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内蒙古通辽古代是哪里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历史悠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五千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生息。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居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春秋时,燕国在如今的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一带,就是现在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如今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晚在春秋中叶,东胡人便已揭开了通辽古代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为燕国所败北撤,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的中南部地区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便成了秦的一部分。 西汉初,匈奴主宰了包括通辽境内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继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东胡族的后裔鲜卑和乌桓族。 汉武帝时,曾三次出兵匈奴后获胜,使通辽同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繁荣。 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域,科尔沁草原亦属军事联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时期,在鲜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科尔沁草原上,又兴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4世纪中叶,就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受唐朝控制。在隋、唐之际,当时的整个通辽都在以契丹人为地方长官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了辽代,通辽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金王朝建立后,通辽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到了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统一蒙古高原后,通辽又属“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16世纪末,努尔哈赤称帝,改国号为“大金”,通辽基本上受大金所控制。 到了清朝,改往日部落制为盟、旗制,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建哲里木盟。哲里木盟是首统盟,当时包括4部、10旗。后来清政府又先后在蒙古王公贵族的封地设厅、府、州、县的建制,哲里木盟基本上归长春、昌图、洮南三府管辖。在清代,哲里木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孕育了清代国母 孝庄文皇后,清末名将 僧格林沁。民族英雄 嘎达梅林等。同时这里还有中国安代舞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清沟 有亚洲之最的沙漠水库 莫利庙水库。有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哲里木盟10旗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和节制。 伪满洲国时期(1932年至1945年)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兴安南分省、兴安南省、兴安南地区,分别隶属于兴安局、蒙政部、兴安总省。 解放战争时期,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哲里木省、哲里木盟,分别隶属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兴安省、辽西省、辽吉省、辽北省。 1949年4月,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销,所属各旗县市归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管辖。1954年4月,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哲里木盟建制恢复,管辖范围与撤销前相同。1969年7月,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哲里木盟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辖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原哲里木盟霍林郭勒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由通辽市代管。通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辽市总人口3028419人。其中: 科尔沁区 793913人、科尔沁左翼中旗 511196人、科尔沁左翼后旗 387577人、开鲁县 382836人、库伦旗 172419人、奈曼旗 421049人、扎鲁特旗 292484人、霍林郭勒市 66945人。
