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平湖秋月的解释
它描写的是秋日一望无际的湖面。
平湖秋月跟上面的那句诗出是一样,他是两种意境的结合,平湖和秋月。
其实也就是写的月下平静的湖面。他用一种修辞把两个意境连在一起,让人感到很美,很有诗意思。
只是后人把平湖秋月作为西湖的一个景点了。
② 杭州西湖,又名平湖秋月,因四大美女之一什么而得名
四大美女?不知道和西湖有关诶。西施?
不过和西湖有关的一个才女,也是美女吧。——苏小小。
③ 西子湖(西湖)名字的由来
杭州西湖是我国三十一处(一说“天下西湖三十六”)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引人入胜的一处。地质学家竺可桢认为,西湖是在一万二千年以前形成的“泻湖”。古老的神话中有“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唐”的说话,西湖才有了“明珠”这雅号。关于“西湖”的名称最早始于唐朝。汉时称武林水、时圣湖;唐时称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到了北宋,诗人苏东坡当杭州太守时,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七绝中赞美西湖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美称。
从山洪过冲积的泻湖到波光漪涟的西湖,历史上有过不少贤人治理西湖的记载,其中数唐白居易、北宋苏东坡、明杨孟瑛、清李卫、阮元的功绩最为显著,并在西湖上留下白堤、苏堤和湖中三岛等胜景。如今的西湖,东西宽二点八公里,南北长三点三公里,周长十五公里,面积六点零三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五点六六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一点八米,最深处为二点八米。西湖中的苏堤和白堤,将整个西湖划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等五个湖面。外湖的三潮印月(即小瀛洲)、湖心亭及阮公墩三个人工岛屿,又恰似神话中的蓬莱三岛,鼎足而立,各显风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杭州是浙江省会,已全面实施“大杭州,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如今,杭州成为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清净”四大工程。西湖浚深,并引钱塘水灌溉,环湖山林绿化,四季花团锦簇。原有“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等“西湖十景”都进行了扩建;“南屏晚钟”新建钟楼和巨钟,洪亮钟声,重播山谷;倒坍七十多年的雷峰塔正在兴建,“一湖映双塔”,“雷峰夕照”的景观也将重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湖又评选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等
“新西湖十景”。西湖这颗东方明珠更加绚夺目,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国际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便是西子湖(西湖)名字的由来了!
④ 杭州西湖名称由来,有什么典故求解答
杭州西湖是我国三十一处(一说“天下西湖三十六”)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最引人入胜的一处。地质学家竺可桢认为,西湖是在一万二千年以前形成的“泻湖”。古老的神话中有“西湖明珠自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唐”的说话,西湖才有了“明珠”这雅号。关于“西湖”的名称最早始于唐朝。汉时称武林水、时圣湖;唐时称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到了北宋,诗人苏东坡当杭州太守时,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七绝中赞美西湖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美称。
从山洪过冲积的泻湖到波光漪涟的西湖,历史上有过不少贤人治理西湖的记载,其中数唐白居易、北宋苏东坡、明杨孟瑛、清李卫、阮元的功绩最为显著,并在西湖上留下白堤、苏堤和湖中三岛等胜景。如今的西湖,东西宽二点八公里,南北长三点三公里,周长十五公里,面积六点零三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五点六六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一点八米,最深处为二点八米。西湖中的苏堤和白堤,将整个西湖划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等五个湖面。外湖的三潮印月(即小瀛洲)、湖心亭及阮公墩三个人工岛屿,又恰似神话中的蓬莱三岛,鼎足而立,各显风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杭州是浙江省会,已全面实施“大杭州,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如今,杭州成为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清净”四大工程。西湖浚深,并引钱塘水灌溉,环湖山林绿化,四季花团锦簇。原有“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花港观鱼”“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等“西湖十景”都进行了扩建;“南屏晚钟”新建钟楼和巨钟,洪亮钟声,重播山谷;倒坍七十多年的雷峰塔正在兴建,“一湖映双塔”,“雷峰夕照”的景观也将重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湖又评选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等
“新西湖十景”。西湖这颗东方明珠更加绚夺目,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国际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便是西子湖(西湖)名字的由来了!
