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省地名的来历是什么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设置了山东东、西二路,山东才真正成为政区名称。明代初期设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称。
济南,因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西汉置济南郡,其首府设在东平陵城(今章丘西北),济南之名始现。西晋永嘉末年,济南国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济南开始建城设治。此后,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州、府、路、省的行政中心,发展成为海岱地区的大都会。1994年2月,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青岛,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原为一渔村名。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青岛)设防,是为青岛建制开始。1897年11月,德国占领青岛。并开始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形态初具雏型。1899年德皇将胶澳租借地的新区(即现在市南区及市北区一部分)命名为青岛。1994年2月,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淄博,因临淄与博山而得名。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成为政区名称之始。以后区划和名称几经变更,至1961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分设,市级机关由博山区迁到张店区。
枣庄,因多枣树而得名。早在唐宋时期已形成村落。1918年建镇,1948年于枣庄镇设枣庄办事处(县级)与峄县俱属鲁南行政区第五区,1958年9月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1960年撤消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9月改为地级市。
东营,因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建村。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由是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1983年成立地级市。
潍坊,因潍县与坊子区而得名。1948年潍县城区与坊子矿区于今市区置潍坊特别市,取各首字命名。潍坊之名首见。1949年改为潍坊市,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县级潍坊市。1983年改为地级市。
烟台,因明奇山所烽火台而得名。原为渔村。明洪武年间,为防海寇侵优,在芝罘设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清初,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居民区。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烟台为通商口岸,并筹建东海关。1862年2月,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烟台建置开始。1983年,成立地级市。
威海,取“威震东海”之意。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永乐年间修筑威海卫城,是为城建之始,威海卫逐步从有防无城而演变为海防重镇。1898英人租借,1951年对外关闭。1987年升为地级市。
济宁,因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而得名。古济州,治于巨野。1150年巨野水灾,遂移济州于任城(今济宁)。元升济州为府治,由于地势较高不受泛滥之害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济宁之名首见。1983年改为地级市。
泰安,取“国泰民安”之意。古为岱岳镇。北宋年间,太祖下诏,迁乾封县县址和封禅中心于岱岳镇。金置泰安军,取“泰山安四海皆安”,即“国泰民安”之意。泰安之名首见。1928年济南沦陷,曾作为省会。1985年改为地级市。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宋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日照之名始见。金升日照镇为县,仍名日照。1985年升为地级市。