⑵ 通辽市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通辽为什么叫做通辽?因为四通八达的辽阔,所以叫通辽 通辽市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重镇,但是通辽二字作为地名,其沿用的历史却并不久远,至今才九十余年。它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的出放“巴林爱新荒”。现在依据主持这次放荒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所形成的四件档案史料,简单介绍一下通辽地名的产生过程。 民国以前,现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这片土地,是属于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卓里克图亲王的领地,它是一块广阔的牧场。由于清朝末年以来,统治阶级推行蒙荒放垦政策,这里逐渐出现了汉民开垦种植的农业经济,也渐渐有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在民国元年(1912),第十五代卓里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因为挥霍无度,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打算将祖传的领地正式出放招垦,以放荒收入来还债。此事经呈报奉天都督后,又转报给民国大总统批准同意,确定出放。这就是出放巴林爱新荒。于是,在当年由奉天都督遴派官员,成立了名为巴林爱新荒务局的官方放荒机构,主持这次放荒事务。正是在这次放荒的过程中,产生了通辽这个地名。 出放蒙荒,必须先制定总体规划。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一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五月的《丈放科尔沁和硕卓里克图亲王所属巴林他拉至爱新庙牧场荒地章程》中,对通辽地名产生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记载吧。在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这次放荒的地段“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南至小细河,北至辽河岸。长约五十里,宽三十里,约有荒地六万七千余垧”。由于此荒“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所以这块荒地称为巴林爱新荒。巴林他拉,又称为白音太来,此处写法不一,是蒙语译为汉语时音译的不同,它位于今天通辽市科尔沁区街区的南部。爱新庙,又译为安心庙,位于今天科尔沁区西六方乡幸福村东,该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小细河,现称为洪河,位于今天科尔沁区与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交界处。辽河即指今天流经通辽市中部的西辽河。它们构成了巴林爱新荒的四界。现在的科尔沁区街区正处于当年放荒之地的东北部。在这一《章程》中的第四项还记载着,“四、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不先勘留,听凭各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基。此段荒内于适中之地应留镇基一处,占地约五方”。在这段记载中明确提出了在这次放荒中,为了避免今后混乱,准备先勘留出一块面积为五方之地,作为建镇之地基。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在这预先勘留的镇基之上,形成了人口聚集的小镇通辽。因此,这一记载可以认为是通辽这个地名产生的前源吧。 随着巴林爱新荒的行绳丈放,出放镇基土地的准备活动也在加紧进行,在这种准备的过程中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二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十一月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请领汉蒙大照并拟送照稿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之附件《谨似镇基汉文、蒙文大照稿》中,是如何第一次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的记载吧。这件档案史料中包括了当时为出放镇基土地而拟定的镇基执照和存根样式,其中都有“兹据领户×××,遵章缴价报领通辽镇地基一段,坐落×××,编作第×××号,……,计开:领户×××,遵章报领通辽镇第×××号地基……”的记载。在现存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档案中,此件最早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这件档案记载的撰拟成文日期是“民国元年十一月 日即壬子十月 日”,我们查一下民国元年十一月各日同时处在农历壬子年十月的日期是1912年11月9日至30日。所以依据上述记载内容和成文时间可以推断出,至迟在1912年11月底之前,就已经对尚未勘留的镇基定名为通辽,否则不会在当时撰拟的镇基执照样式中应用此名。因此可以说,通辽这一地名至此已经产生,但是由于当时镇基土地还未最后选定,已经确定之名尚不能在实际上发挥地名的作用。 通辽这个地名是如何与这块土地结合在一起的呢?让我们看看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二年(1913)1月25日的《黄仕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是怎样记载这一过程的吧。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去年十二月,会同卓里克图亲王暨在事汉蒙各员履勘。查得巴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陆交通之便利,尤为他处所不及。拟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卓王及蒙众佥以为可,当即率领绳弓丈出四至,计东西长七百零六丈,南北宽四百零五丈,面积八方里三十七垧一亩三分五厘。中分井字正街四条,小街二条。每长六十丈,宽十丈为一号,共分三百九十六号。