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镇江名字由来
镇江是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城。可见诸史籍记载或文物证明,镇江最早的地名称作“宜”。1954年,在丹徒县大港烟墩山发掘的西周初期宜侯夨墓,得到一件铜器“夨簋”,铭文有一句话“王令虔侯夨曰:繇,侯于宜。”据郭沫若、唐兰等学者考证,这个“虔侯”原本是虞侯,周良王改封他为宜侯。
到了春秋中叶,镇江有了“朱方”之名。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冬,齐相庆封在贵族政治斗争中失败后,举族“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聚其族居之,富于其旧”。这是朱方之名首见诸史籍。后来越灭吴,楚又灭越,于是改朱方为“谷阳”。
秦始皇灭六国后,巡游天下,到了谷阳,听信方士之言此地有“王者之气”,就近调来“劳改营”的三千红衣囚徒,凿通京砚山,改谷阳为“丹徒”以污之,看你还出皇帝不!
汉朝时,在丹徒筑京口埭,故又有“京口”之称。三国时代,孙吴曾在此筑城,名之“京城”,又称“铁瓮”,因为城像一个坛子。嘉禾三年孙权为了励其与中原曹魏争霸之志,又改为 “武进”。
东晋初,丹徒县治始迁京口。当时正当五胡乱华之际,北方人民大量涌入此地,朝廷在此专门安置北方“流民”和“衣冠之族”,京口也就大有名气,以致刘裕称之“京口兵可用,酒可饮”。
京口是刘裕的出生地,也是他长期经营并最后禅晋建宋的基地。所以他做了皇帝后予以特殊地位。他的三子义隆于元嘉二十六年下诏书说:“朕违北京,二十余载;虽云密迩,瞻涂莫从。”由于京口在首都建业的东北,故称“北京”,这是知者甚少的异名。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丹徒与延陵两县合并而称“延陵”县。开皇十五年置“注州”,这是镇江又一异名。又安史之乱后,注州又是权力很大的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因此又有“镇江”的异名。
直到宋政和三年(公元1139年),才正式称“镇江”,一直沿用至今,它最确切地标示其地理特征。
此外,还有“徐陵”、“晋陵”、“蒋州”等异名。
『贰』 安溪的名字的由来
安溪县地处闽南,置县逾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安溪被称为“龙凤名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中国特种茶类乌龙茶的故乡,驰名中外极品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福建闽南地区最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85年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对外开放县份。
安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从境内考古发掘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表明,沿蓝溪两岸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辛勤劳作,在夏商时代已经孕育着古代文化,而且积淀相当丰富,其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主要来自中原文化南移。唐朝至五代南唐,河南光州一带有不少名士墨客避乱前来安溪潜隐定居。南宋抗金名将刘琦去世后谥吴王,葬在参内乡圆潭村。宋代理学家朱熹,见安溪山水幽奇,曾题咏“清溪八景”。他们对安溪早期文化起着启迪和传播的作用。特别是唐末“未有清溪县,先有寥长官”的廖俨、五代开先县令詹敦仁率先负起布施教化重任,劝勉诱导后人读书,对安溪早期文化的开拓、发展,贡献更大。
行政沿革: 安溪置县逾千年。周时为闽越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会稽郡,三国时属吴之建安郡,晋代为晋安郡,隋唐时为南安县地。唐咸通五年(864年)置小溪场。后周显德二年(955)设清溪县,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历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厦门道(兴泉永道)。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现辖24个乡镇、460个村。
『叁』 延安各县名字的来历
1、宝塔区
原为县级延安市,因境内有著名的延安宝塔而得名。
秦时设高奴县,三国至南北朝,境内先后设临真县、广武县、沃野县、真川县和丰林县。隋时设延安郡,同时在境内设肤施县。唐代设延州和延安郡,宋升为延安府,明清仍称延安府,民国改称延安县。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延安县。1972年,撤县设市。1997年,延安撤地设市后,改称宝塔区。
2、延长县
