不等的沙洲,于是外地特别是临过的崇明、海门居民便陆续迁来开沙垦荒,繁衍生息。这些沙上人,便是启东南部最早的居民,他们大多是崇明地主的佃户。由此可以推断“南沙”居民源于江南句容、迁自崇明的说法是极为可信的。
有意思的是,启东南部沙地的居民潜意识里还常以江南人自居,自己分明居住在江北,却还固守着江南的不少习欲。居然噱称外地人为“江北人”,把听不懂的话叫作“江北话”。这也正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南沙”居民源自江南。
❺ 汇龙的由来
汇龙镇早先港汊蜿蜒曲折,有72个湾头,相传是群龙汇聚献宝留下的一处瀛洲仙境,汇龙由此得名。在近300年前,汇龙镇还是一片汪洋,为长江入海口,随着长江上游的大量泥沙在长江北岸沉积,陆续涨出沙洲,开发成陆。原属崇明县管辖,1928年启东设县与崇明分流后,归启东县管辖,为县治镇。1949年1月27日,汇龙镇解放,1950年6月成立人民政府,1958年与汇龙乡合并,1961年汇龙乡析出另建汇龙人民公社。1987年11月,汇龙乡并入。1991年3月汇龙镇被江苏省委研究室、省建设委员会、民政厅、小城镇研究会认定为江苏名镇。2000年4月,原永阳、圩角两乡镇并入,成为启东人口、经济大镇。
资料来源:http://ke..com/link?url=bLj-_
❻ 启东希士地名的由来
启东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部,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北岸,是东海、黄海、长江三水交汇之处,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线距离只有50多公里。全市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全市辖24个镇(乡)和启东经济开发区。启东素有“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被誉为“江海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连续多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小康县、全国科技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城市等称号。
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宁启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沿海高速公路等一批大交通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启东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经济圈,成为长江三角洲新的开发开放热点地区。
❼ 启东的来历
启东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部,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北岸,是东海、黄海、长江三水交汇之处,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直线距离只有50多公里。全市面积115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全市辖24个镇(乡)和启东经济开发区。启东素有“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被誉为“江海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连续多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小康县、全国科技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城市等称号。
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宁启高速公路、宁启铁路、沿海高速公路等一批大交通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启东将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经济圈,成为长江三角洲新的开发开放热点地区。
❽ 启东市名字的由来
启吾东疆
❾ 吕四人为什么叫启东人沙蛮
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到了喇叭形的宽阔江口,沉积下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一块又一块的沙洲。沙洲与沙洲、沙洲和大陆相连,大陆不断向外延伸,就逐渐形成广袤肥活的沙地。如今的南通就是大约在南北朝时候形成的沙洲。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这块沙洲叫“湖逗洲”,后来“湖逗洲”和附近的南布洲等小沙洲连成一体。从海安青墩新石器遗址考古发现,沙地历史悠久。 启东是最年轻的沙地,是近200多年内由沙洲之间的泓道封淤而联并成陆的。启东这一带,古称“东胜瀛洲”。晋人王嘉《拾遗记》对启东一带洋面作了描述:“瀛洲,一名魂洲,亦曰环洲。东有渊洞,有鱼长千尺,色斑,鼻端有角,时鼓舞群戏。远视,水间有五彩云;近视,乃此鱼喷水为云,如庆云之丽,无以加也。”此文虽语出不经,但对启东成陆以前,沙屿不时出没于大海波涛之中,并有群鲸嬉戏,喷水若五彩云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述,留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记载。另外,名著《浮生六记》对启东作了珍贵的记载。 据考,瀛洲的几经沧桑归根结底则是跟长江主泓道的几度变迁有直接关系的。唐时的瀛洲,是在今日南通市往东那条长1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的通吕水脊北侧,即古称东布洲的地方。故而吕四有“西连通泰,东及扶桑,北负沧海,南襟长江”之说。清朝嘉庆年间,长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在南蒿枝港以北便涨出了吕复新沙,灶界沙,日照沙等几块沙洲,南部长江口上更出现了成群的江心沙洲。这些沙洲便是启东一带成陆的雏形。它们遍身堆积着层层叠叠的海贝和海藻的残骸,后来更长出了草莱萋萋的灌木,遂成绿洲。 启东历史上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南部为新涨的沙地,只有的一百二十年历史,史称“外沙”,1928年设县分治前隶属上海市崇明县;中部地区为“下沙”,在1941年前隶属海门;北部吕四一带,成陆时间最长,有千余年历史,在宋、元、明、清时归属海门,1942年前由南通县管辖。马相伯的《启东设治汇牍》对启东设县过程有着详细的记载。 在启东,北部吕四一带称为“北沙”,南部和中部地区叫“南沙”。“南沙”“北沙”语言迥异,习欲有别。南沙人讲的是启海方言,与海门话完全一致,和崇明话相似,跟上海话相近,同属吴语,而“北沙”人说的则是“吕四话”。 对于“南沙”居民的由来,比较主流的看法是“句容迁崇明,崇明搬启东。”据明正德《崇明县志》记载,崇明岛初涨时,人烟稀少。696年(唐万岁通天年),有黄、顾、董、施、陆、宋六姓在岛上“辟草垦土,易而为田”,人口大多来自江苏句容一带。1025年(宋天圣三年),崇明新涨一沙有姚、刘二姓来居,名姚刘沙。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三沙涨成,因“有鱼盐之利,民乐居焉。”句容人朱、陈、张三姓来此定居。清光绪以后,崇明岛东北江中相继涨出十来个大小不等的沙洲,于是外地特别是临过的崇明、海门居民便陆续迁来开沙垦荒,繁衍生息。这些沙上人,便是启东南部最早的居民,他们大多是崇明地主的佃户。由此可以推断“南沙”居民源于江南句容、迁自崇明的说法是极为可信的。然近代以来,“南沙”居民的主流大多是来自浙江嘉兴湖州一带。是太平天国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一路北迁的浙北江南人。就现在来看,长江口沙地的民俗文化和浙北也是极其相似的。 有意思的是,启东南部沙地的居民潜意识里还常以江南人自居,自己分明居住在江北,却还固守着江南的不少习欲。居然噱称外地人为“江北人”,把听不懂的话叫作“江北话”。这也正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南沙”居民源自江南。 至于启东北部吕四一带的“北沙”居民,更是由来已久的复杂移民。“北沙”是启东最早成熟的沙地,为长江入海口出涨的“东布洲”。唐朝时,吕四辟为盐场。根据史料记载,这里的早期居民为流放于“胡逗洲”上以“煮盐为业”的各地“流人”,当然也不乏从外洋漂来的各地渔民。其居民究竟源于何地,如今很难考证。但语言学家对于如今吕四话的研究,认为吕四话是古常州语。故将吕四话划为吴语毗邻片。从人类迁徙规律看,大凡人口流徙,总是与自然地理、行政命令、区别设置、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在吕四,民间曾有这样一种传说:明朝洪武八年八月十三日,吕四地区发生海啸,3万人淹死。于是朝廷下旨,从白卯(今常熟)抽杜、卢、季、周、毛、彭等姓,连同祖宗枯骨,举家迁往吕四,永不回原籍。因此,传说吕四地区本籍就有这么几个大姓,其余都为后来迁来的客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