……”在这件档案史料中,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详细而具体地记载了1912年12月时,实地勘丈和命名通辽镇基土地的参加人员、时间、经过、镇基位置与面积、镇基街路划分情况和镇基号数量。通过这件档案的记载,可以看出,这次勘丈镇基,使通辽这一地名,与这块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此通辽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地名。 让我们看看依据的第四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二年2月1日的《卓亲王色旺端鲁布为自留镇基之事致黄仕福的信》吧,其中的记载也提到了这次勘丈镇基、规定镇名的过程。“……巴林爱新荒段照章应设镇基一处,前经本亲王会同贵总办择定地点,派员丈量完竣,命名曰通辽镇,并呈报省署出示招领在案……”。这件档案史料的记载可以作为此事的参考与补充。 以上是通辽地名从起源到定名,直至勘地命名正式产生的大致过程。从此以后,1914年在这里正式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又建立了通辽县,解放以后又建立了县级通辽市,到1999年哲里木盟撤消建立了地级通辽市,历经九十载,通辽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此文读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通辽这个地名有什么含义呢?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命名通辽时,是因为当时商旅往来,设镇之后,开辟道路通到东边的辽源州,即今天吉林省的郑家屯,于是人们称这里为通往辽源的地方,由此就叫通辽。也有的人提出,命名通辽时,是因为选定的镇基,象我们前面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所记载的那样,属于“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是一片通畅、辽阔的土地,故取其意,就称这片广袤的地区为通辽。还有的人说道,命名通辽时,西辽河还不象今日这般干涸,那时是激流澎湃,滋润着两岸的千里沃野,选定的镇基通向西辽河岸,所以将这块镇基就取名为通辽。还有一些说法,不再一一列举。那么究竟那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在现存的档案史料中百般搜寻,查找根据,但至今还没有查到确切的记载,所以不敢妄下断语,只好在此存疑了。考证通辽这个地名的确切含义,还有待于新史料的发现和大家的继续努力
满意请采纳
⑶ 通辽为什么叫做通辽
通辽市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的重镇,但是通辽二字作为地名,其沿用的历史却并不久远,至今才九十余年。它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的出放“巴林爱新荒”。现在依据主持这次放荒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所形成的四件档案史料,简单介绍一下通辽地名的产生过程。
民国以前,现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这片土地,是属于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硕卓里克图亲王的领地,它是一块广阔的牧场。由于清朝末年以来,统治阶级推行蒙荒放垦政策,这里逐渐出现了汉民开垦种植的农业经济,也渐渐有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在民国元年(1912),第十五代卓里克图亲王色旺端鲁布因为挥霍无度,欠下了巨额的债务,打算将祖传的领地正式出放招垦,以放荒收入来还债。此事经呈报奉天都督后,又转报给民国大总统批准同意,确定出放。这就是出放巴林爱新荒。于是,在当年由奉天都督遴派官员,成立了名为巴林爱新荒务局的官方放荒机构,主持这次放荒事务。正是在这次放荒的过程中,产生了通辽这个地名。
出放蒙荒,必须先制定总体规划。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一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五月的《丈放科尔沁和硕卓里克图亲王所属巴林他拉至爱新庙牧场荒地章程》中,对通辽地名产生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记载吧。在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这次放荒的地段“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南至小细河,北至辽河岸。长约五十里,宽三十里,约有荒地六万七千余垧”。由于此荒“东至巴林他拉,西至爱新庙”,所以这块荒地称为巴林爱新荒。巴林他拉,又称为白音太来,此处写法不一,是蒙语译为汉语时音译的不同,它位于今天通辽市科尔沁区街区的南部。爱新庙,又译为安心庙,位于今天科尔沁区西六方乡幸福村东,该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小细河,现称为洪河,位于今天科尔沁区与科尔沁左翼后旗的交界处。辽河即指今天流经通辽市中部的西辽河。它们构成了巴林爱新荒的四界。现在的科尔沁区街区正处于当年放荒之地的东北部。在这一《章程》中的第四项还记载着,“四、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不先勘留,听凭各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基。此段荒内于适中之地应留镇基一处,占地约五方”。在这段记载中明确提出了在这次放荒中,为了避免今后混乱,准备先勘留出一块面积为五方之地,作为建镇之地基。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在这预先勘留的镇基之上,形成了人口聚集的小镇通辽。因此,这一记载可以认为是通辽这个地名产生的前源吧。
