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释“佛”、“法”、“僧”、“念佛”、“念法”、“念僧”的意思
僧
(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
念佛niànfó
净土宗信徒对阿弥陀佛名号的反复念诵,以此作为往生净土的手段。
例句:寺庙里一群出家人在专心的念佛。
念法:时时忆念法的殊胜,以此激励自己不断探求真理。
例句:出家人是因为每日念法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探求真理
念僧:时时忆念贤圣僧的清净梵行,以此培养出世的心态。
例句:念僧是一个出家人平日里须做的事情
『贰』 唐僧的来历及法号的由来
玄奘雕像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小说《西游记》中讲的唐僧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僧人,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过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影视作品中唐僧的形象,亦是从小说中改变而来的。
中文名: 陈袆
别名: 玄奘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
出生地: 河南偃师
出生日期:
『叁』 僧,这个字怎么读,有几种意思
一、僧的拼音sēng。
二、释义:
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
2、姓。
三、僧的部首:亻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亻、曾声
六、相关组词:
僧俗、高僧、僧尼、僧侣、僧徒、僧戒、僧纲、林僧、僧盟、云僧、僧宇、僧字、僧供、女僧
(3)僧念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一、汉字笔顺:ノ丨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二、笔顺读写:撇、竖、点、撇、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三、词组释义:
1、僧纲[sēng gāng]
僧官名。
《西游记》第十一回:“ 太宗 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2、林僧[lín sēng]
山林古寺中的僧人。
3、云僧[yún sēng]
行脚僧。
4、僧宇[sēng yǔ]
寺院。
5、僧字[sēng zì]
出家为僧后取的别名。
『肆』 中国历代得道高僧名字,法号
有星云法师,还有那个净空法师,这二位非常的仁爱,心平气和,一点浮躁的感觉也没有,给众生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伍』 “僧”怎么念
sēng
『陆』 和尚名字的由来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这个字出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
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之称华藏世界只有释迦能称得,但后世确把比丘都称为和尚了,也许是因为释迦涅磐之后,在世比丘为世间第一福田的缘故吧。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见和尚一词,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在佛教,确有它的根据,佛教的律藏,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 Upadhyaya),「和□」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讹误,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图澄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讹误,因为,依照邬波驮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弥(意思是勤加策励,息恶行慈),生年满二十岁,受了比丘戒,称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中国人误传为「德比孔丘,故称比丘」,那也是笑话)。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五年之后,若已通晓戒律,始可以所学的特长作师,称为轨范师,梵语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习诵;到了十年之后,可作亲教师;到了二十年之后,称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称为耆宿长老。
『柒』 唐僧这个名字由何而来唐僧的原名又叫什么
因为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所以叫唐僧,原名叫陈祎,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祎”,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在玄奘故里,到处都遍布着他的圣迹。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恭陵、和陵等。当地人很少用法号称呼他,通常都称他为唐僧。
走入偃师境内,求人问路若问唐僧的老家,要比问玄奘故里容易的多。人们习惯这样称呼,因为这样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现出家乡人的特殊感情。
(7)僧念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西游记中唐僧故事情节:
1、唐僧收孙悟空
唐僧骑马西行在山边城,夜登双叉岭时,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后太白金星搭救唐僧。唐僧行至两界山时,忽听喊声如雷道:我师父来也!叫喊者正是孙悟空,唐僧收悟空为徒,从此得到一大助力。
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给唐僧紧箍咒,而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并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会再违背师言。
2、绝域变通途
唐僧师徒来到庄中,见村民惊恐万状,甚为不忍。悟空有心为陀螺庄除妖,正与八戒打听妖怪来历,妖怪驾着妖风来到。悟空上前与妖怪较量,妖怪卒不及防,逃回洞中。
妖怪得知唐僧来到,大喜,欲吃唐僧肉,以得长生。 陀螺庄上村民知道悟空除妖,皆大欢喜,奉唐僧如神明。 妖怪几次变化来庄,想捉唐僧,但不得机会。
悟空与八戒到山中寻找妖怪洞穴,女妖却乘机下手想将唐僧弄黑风刮走,幸沙僧警觉,打伤妖怪,夺回唐僧。
3、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妖怪入洞取出九齿钉耙一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那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被取明为猪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4、万寿庄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老窃人参
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观主镇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骂唐僧。
『捌』 为什么禅僧不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