⑤ 杭州西湖名称由来,有什么典故
名称的由来:
1、湖泊位于杭州城的西部,和西施没有任何关系。
2、其实,在唐朝之前,西湖还曾有过很多名字,如武林水、明圣湖、潋滟湖、金牛湖、龙川、西陵湖、钱塘湖、上湖等十几个名称,西子湖的雅称是从苏轼的那首诗广为流传之后才出现的。
西湖由来的典故:
传说天上金童玉女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捡到了一块玉石,经过了好多年的打磨,成了一颗具有神奇魔力的明珠,明珠的光泽照耀能形成绿洲和让鲜花绽放。
天庭的王母娘娘知道后派天兵天将去抢这颗明珠,争抢的过程中明珠落到了人间,就变成了美丽的西湖。这个神奇的传说,让西湖之美更显神秘。
(5)西湖平湖秋月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关于西湖的故事
1、白娘子与许仙
我国四大古典传奇之的《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娘娘相识在此,同舟回城;后又在这里邂逅重逢,言归于好,演绎成《断桥相会》这出许多剧种作为保留剧目的折子戏。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
2、虾龙圩
三墩有一个地方,叫虾龙圩。这“龙” 有的人认为写错,应该是“笼”,说是只有龙虾,没有虾龙。那“虾笼”是捕捉河虾的竹笼,这一带以前家家户户都编织虾笼。其实两种叫法都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当年朱元璋下江南,一天,行至三墩虾龙圩村。谋臣刘伯温极目四望,不由得失声赞叹:“好一处风水宝地!”但得知此村名为“虾龙圩”后,他担心百姓尚待安抚却要乱贼作祟,朱元璋下令要在村中开凿河道,名义上消除水患,意为砍断“王龙”背脊。
又下令在距村二里的河墩东西两侧,分别建造两座石桥,西边一座叫文星桥,东边一座叫武星桥,以彻底破掉风水。
桥造好了,刘伯温一看又不好,虾龙就是虾之龙,也就是“龙虾”。“龙虾”要顺河水游走跑掉,这么说皇帝的“龙位”要保不住。于是他让村民砍下竹子,劈成竹丝,编成葫芦样的笼子,在笼子里放入一些麦麸作为诱饵,将它放入河里一试,果然虾儿都乖乖地束手就檎。
3、金莲寺
明朝年间的一天清晨,在杭城运河边的船埠码头,有一个道人模样的人在等候轿夫,准备坐轿赶路。正好这时有两个轿夫抬着一顶空轿迎面过来,那道人模样的人便挥手叫轿夫停下,说服两轿夫先上路后讲价说不会亏待他们后便离开了船埠码头。
他们一路经松木场,过西溪花坞,再过西、东两穆坞,一直抬到十里横山的大岭上。坐轿人休息片刻后继续上路,并指着右边的山间小径要轿夫往上抬。轿夫花了近两个时辰在高山险道上却抬着非常轻松,如履平地一般。就这样一直抬到山顶,在一庙宇前停下,道人就进了庙宇。
他们久久不见道人出来便进屋去找人要工钱,奇怪的是庙宇内空无—人,却见堂前坐着一尊神像,手握宝剑,气势威武,两轿夫只好自认晦气便出了庙宇准备下山。正当他们走到轿前,却看到轿椅上放着两个红包,发现里面装的钱数竟比他们预想的多了10倍。
再说这庙宇就是真武庙,庙内这神像就是真武圣帝,这次是圣帝菩萨化作凡人,从武当山回老家。民间盛传这圣帝菩萨很灵验,有求必应,因此上老焦山进香朝拜者众多。后来,一批信徒怕山髙路远不方便朝拜,因此有意要将圣帝菩萨请到龙门坎村附近来供奉。
结果到了老焦山下小山上歇脚后就再也背不起来。就这样百姓们于是就地建起庙宇。从此,老焦山上的真武庙就移至龙门坎附近的山上。
⑥ 平湖秋月是什么意思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三,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
“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以泛舟湖上流览秋夜月景为胜。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巡幸西湖,御书‘平湖秋月’匾额,从此,景点固定。现如今的平湖秋月观景点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
(6)西湖平湖秋月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西湖其他景色
一、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 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此,断桥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间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红柳绿,游人如织。
二、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花港观鱼”位于南宋时(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别墅内凿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单元现存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湖秋月
⑦ 曲院风荷,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名字历史由来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 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断桥残雪 因为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而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隔,格外动人心魄。故而,称其为“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入侵,焚毁该塔,仅剩赭砖塔身。看上去犹如老衲一般暮气沉沉,故有“雷峰如老衲”之说。清时重建,因夕阳西照,塔影横空,彩霞披照,景象十分瑰丽,康熙御题之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柳浪闻莺 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这里的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故此地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平湖秋月 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其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认为是因为古人诗词上如此描写该美景,也就一直这样叫下来了,呵呵。