随着巴林爱新荒的行绳丈放,出放镇基土地的准备活动也在加紧进行,在这种准备的过程中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让我们来看看依据的第二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元年十一月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总办黄仕福为请领汉蒙大照并拟送照稿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之附件《谨似镇基汉文、蒙文大照稿》中,是如何第一次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的记载吧。这件档案史料中包括了当时为出放镇基土地而拟定的镇基执照和存根样式,其中都有“兹据领户×××,遵章缴价报领通辽镇地基一段,坐落×××,编作第×××号,……,计开:领户×××,遵章报领通辽镇第×××号地基……”的记载。在现存的巴林爱新荒务局档案中,此件最早出现了通辽这个地名。这件档案记载的撰拟成文日期是“民国元年十一月 日即壬子十月 日”,我们查一下民国元年十一月各日同时处在农历壬子年十月的日期是1912年11月9日至30日。所以依据上述记载内容和成文时间可以推断出,至迟在1912年11月底之前,就已经对尚未勘留的镇基定名为通辽,否则不会在当时撰拟的镇基执照样式中应用此名。因此可以说,通辽这一地名至此已经产生,但是由于当时镇基土地还未最后选定,已经确定之名尚不能在实际上发挥地名的作用。
通辽这个地名是如何与这块土地结合在一起的呢?让我们看看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二年(1913)1月25日的《黄仕福为开放镇基掣签招领请备案给奉天都督的呈文》中,是怎样记载这一过程的吧。这件档案史料中记载着,“……去年十二月,会同卓里克图亲王暨在事汉蒙各员履勘。查得巴林他拉西北地方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地势高爽,永无水患,而水陆交通之便利,尤为他处所不及。拟即设立镇基,定名通辽。卓王及蒙众佥以为可,当即率领绳弓丈出四至,计东西长七百零六丈,南北宽四百零五丈,面积八方里三十七垧一亩三分五厘。中分井字正街四条,小街二条。每长六十丈,宽十丈为一号,共分三百九十六号。……”在这件档案史料中,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详细而具体地记载了1912年12月时,实地勘丈和命名通辽镇基土地的参加人员、时间、经过、镇基位置与面积、镇基街路划分情况和镇基号数量。通过这件档案的记载,可以看出,这次勘丈镇基,使通辽这一地名,与这块土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此通辽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地名。
让我们看看依据的第四件档案史料——形成于民国二年2月1日的《卓亲王色旺端鲁布为自留镇基之事致黄仕福的信》吧,其中的记载也提到了这次勘丈镇基、规定镇名的过程。“……巴林爱新荒段照章应设镇基一处,前经本亲王会同贵总办择定地点,派员丈量完竣,命名曰通辽镇,并呈报省署出示招领在案……”。这件档案史料的记载可以作为此事的参考与补充。
以上是通辽地名从起源到定名,直至勘地命名正式产生的大致过程。从此以后,1914年在这里正式建立了通辽镇,1918年又建立了通辽县,解放以后又建立了县级通辽市,到1999年哲里木盟撤消建立了地级通辽市,历经九十载,通辽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此文读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通辽这个地名有什么含义呢?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命名通辽时,是因为当时商旅往来,设镇之后,开辟道路通到东边的辽源州,即今天吉林省的郑家屯,于是人们称这里为通往辽源的地方,由此就叫通辽。也有的人提出,命名通辽时,是因为选定的镇基,象我们前面依据的第三件档案史料所记载的那样,属于“平甸一区,南临大道,西枕辽河,东倚平冈,北凭广野”,是一片通畅、辽阔的土地,故取其意,就称这片广袤的地区为通辽。还有的人说道,命名通辽时,西辽河还不象今日这般干涸,那时是激流澎湃,滋润着两岸的千里沃野,选定的镇基通向西辽河岸,所以将这块镇基就取名为通辽。还有一些说法,不再一一列举。那么究竟那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在现存的档案史料中百般搜寻,查找根据,但至今还没有查到确切的记载,所以不敢妄下断语,只好在此存疑了。考证通辽这个地名的确切含义,还有待于新史料的发现和大家的继续努力
⑷ 通辽的蒙语意思是啥
哲里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马鞍肚带”,成吉思汗时期专门生产和供应马鞍肚带,故得名。通辽市之前的盟市名字。
⑸ 通辽市地名的来源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东临吉林省,南接辽宁省,属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交汇处。顾名思义,是接通内蒙古和辽宁的重要枢纽,故得此名
⑹ 通辽是个东北味很浓的城市,为什么会被划入内蒙古
首先,通辽这个名字是十年前出现的,是原哲里木盟改过来的名字,也就是说通辽市刚出现十年。日本战败后成立东蒙古自治政府,1949年内蒙古统一运动正式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此后一直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革命中,中央进行权力斗争,为了削弱乌兰夫的权利把内蒙古自治区的五盟(兴安、哲理木、呼伦贝尔、阿拉善、昭乌达)划出,哲里木盟被划入吉林省管辖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划归内蒙古,也就是说哲里木盟只被吉林省管理不到十年,所以说通辽一直都属于吉林的观点是错误的,其次,通辽市的确目前有许多假蒙族,但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市区,绝大多数蒙族是纯的,科尔沁自古属于蒙古地区,通辽地区的汉族基本是“闯关东”而来,而是第二波移民潮,从东北移来,所以带来东北人的习惯,通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蒙古人和东北习惯不同,而内蒙古西部区的汉族主要是“走西口”的后裔,按这个人的说法说他们还都是“山西人”了,在通辽蒙古人是本地人,这些所谓的“东北人”是外来人,从来没有把通辽当成自己的家,所以才会产生说通辽属于东北的这种荒谬的观点,通辽市是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城市,从地理、历史、文化、行政区划上都是毋庸置疑的。(信息准确,有质疑者自己网络)