唐广德二年(764)始改为延长县,取延水长流入黄河之意,改属延州。
3、延川县
以县城脚下河流古名"吐延水"得名
4、子长县
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为子长县
5、安塞县
宋以“安定边塞”之意设安塞堡,属绥德军辖。元初(1252)置安塞县,县从堡名
6、志丹县
史称保安军、保安州、保安县。1936年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而命名为志丹县
7、吴起县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靖边县首置吴起镇。相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而命名吴起。1942年设吴起县,因镇为名。不久改吴旗县。2005年10月19日正式更名吴起县。
8、甘泉县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置甘泉县,因城南有泉,水质甘甜而得名。
9、富县唐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洛交县城兼设鄜州,1912年废鄜州设鄜县。1940年4月2日解放。1958年并入洛川县。1961年复设鄜县。1964年因“鄜”字生僻,改为富县。
10、洛川县
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始置鹿县。后秦姚苌建初八年(公元388年)分鹿县北部设洛川县,因洛河水穿境而过故名。
11、宜川县
宜川历史悠久,古系雍州之域,西魏大统三年,始置义川县,至今有近1500年历史。宋太平天国初,为避太宗匡义名讳,将义川改为宜川。
12、黄龙县
黄龙县得名于黄龙山,其山在历史上,一直被誉为“冯翊屏障”。
13、黄陵县
1944年改设黄陵县,因县北桥山有黄帝陵而得名。
(3)信安镇名字由来扩展阅读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开皇中,府废统县十一,户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九。大业三年(607年),在肤施置延安郡。”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肆』 安平桥名字的来历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伍』 甘岸镇的名字由来
20世纪中后期,甘岸还不叫甘岸它叫甘露寺。甘露寺位于甘岸老街南半段,庙宇很大,占地面约四亩。几百年中国动荡不安,甘露寺毁于战火之中,只遗留有残碑半截。因年代久远,碑文模糊不清,无法辨认。仅有甘露寺三字还能认得出来。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甘岸又糟受毁坏,全街化为灰烬。过后居民建房时发现甘露寺残碑,碑上仅存甘露两字。因甘岸历史上是淮河渡口南岸,人们便把这地方叫甘岸。此地人把甘岸叫为甘岸儿,久之便演化为“甘家堰儿”或叫“缸堰儿”。
『陆』 安乐镇的名字由来
安乐镇的由来: 据说,当年刘禅被俘投降魏国后,被分到如今的安乐镇做起来了他的被俘生活。当时的司马集团,不是很放心他,因为姜维等的起义,让魏国的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探清这位蜀国的后主的心思。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奉命前来这里探望他。
刘禅据说被俘后,纵情歌舞对于外事不理不问。一些蜀国遗臣却一心想复国,面对这个环境。刘禅不得不装聋作哑,就在司马昭来了之后,与刘禅对酒赏乐。正在酒酣之际,司马昭突然问刘禅,这里的美景与生活和以前的蜀国相比哪个好?刘禅一手持着酒杯,笑着说:“此乐间,不思蜀也!”
随后,司马昭回复魏国国主,刘禅的这句话。而后,刘禅就被封为“安乐王”。带着一些蜀国的遗臣,在安乐长此定居。
后人随改原地方名为安乐,以纪念这位蜀国最后的君主。
『柒』 东平-这个地名的来历
东平,古称东原。“东原底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东平县历史沿革:
东平,古称东原。唐虞夏商时期属徐州。
西周,境内置须句、鄣、宿等诸侯国。春秋,须句属鲁;鄣属齐;宿属宋。战国时,鄣、宿为齐无盐邑。
秦代,始设须昌县(治今埠子坡)、无盐县(治今无盐村)、张县(治今霍庄),属薛郡。
东平县
西汉,增置富城、章县,与无盐县先后属梁国、济东国、大河郡、东平国(国治无盐县宿城)。须昌、寿良二县时属东郡。
东汉,须昌、无盐、寿张、富城、章县同属东平国。
三国魏,撤章县,另四县沿属东平国(治迁寿张县治霍庄)。
西晋,东平国治迁须昌城。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郡治宿城)。晋代境内四县沿袭。
南北朝,隶属未变。南朝宋,撤富城,北魏又复置。至北齐,富城县废制,无盐并入须昌县(治迁宿城)。北周,境内须昌、寿张二县属鲁州。
隋代,寿张县治寿张集,属济北郡。596年(隋开皇十六年),须昌县迁回原治;就原无盐县境置宿城县(治宿城)。此须昌、宿城二县属郓州(州治郓城)。