苏堤春晓,来源于一首诗。“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明·杨周
⑧ 古曲“平湖秋月”的由来以及背景
一、回答:
1、由来:《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粤曲,源于北方小调《闺舞》,又名《醉太平》,后经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改编为民族乐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
2、背景:20世纪30年代,吕文成于中秋时节畅游杭州西湖,西湖美丽的景色,使他感慨万分,触景生情,遂创作了这首描写月夜西湖景色,赞美大自然好风光,曲调轻柔秀美的作品,表达他对西湖美景的感受。1975年由作曲家陈培勋先生将此曲改编成钢琴独奏曲。改编曲运用丰富多彩的伴奏织体,将波光粼粼、闪烁不定的景象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使其成为一首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和印象派音响效果、浪漫派作曲技法的优秀钢琴曲。
二、扩展知识:
1、乐曲赏析:这是广东抒情乐曲中的佳品。该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晚风轻拂、素月幽静。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著一轮皎洁的秋月,碧空万里,波光闪烁,青山, 树,亭台,楼阁,在月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轻纱。整个西湖好像是一个童话世界。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绘出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
2、社会评价:吕文成和陈培勋两位作曲家用音符刻画出的月夜一样的清新、宁静,月光一样的皎洁、迷人。《平湖秋月》中的月色,有着中国文人心目中静、虚、淡、远的意境,以及中国音乐明快和喜庆色彩,音乐性质趋于外向,听起来可使人感受到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使人心胸更豁达。《平湖秋月》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高洁、润美、细腻、和谐的传统美学原则,以及“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中国文人胸怀,明朗、清丽的月色中体现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怀。两位作曲家在一轮明月之下,刻画出了两种不同的皎洁世界。
3、作者简介:吕文成(1898-1981)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广东省中山县人。早年旅居上海,颇受江南一带民间音乐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二十年代末期回到广东,后迁居香港。据不完全统计,所撰乐曲达百首以上。灌制了大量广东音乐唱片。其中不少乐曲如《平湖秋月》(中国M—383甲)、《渔歌晚唱》(中国3—5768甲)、《歧山凤》(中国3—0914甲)、《银河会》(中国36089甲)、《步步高》(中国36078乙)等,广泛流行。演奏方面,吹拉弹唱件件皆能,特擅高胡(即粤胡)。首创把二胡的丝弦改用钢弦,并采取以两膝适当部位夹住琴筒的拉奏方法。
⑨ 乾隆的平湖秋月什么意思
“平湖秋月”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出自:
清朝乾隆帝的《平湖秋月》
乾隆简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原诗:
《平湖秋月》清·乾隆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
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里流。
释义:
春水初生绿的像油一样,刚出生的蝴蝶的影像镜光一样温柔。等我再次命令行秋掉的时候,让这湖万里流长。
(9)西湖平湖秋月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平湖秋月简介: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三,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
“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以泛舟湖上流览秋夜月景为胜。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巡幸西湖,御书‘平湖秋月’匾额,从此,景点固定。现如今的平湖秋月观景点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