⑺ 通辽在古代叫什么名
通辽是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时期是燕国的一部分;
后来先后被秦国,匈奴,鲜卑控制。
金王朝时期,通辽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
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时期,通辽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
清朝时,通辽属哲里木盟。
解放战争时期,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哲里木省、哲里木盟。
九几年的时候,改名为通辽。
⑻ 通辽燕顺斋名字的由来
老板自己的意思吧
⑼ 通辽的历史沿革
大约三千年前,这里的古代先民已进入了奴隶社会。据考古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和生活器具证实,通辽土地上的第一代居民是东胡族和山戎族。
春秋时,燕国在河北省和辽宁省交界一带,就是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这证明最晚在春秋中叶,东胡人便已揭开了通辽古代文明的序幕。后来,东胡人为燕国所败北撤。 西汉初,匈奴主宰了包括通辽境内的大漠南北广大地区,继之而起的是被匈奴控制的东胡族的后裔鲜卑和乌桓族。
汉武帝时,曾三次出兵匈奴后获胜,使通辽同内地的联系更为密切,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繁荣。
东汉末年,鲜卑族首领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部落军事联盟,包括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域,科尔沁草原亦属军事联盟的一部分。 南北朝时期,在鲜卑人生活了近五百年的科尔沁草原上,又兴起了新的民族契丹。契丹族自4世纪中叶,就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受唐朝控制。
在隋、唐之际,当时的整个通辽都在以契丹人为地方长官的中原王朝的统一控制之下。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任何时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到了辽代,通辽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
金王朝建立后,通辽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通辽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到了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时期朱棣北伐之后,通辽又属“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明嘉靖三年(1524年),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世孙奎蒙可 · 塔斯哈剌率二十万部众浩浩南迁,开辟嫩江流域的广阔牧场。历经二百年的生息繁衍,逐渐强盛,成为漠南蒙古诸部中的强悍部落。形成了“喜峰口外,至京师一千二百八十里,东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二千里的三十六万公里”的广阔领地。从此通辽大部分地区成为科尔沁部落的驻地。
到了清朝,改过去的部落制为盟、旗制,1636年(清朝崇德元年)建哲里木盟。哲里木盟是首统盟,当时包括4部、10旗。后来清政府又先后在蒙古王公贵族的封地设厅、府、州、县的建制,哲里木盟基本上归长春、昌图、洮南三府管辖。在清代,哲里木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哲里木盟10旗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和节制。
1932年至1945年(伪满洲国时期)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兴安南分省、兴安南省、兴安南地区,分别隶属于兴安局、蒙政部、兴安总省。
解放战争时期,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哲里木省、哲里木盟,分别隶属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兴安省、辽西省、辽吉省、辽北省。
通辽上世纪40年代时是个镇,名字叫白音泰赉镇。后时任哲里木盟盟长蒙古王爷为白音泰赉镇建市取名“通辽”。 1949年4月,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3月,哲里木盟建制撤销,所属各旗县市归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管辖。
1954年4月,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哲里木盟建制恢复,管辖范围与撤销前相同。
1969年7月,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
1979年7月,哲里木盟复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10月,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
⑽ 通辽以前叫什么
通辽是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时期是燕国的一部分;
后来先后被秦国,匈奴,鲜卑控制。
金王朝时期,通辽行政上归北京路临潢府管辖。
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明朝时期,通辽大部分属“扶余卫”管辖。
清朝时,通辽属哲里木盟。
解放战争时期,哲里木盟先后改称哲里木省、哲里木盟。
九几年的时候,改名为通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