唐代,须昌、宿城县与寿张县同属郓州(州治迁须昌)。郓州先后为平卢、天平军节度使治。627年(唐贞观元年),宿城并入须昌县。707年(景龙元年),复置宿城县。788年(贞元四年),宿城县改名东平县,与须昌同附郡郭,此为东平县名之始。830年(太和四年),改东平县为天平县。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县并入须昌县。
五代,须昌、寿张县沿属郓州。923年(后唐同光元年),改须昌为须城县。
宋代,隶属沿袭五代。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东西路安抚使于郓州(须城)。1000年(咸平三年),河决郓州,州城浸没,遂移州、县城于五陵山前五里平原处(今州城)。1119年(宣和元年),改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
金,1128年(金天会六年,)立刘豫为“大齐”帝,先治大名,后迁须城伪称东京。并以须城为山东西路首邑。境内须城、寿张县仍属东平府(治须城)。
元代,须城、寿张二县属东平路,须城为路城。
明代初年,须城为东平府治,寿张沿属。1370年(明洪武三年),寿张县分并须城、阳谷县。1375年(洪武八年),东平府降为州,同年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属济宁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置寿张县于王陵店(今台前县),始离本境。1385年(洪武十八年),东平州改属兖州府。明代东平州领辖汶上、东阿、平阴、阳谷、寿张5县。
清代前期,东平州仍属兖州府。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东平州为直隶州,领辖东阿、平阴、阳谷、寿张4县。1735年(雍正十三年),撤直隶州为散州,沿治东平州城。
1913年,改东平州为东平县,治所沿袭,属济西道(驻聊城)。1928年,裁道制,直属山东省政府。1935年,属省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驻济宁)。1938年,改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9年9月27日,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先后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和泰西专员公署。1941年6月,属冀鲁豫第一专署。1942年7月,改属冀鲁豫第二专署。
1945年5月,东平解放,属冀鲁豫第八专署。1947年7月,属冀鲁豫第七专署。1948年5月,复属泰西专署。
1950年5月,属泰安专署。1958年12月,平阴县并入东平县,属聊城专署。1959年8月,改属济南市。同年10月,撤销东平县,恢复平阴县,其县境大部属平阴县。1962年1月1日,恢复东平县建制,复属泰安专署。
1985年8月,泰安地区改为泰安市,东平县沿属。
『捌』 霸州名字的由来
霸州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得六年,因是益津关口故称霸州。三国时称霸城,清雍正六年霸州由直隶州降为散州,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历经宋、辽、金、元、明、清和民国,已逾千年。
大事记
后周显得六年,辽应历九年(959)
四月,周世宗乘舟自沧州督师北伐,辽守将终廷晖投降,收复益津关。五月以益津关置霸州,命韩令坤为霸州督部署,率兵驻守,并诏发民夫,筑霸州城。五月,收复淤口关,今霸州信安镇。
宋在益津关筑城,辽命南京(今北京)刘寿高勋、统军使崔庭勋进兵骚扰。
太平兴国五年、辽乾亨二年(980年)
十月,辽景宗至南京(今北京),督师攻宋。
太平兴国六年、辽乾亨三年(981年)
以霸州淤口寨为破掠军。割霸州、文、达3县属之。
端拱元年、辽统合六年(988年)
十月,辽败宋军于益津关。
端拱二年、辽统合七年(989)年
宋沿拒马河界内,东南700余里,特置戍长司巡警。
淳化四年、辽统合十一年(993)
二月,民妇王氏,为反对浩繁的差役和捐税,以宗教为号召,率众起义,辽廷震惊,下令镇压,王氏被杀方告平息。
宋廷诏六宅使何承矩等,督戍兵丁1.8万人,屯田、防御。
淳化五年,辽统和十二年(994年)
州民李在宥,年133岁,辽廷赐锦袍、银带,月给羊酒,并免除他一家的徭役。
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1001年)
十一月,宋兵处淤口关、益津关,辽迎击,宋兵败退。
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
十一月,宋遣曹利用赴辽请和,议定以白沟河为界。
景德三年、辽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
宋改破虏军为信安军。
景佑二年、辽清宁三年(1057年)
雄、霸二州大水。
熙宁元年、辽咸雍四年(1068年)
秋,大水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漂溺灾民。