莱芜,因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尚待考证)。汉初置莱芜县于原山以北,县治在今淄博市淄川区高庄。此后或撤或置,或析或合,至金代,县治迁至今莱城。此后,境城基本稳定。1992年升为地级市。
临沂,因境内沂河而得名。隋设临沂县,始称临沂,因境内沂河而得名。清升为沂州府,设立兰山县,民国年间,沂州府撤销,兰山县改为临沂县。1994年改为地级市。
德州,因德水(黄河)得名。秦改黄河为德水。汉在今陵县设安德县,隋唐改称德州。明移德州于今地,设德州卫。民国改为德县。1946年析德县城关区置县级德州市,1994年改为地级市。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春秋战国曾称聊城邑(今城区西北)。秦置聊城县。北魏于县东筑城置平原镇(今城)。隋废镇,移平原郡与聊城县于此。1952年由平原省划入山东省,1997年改为地级市。
滨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隋唐五代建县制,五代后周改渤海县为滨州。以东濒渤海得名,滨州之名首见。民国改为滨县。1982年析出北镇与博兴一部分置县级滨州市,因古滨州得名。2000年改为地级市。
菏泽,因天然古泽得名。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是沟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今湮。清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菏泽之名始见。1952年由平原省划入山东省,2000年改为地级市。
Ⅱ 西营弯弯地怎么样
今天继续我的原生态之旅。在黄鹿泉顶的时候就看到对面山上还有村子,于是下山之后又奔着那个村子去了。依旧是从积米峪水库开始这段旅程,不过明显的这边的路比前面的要好很多,有很多骑山地车的驴友正在进行着他们的旅程。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走,还没到地方的时候,就看到了路边有放牛的老乡,顿时觉得无比的自然。这边明显要比黄鹿泉顶开放了一些,大部分村民的房子已经变成了砖瓦水泥结构的,不过村民依然淳朴。村口有坐着聊天的村民,孩子们像小猴子一样,爬树爬的特别快,看的一行人羡慕无比。村民告诉我们村子的名字,但是一开始听成了弯弯峪,后来在门牌号上面才看到了原来是弯弯地。整个村子没有泉子,所以村民吃水一般要去下面打水,但是看着郁郁葱葱的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个缺水的地方。小小的村子,走上几十米就到了尽头,站在高山上看过去,虽然没有繁华的景象,但是却能净化心灵一般。
Ⅲ 济南市西营镇合并村庄为什么有的村庄不显示名字
看地图上面没有显示村名,可以拉大地图比例没有的地名就会出现,单独对这一附近地区按+号就会显示,如果这样操作还是一个红点那么就是地图由于村庄小标注没有具体了。
Ⅳ 有关东营的传说故事
薛礼征东
唐朝皇帝李世民的一字并肩王薛仁贵征东,路过此地,安营扎寨,由此得来“东营”、“西营”的地名。
东营特产曲曲菜名字的由来
后来由于对敌作战久攻不下,粮草匮乏,便派人寻找可以充饥的野菜,于是找到了一种到处生长又可以充饥的野菜,一解燃眉之急。后破敌大胜,当下许愿:回朝后定当给这种野菜请圣封名。结果他班师回朝之后请圣封赏官兵,却把那种野菜给忘了。十年后他又经过东营,看到了那种野菜,急忙吩付人呈上来,他捡了几棵放到嘴里,却"啪"地又吐了出来,只觉得满口的苦涩,和当年的味道完全不同了!他忙问当地的官员这是怎么回事?那官员战战兢兢地说,十年以前这种野菜是可口的,可是不知为什么以后就变苦了。薛仁贵仰天长叹:它这是心理有曲啊,就叫它曲菜吧。
Ⅳ 长治街道古名的由来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1、宏门街
此街因潞安府城隍庙正门南面建有宏伟的庙门而得名。由南往北原依次建有六龙壁、宏门、木牌楼、石牌楼、山门、玄鉴楼、戏楼、献殿、正殿、寝宫及各院东西配殿、廊房等建筑。
2、甜水巷
古时,上党古城内水碱性大,多数水井苦涩难饮。相传有一年,一位老者来到古城内,在该巷的一个饭铺饮酒吃饭,酒足饭饱后却无钱付账,饭铺老板是个好心人,不仅不向他要钱,还送给他些铜钱作路费。
这位老者大概喝醉了,起身向旁边的一口水井呕吐。但井里的水从此变得甘甜无比,人们都说那位老者就是酒仙李白,后该巷得名甜水巷。
3、东狮子街、西狮子街
东狮子街位于延安南路东侧,西起长兴南路,东至延安南路,全长约560米,以铁匙巷(现为长兴南路)为界,分东狮子巷和西狮子巷。过去沿街住户门前多雕刻精美的石狮,故名。
西狮子街位于延安路西侧。西起炉坊巷,东达延安路,全长约560米,宽10米。以铁匙巷为界,西狮子街过去沿街有若干尊石狮,故名。
4、庙道巷
位于长兴中路东侧。西起长兴中路,东达延安中路,东西走向,巷长约430米。因是潞安府城隍庙正门前东西方向的小巷,故名。
5、府坡街