政和三年、辽天庆三年(1113年)
宋徽宗赐霸州名永清郡
金
天会四年(1126年)
高彪在随宗望伐宋,破宋于霸州。
大定七年(1167年)
金降信安军为县,隶属于霸州。
贞佑元年(1213年)
元史天泽取霸州、文安、大成20余城,辽中都戒严。
贞佑三年(1215年)
金御史中丞李英,运粮大名以救中都,遇蒙古军于霸州,大败。所运量秣尽失。
兴定元年(1217年)
夏,元察罕破金监军瓜尔佳于霸州。
元光元年(1222年)
信安改为镇安府
蒙古
中统元年(1260年)
以镇安府为信安镇,入霸州。
七月,张荣实从世祖难症,多立功,名为水军万户,兼领霸州民户主水军将吏。
中统三年(1262年)
三月,调本卫军2000人,于永清、益津等处,立屯开垦。屯田1310顷65亩。
元
至元十五年(1278年)
九月,以各省军人备侍卫者,于霸州、保定、涿州慌闲土地上屯田。
至元十八年(1281年)
调云南军人3000名,于涿州、霸州、保定、定兴立屯田。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大地震,民死伤甚多。
至正六年(1346年)
平地水深3尺,居民被水淹
至正十九年(1359年)
飞蝗蔽天,落地食禾稼野草俱尽,沟坠尽平,平民大饥,人相食。
至正二十年(1360年)
红巾军围信安。
明
正德四年(1509年)
刘六(刘宠)刘七(刘辰)在霸州发动农民起义,明廷诏兵部侍郎陆完镇压,击败起义武装于霸州。七年,刘六复攻霸州,陷大城,又被陆完击退。
正德六年(1511年)
春,地震,一夜10余次。
正德十二年(1517年)
水淹庄稼,民大饥,疫病流行。
嘉靖二年(1523年)
大风昼如夜。
嘉靖十年(1531年)
大水险毁城垣。
嘉靖十五年(1546年)
地震,声如雷。秋,大水。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雨七昼夜,河水泛滥,冲毁田舍。
万历十年(1582年)
大头瘟疫流行,死者十之四五。
万历二十年(1592年)
庄稼受虫灾,叶被吃光,又大水成灾。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大水。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清兵陷霸州。
清
顺治五年(1648年)
清廷进剿霸州反清武装。
顺治六年(1649年)
水乡反清武装蜂起,被镇压。
康熙十年(1671年)
春汗,秋涝,免田租。
康熙十一年(1672年)
春水,夏虫灾,免田租。
康熙十三年(1674年)
清王室圈占本州土地2248顷,称为“旗地”。佃民向王府交租,不再给国家纳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巡抚于成龙奉命开筑永定河
雍正三年(1725年)
怡亲王尊旨,改永定河入海道,水流通畅,民享乐利。
雍正四年(1726年)
怡亲王开挑忙牛河,长200余里,自此奔突患息,野潦有归。
雍正七年(1729年)
州判陈起唐捐资修筑下六工堤,长40里。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大水,冬雪深五六尺。
道光二十一年(1840年)
大旱,秋,大雨成灾。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淫雨连绵,庄稼受害。
咸丰三年(1853年)
太平军进抵静海县独流镇,霸州城戒严。
咸丰六年(1856年)
夏旱,蝗虫为害,秋大水成灾。
咸丰七年(1857年)
灾民大饥,州发放赈济,翌年,疫病流行。
同治六年(1867年)
天旱,六月二十七得雨,七月十五日大水。
连续遭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时有灾民聚众起义,人称“马贼”
同治十年(1871年)
五月淫雨10昼夜,六月淫雨9昼夜, 七月复淫雨8昼夜,平地水深数尺。
八月二十一日卯刻地震。
同治十一年(1872年)
大水,蝗虫为害。
光绪元年(1875年)
六月永定河决口,水注城南一带,淤泥1尺许。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五月四日,义和团齐集善来营,怒杀教民数家,弃尸于河。
同日,义和团2000余人,围攻高庄村教堂,并将教堂焚毁。
八月十日,官府奉密令围剿,先后杀害团首10余人。
二十一日下午德军侵入州城。
九月法军进驻桑园村。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玖』 桐城市乡镇名称的由来
周朝置桐国,唐初为同安县,属同安郡。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新渡镇 新渡镇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因古时官设渡口于此,故名新渡。又名新安渡,新安!
青草镇 青草镇位于桐城市西南边陲,地处桐、怀、潜县(市)交界,旧称“青草塥”,系古老商贸名镇,曾有“小安庆”、“小上海”之美称。故称青草!
大关镇 自三国时有古峡雄关之称,宋、元、明、清时为桐城九镇之一。始称“北峡镇”,清乾隆年间改称“大关镇”。
嬉子湖镇 嬉子湖镇地处桐城市东南,呈半岛状,三面环水,东邻菜子湖、白兔湖,西邻嬉子湖,故为嬉子湖镇!
罗岭镇 以古镇罗家岭而得名,清乾隆时至民国初属大宥乡,民国31年(1942)改大宥乡为罗黄乡,建国初设罗岭、大王、大王、石桥、华潭、梅凤、西峰乡,1956年合并为罗岭、石桥华潭,1957合并为罗岭乡,1958年置罗岭公社,1960年1月改称罗岭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罗岭公社,1984 年公社为乡,1997年撤乡建镇,为桐城市管辖,2005年5月28日,归属安庆市宜秀区。
孔城镇 相传自三国吴将吕蒙屯兵筑城于此而得名。
吕亭镇
〖吕亭〗城东边的吕亭,古称张家岗,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曾来此扎营建亭,故改名吕亭。吕蒙任东吴中郎将后,经常率军转战四方,一次他从舒州往安庆进发,过了北峡关,进入张家岗,驻马四望;北面青山逶迤,气势磅礴,南面原野广袤,一碧万顷,东接庐江、舒城,西通潜山、安庆,真乃屯兵养马、布阵作战的好地方。这一次他因军务在身,只是嗟叹一番,也就依依不舍地走了。赤壁之战,他撵走曹军以后,又一次来到张家岗,并就地安营扎寨,修建起一座路边长亭,在长亭下还凿起一方泉水池。这一亭一池,后来都成为过往行人歇息、解渴的最好场所。人们为了感谢吕大将军,就将长亭称作“吕亭”泉池称作 “吕泉”。100多年后,南北朝期间的宋武帝,也看重这个地方,在此设置了“吕亭左县”,围绕四周修起了一道城池。到了明朝,开国不久的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3),又在这里设了驿站,称“吕亭驿”。这样,“吕亭”的名字,就载入地舆,世代相传了。
这则传说,叙说的是“吕亭”的由来,这里涉及到真实的古建筑,以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其人其事是否绝对真实姑且不论,但它所反映的三国至明朝初年这一段吕亭的历史,到现在人们还把它当作事实,而“吕亭”的名字也延用至今,现在已成了桐城市的名镇“吕亭镇”。
『拾』 保定市各个县名字的由来
徐水县
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1990年人口53.32万。汉族为主,有回、满、壮、锡伯、瑶、苗、朝鲜、蒙古、藏等21个少数民族。面积735.8平方千米。西汉置北新成县。北魏称新城县,后又改称新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名遂城县。宋初置广信、安肃二军,宣和七年(1125)改安肃县。金天会七年(1129)广信军立为遂州,安肃县立为徐州。元至元二年(1265)遂州并入安肃州,后又复置遂州。明洪武元年(1368)遂州降为遂城县,二年安肃州改为安肃县,八年遂城县并入安肃县。1914年改名徐水县。1958年容城、安新两县及定兴县部分地区并入。1960年12月恢复安新县。1961、1962年定兴、容城恢复原建制。矿产有板岩、高岭土、石灰石、白云石、八厘石、硅石等。土特产主要有“刘伶醉”酒、大白菜等。
易县
位于中国河北省中偏西北部。1990年人口15.1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汉族为主,有满、回、蒙古、壮、朝鲜、水、布依、苗等少数民族,共2.77万人。面积2534平方千米,耕地4.28万公顷。
隋开皇元年(581)置易州,因境内易水得名,十六年设易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设五迥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涞水县并入。辽复析置。金大定六年(1166)析置定兴县 。元初省县入州,至元三年(1266)复置。明洪武初入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直隶州。1913年2月易州降为易县。1940年7月析置龙华县。1942年2月与定兴、涞水组成定易涞联合县。1946年4月12日恢复原建制龙华,定易涞县撤销。1958年10月兴县和涞水县镇场、白涧、大河南三镇并入 。1961年5月恢复定兴县。1962年1月恢复涞水县。
金属矿有金、铁等,非金属矿有磷、膨润土、石灰石、煤、花岗石、石棉、蛭石等。药用动物有蝉蜕、全蝎、五灵脂等。药用植物有苦参、沙参、黄芩、知母、丹参、枣仁、柴胡等。土特产主要有京西大烟叶、易县水砚、易县豆腐干、易县大柿子。
名胜古迹主要有易州景区、紫荆关景区、清西陵景区、狼牙山景区、洪崖山景区。
满城县
位于中国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1990年人口40.32万。
汉族为主,有回、蒙古、满、藏、壮、彝、苗、侗、瑶等19个少数民族。面积718平方千米。西汉置北平县 。东魏兴和二年 (540)析北平县西北境置永乐县。北齐北平县并入永乐县。唐天宝元年 ( 742 )永乐县更名满城县。宋省入保塞县。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复置满城县。矿产有石灰石、粘土、大理石、石板矿等。野生动物有獾、鼬、兔、鹰、鹞、猫头鹰、蛇、蝎等。野生植物有酸枣、荆条等。土特产主要有雪桃、磨盘柿子、草莓。名胜古迹主要有陵山汉墓、元蔡国公墓、曹仙洞、龙门湖、抱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