位于上党古城西大街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东州门街,全长约460米。以上党门为界,分为府上街和府坡街,为古时进入潞安府的重要官道。
6、中山巷
位于新市西街西端,为东西走向的小巷,西起兵士巷,东至新市西街,长约240米。原名“张皮巷”,明清时期,为皮货生产销售聚集地。1932年国民党长治县党部设于此巷,遂命名中山巷。
7、梅辉坡巷
位于古城大十字街西南、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东侧,旧为煤市,堆积煤炭,地势南高北低,形成坡状,俗称“煤灰坡”,命名雅化为梅辉坡巷,分为上梅辉坡和下梅辉坡。
8、石头街
位于英雄南路东侧,西起英雄南路,东至花园街,长约270米,是明朝时皇城沈王府通向其花园之路,因路面用石头辅成,故名。
9、花园街
位于延安路西侧。东起延安路,西至铁匙巷(现为长兴路),长约360米。这里是明清时期沈王府花园,民国时期为孟家范围,故名。
10、英雄街
明清时称卫前街。卫为明代军事编制,于要地设卫。明永乐年间设潞州卫,按所处方位分卫前、卫后、卫东、卫西4个街巷。
1946年,为了庆祝和纪念太行区第二次群英会的胜利召开,长治人民在卫前街筑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英雄门,门楣上嵌有雄鹰,并将长治当时最繁华的卫前街更名为英雄街,同时命名的还有英雄广场和英雄台。
Ⅵ 河北有什么名胜古迹
1、保定大慈阁
大慈阁始建于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慈阁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
2、保定清西陵
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
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3、秦皇岛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4、万里长城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5、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
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
Ⅶ 临漳的历史
临漳县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九曲漳河横贯东西,京深高速公路纵跨南北,107国道、京广铁路擦境而过。全县现辖5镇9乡、425个行政村,总人口57万,总面积744平方公里。
临漳因临漳河而得名,古称邺,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齐桓公始筑邺城,继之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之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西门豹投巫治水,曹孟德筑邺城,建“三台”(铜雀、金凤、冰井),昭示曹魏之霸业;又有“破釜沉舟”、“铜雀春深锁二乔”、“文姬归汉”等历史佳话。
98年临漳县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卫生城。
临漳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临漳古称邺,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
今临漳一带,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筑邺城。战国属魏。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西汉属魏郡,汉高祖始置邺县,魏郡理于此。东汉至三国时期仍属魏郡,郡治理于邺县。西晋属魏郡,建兴二年(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这是命临漳县为县名之始。
北魏置邺县,属相州魏郡。东魏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唐宋时邺县和临漳县属相州邺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县名迄今未变。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2000年,临漳县辖5个镇、9个乡:临漳镇、孙陶镇、柳园镇、南东坊镇、称勾镇、习文乡、西羊羔乡、杜村乡、狄邱乡、张村乡、柏鹤乡、砖寨营乡、香菜营乡、章里集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7277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临漳镇 75126 南东坊镇 24349 孙陶集植 54617 柳园镇 53056 称勾集镇 41365 狄邱乡 27660 张村集乡 50456 西羊羔乡 21014 香菜营乡 29270 杜村集乡 45593 章里集乡 36818 习文乡 34361 砖寨营乡 41099 柏鹤集乡 37993
2002年底,临漳县面积747.54平方千米,人口57.28万。辖5个镇、9个乡,425个村委会。县政府驻临漳镇建安路。
临漳镇镇政府驻南关村。面积48.64平方千米,人口7.50万。辖34个村委会:南关、东关、西关、北关、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洛村、刘庄、李家、西上、西岗、东岗、东北城角、西北城角、东南城角、西南城角、东后坊表、东前坊表、西前坊表、前赵坦寨、后赵坦寨、西五岔口、东五岔口、后坊表、郝辛庄、岗陵城、西烟寨、东烟寨、王明寨、炉耳庄、西辛寨、小平营。
南东坊镇镇政府驻南东坊村。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18个村委会:南东坊一、南东坊二、南东坊三、南东坊四、陈家小庄、小东坊、张修屯、杨家铺、后小庄、前小庄、南岗一、南岗二、西三、中三、东三、栗岗、武学、北头。
称勾集镇镇政府驻勾村。面积61.5平方千米,人口4.13万。辖33个村委会:称勾东街、称勾西街、常家屯西、常家屯东、常家屯中、大呼村东、大呼村西、前齐庄、后齐庄、高河口、郭小屯、和义庄、砚瓦台、集后李、李学官、北杨庄、尚家台、新后屯、宋家、楼郭、小呼、舒刘、鸡李、西刘、南寨、王村、姚村、钱村、黄村。
孙陶集镇镇政府驻集孟村。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口5.47万。辖50个村委会:孙陶集、梁家营、水牛李、陈小庄、王家庄、孟村铺、常小庄、南赵庄、三宗庙、西马庄、大楼王、豆腐营、郝家庙、古辛屯、陈家堂、教书屯、耿小庄、杜家堂、沙河岸、张家店、孟村、商村、姚庄、何屯、李村、镇河、西芦、东芦、胡郭、小郭、大韩、刘家、马许、三王、兴王、西孙、段汪、司庄、冯村、尚村、蔡村、香房、陈村、苗庄、潘村、杨村、李庄、郭村、西郝、西羊羔屯。
柳园镇镇政府驻南关村。面积71.1平方千米,人口5.32万。辖53个村委会:东街、北街、南街、北杨、后三、南陈、老田、南杨、柴村、申村、高村、罗村、郝村、贺营、石村、赵村、尹村、袁村、吴村、马村、刘村、彭庙、薛村、胡营、樊营、新营、李营、东冯、尚庄、胡口、西冯、西街西、西街东、刘广营、董村街、李小庙、高家店、申家海、任羊羔、五龙庙、东南王、辛小庄、小张庄、祝羊羔、郑羊羔、张羊羔、西辛庄、理王屯、吕小庄、李羊羔、二分庄、南邓庄、涉县庄。
狄邱乡乡政府驻东狄邱村。面积35.5平方千米,人口2.76万。辖21个村委会:东狄邱、西狄邱、前野郭、北杜东、后野郭、北杜西、北张、西申、东申、北孔、北袁、郝王、张家、冉店、双庙、后村、贾村、后庄、邓庄、牛村。
章里集乡乡政府驻章里集村。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69万。辖15个村委会:章里集、北东坊、萧城寨、黄辛庄、王崔庄、中章、后章、常庄、郜庄、东屯、大章、中屯、西屯、堤上、冢上。
张村集乡乡政府驻西街村。面积97.5平方千米,人口5.04万。辖56个村委会:西街、南街、东街、新三、花王、申家、前王、胡周、潘家、南孔、南贾、董村、冯庄、崔村、黑龙庙、杜堂、张费、许村、梁庙、西屯、于园、东屯、高庄、新村、徐村、马堂、小王、西北街、西南街、南史庄、郭少庄、阎看台、前安上、后安上、郭家堂、、张看台、白龙庙、海岛寺、大分庄、武孔齐、贾河口、刘江堂、刘路口、木锨刘、张探花、有仙刘、黄开河、李家寨、田马吾、三皇庙、张路口、奶奶庙、东花佛堂、西花佛堂、东明古寺、西明古寺、新明古寺。
西羊羔乡乡政府驻西羊羔村。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2.10万。辖15个村委会:西羊羔东、西羊羔南、西羊羔西、西羊羔北、苏庄、漳潮、东辛寨、刘柏鹤、杜城营、七里营、南羊羔、王羊羔、温羊羔、刘羊羔、中羊羔。
香菜营乡乡政府驻香菜营村。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2.93万。辖18个村委会:香菜营东、香菜营西、香菜营中、十里后、马营、务北、盐食、务中、谷子、务西、董庄、显王、韩旺、井龙、回漳、三台、洪山、邺镇。
杜村集乡乡政府驻杜村集村。面积68.9平方千米,人口4.55万。辖26个村委会:杜村集、西夹河、三教堂、东冀庄、西冀庄、东小庄、高夹河、西小庄、路夹河、周房、杜庄、安庄、郭庄、栾庄、贺村、关村、秦村、齐楼、张庄、土楼、西营、东营、羊羔、赵庄、梅庄、西宋。
柏鹤集乡乡政府驻柏鹤集村。面积48.9平方千米,人口3.79万。辖32个村委会:柏鹤集、车往营、杜油坊、北张庄、李谷驼、姜油坊、兵马寨、袁油坊、牛谷驼、张柏鹤、北史庄、有阁刘、江村、魏村、贺寨、张村、大营、马荒、梁村、田村、傅村、陈厉。
习文乡乡政府驻习文村。面积35.8平方千米,人口3.43万。辖34个村委会:习文、芝村、时固、常巷、上柳、公界、贺北、窑头、板堂、边庄、曹村、吉田、板屯、仁寿、河庄、邢固、义城、河图、栗辛庄、洛安台、核桃园、西吴庄、西太平、东太平、定花城、明阳屯、倪辛庄、刘太昌、北吴庄、南王庄、马辛庄、张彭城、靳彭城、赵彭城。
砖寨营乡乡政府驻崔庄村。面积56.5平方千米,人口4.11万。辖30个村委会:崔庄、北章、范庙、沙庄、朝阳、官村、前屯、朴庄、宋庄、后屯、金庄、油房、老庄、岗上、彭村、苏村都村、张柳、向阳、协王、东风柳、砖寨营、申小屯、李全庄、羊羔屯、后洹桥、前洹桥、东辛庄。
2003年底,临漳县辖5个镇(临漳、南东坊、称勾集、孙陶集、柳园)、9个乡(狄邱、张村集、西羊羔、章里集、香菜营、杜村集、柏鹤集、习文、砖寨营),425个村委会。总人口59.08万人。
临漳县县标为 "铜雀飞天" ,位于县东北角
Ⅷ 你们家乡名字的来源是什么有什么美丽的传说吗
家住新疆石河子市西营镇。石河子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1976年设石河子市。据《新疆图志》,石河子是原来城西一湖名,北有苇草湖又名石河子湖,东有泉水汇成的小河,河底杂石甚多而得名。遗址在县北部一四八团场西营镇以北2.5公里处。现残存城墙高2.5米,城为正方形,边长550米,有东西南北四门,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左右,是民团赵兴体营的营宅。有路东行70余里与呼图壁马桥子城相接。《新疆图志》称“锡营”又称镇西营堡,习称西营城。因光绪初年平定阿古柏的参赞大臣锡纶由北路进军玛纳斯城,驻扎于此,故名“锡营”。在马桥子城之间,筑有义安、攀安、必安、同安、公安5堡。
Ⅸ 河北邯郸有什么名胜古迹
1、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又称赵邯郸故城遗址,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敬候从晋阳迁都邯郸,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国为秦所破,邯郸作为赵国国都历经八代王侯,延续时间长达158年。汉代为赵王刘如意的都城。汉以后逐步衰废。
2、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属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又称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
5、娲皇宫及石刻
娲皇宫位于河北邯郸涉县,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景区。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组成。
娲皇宫依山就势,巧借天然,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
Ⅹ 岷江的名字来源
你的问题太专业了~我地理蛮好的还是不能给你理想答案~你是要写历史论文还是历史小说呢?
岷江发源于四川西北的弓杠岭,毗邻著名的九寨沟和黄龙风景区。岷江上游居住着古老的羌族,他们保留着纯朴的习俗,善于营造高耸的石碉楼和晃悠悠的索桥。
江边的石崖上,历代船夫用篙杆留下的杵窝,令人联想到当年航运的艰辛。从彭山到宜宾以南的岷江两岸有着数以万计的崖墓,体现了“居于石室,葬于石穴”的巴蜀古俗。在一些雕刻精美的汉代崖墓中,佛教风格的造像显示了佛教由西南传入的痕迹。
经过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故乡眉山,来到夹江铁石关,在唐代千佛岩下,至今还可见到水域居民的“六月六踩莲花会”。四乡的香客集聚一处,口唱莲花调,象征性地踩着“莲花”过“河”。
岷江穿过妩媚的青神峡,与青衣江、大渡河共汇于乐山凌云岩下。抬头望去,世界上最宏伟的石刻巨佛映入眼帘。旁边的古代水利工程杰作——乌尤离堆上,五百罗汉彩塑栩栩如生。与之相距不远的峨眉山,是东南亚诸国向往的佛教圣地,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四川与青海交界的果洛山,上源为由麻尔柯河跟梭磨河汇合而成的大金川,流到丹巴附近汇合小金川后,才称为大渡河。全长约900公里,流域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北面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南面则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起伏甚大,源头跟河口之落差,竟达3,000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河水南下,经过汉源县即折向东流,流至乐山县与岷江汇合,河水汹涌奔腾,桀骜不驯,相传唐代要在那里雕凿凌雪山大佛,目的就在减煞其水势。奇怪的是,这座当今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大佛,历经90年凿成后,大渡河果然平静下来,不再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