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威海的历史故事
威海的历史故事:
1、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今市境先属齐郡,后属胶东郡,为腄县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之罘,立石颂秦德焉。秦之腄县,设治于今烟台市福山区境内,以东别无他县。
2、西汉时期:
境内属青州东莱郡地。《汉书·地理志》东莱郡注谓高帝置。师古说故莱子国也。东莱郡治在今莱州市,领县十七,今市境内置有不夜县、昌阳县、育犁县。是为境内有县级政区建置之始。
3、东汉时期:
东汉初省并不夜、育犁二县,境内仍属青州东莱郡。郡治由今莱州市迁至今龙口市黄城集。1986年,在威海市区塔山北麓出土长贵亭侯龟钮铜印,其形制为东汉遗物。亭是县属行政单位。可知,东汉时,今市区一带曾是昌阳县长贵亭侯的封地。
4、东晋时期:
后赵在牟平县析置东牟郡东牟县,今市境北部属之,郡治、县治均在今烟台市牟平区。境南部仍属长广郡,为昌阳县地。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四代相沿未改。
5、唐代:
境内为河南道登州地,设文登县。唐代,登州几经置废。武德四年析东莱郡置登州,州治文登,贞观元年废。
如意元年又以莱州之牟平、黄县、文登复置登州,州治牟平。神龙三年徙治蓬莱。天宝元年又废,改置东牟郡。
乾元元年,又改称东牟郡为登州。自唐麟德二年析文登县西境,于东牟故城置牟平县,至清雍正十三年的一千余年间,境西南部一直属牟平县,其余属文登县。
『贰』 威海在古代为什么称为不夜地
《齐地记》。该书认为:“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据《齐乘》等书记载,此《齐地记》作者是解道彪,或谓解道虎、解道虔,但不知是何代人。由于唐代颜师古引《齐地记》所云为不夜县作注,致使“有日夜出”的观点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今仍见于近几年重版的各类辞书.
但古人对不夜名称由来、含义的认识,并没有因此而取得一致。宋代以后,陆续有人对“有日夜出”的观点提出疑义,提出不同的见解,分歧颇大。《太平寰宇记》云:“不夜城即春秋时莱子所置邑,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名。”《续山东考古录》云:“不夜县故城在西三十里,颜师古注,《齐地记》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按:此亦想当然耳。”清代张嵩认为“有日夜出”只是一种臆说,“托于古者,使人莫可究诘。”他在《不夜城考》一文中提出:“日之丽天,无私照者也,出入晷刻,东西自微有蚤晚然,既出之后,断无一隅有日,四海不见之理。果使古者有日夜出,虽以不夜名天下,可也何所据而独名一城?”张嵩对不夜名称含义的见解是:“以其近于日出,沐光最先,故直谓之不夜。”清道光《荣成县志》云:“《齐地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城以不夜为名。又云海底三更见日,光芒四起。”清道光《文登县志》也有相同的记述。
不难看出,古人虽都认为不夜之名由来于日出,但对名称含义的具体所指却持两种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是“有日夜出”,有的则认为是“近于日出”。
现代学者从民族、语言与地名之间内在关系的角度,对不夜的名称进行研究后,提出不夜可能不是汉语地名的观点。
谭其骧先生认为地名中的“不”字是古代分布在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言。周振鹤、游汝杰先生认为,在古汉语中“不”是虚字,汉语地名惯常不用虚字,“不”字地名可能不是汉语来源的。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他们以西晋前含“不”字的县名不而、不其、不夜和山名不咸为例,阐述了这种观点。不而县在今朝鲜境内,不其县在今山东省青岛市境内,与不夜同处山东沿海,不咸山今名长白山,在中朝边境。他们指出:山东和朝鲜自古就有交通往来,一是经东北陆路,一是直通海路;有人认为《诗·商颂·长发》中的“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表明商代的势力范围东达渤海以东的朝鲜一带,所以商亡以后,商宗室箕子又在朝鲜立国;据此东北、朝鲜、山东沿海地名应该有某种相似之处。他们提出,由含“不”字地名的分布来分析,或许可以认为东北到朝鲜和山东沿海居住着同 地名和民族都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地名中常常保留着已经消失了的古民族语言,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分布与迁徙,往往可以在地名中找到线索。借助民族学对民族兴衰、迁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地名学研究的质量,尤其有助于古地名语种的识别。因此,不夜可能不是汉语地名的观点,是有充分根据的。
既然“不”字地名可能不是汉语来源的,那么,《齐地记》以汉语解释不夜,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事情却并非如此。不夜可能不是这个春秋城邑的初始名称。
据《荣成县志》记载:“不夜城边耕夫往往得古刀钱,其文云夜昜止保货,是不夜又名夜昜矣。”保货即宝货。唐代贾公颜疏:“案彼周景王时患泉轻,将更筑大泉……文曰宝货。”“夜昜止保货”即“夜昜之宝货”,是始于春秋周景王(公元前544-前520年)时的一种货币。这种货币仅发现于不夜,不见其他地方出土,说明夜昜之地就在不夜一带,历史上不夜曾名夜昜。
不夜与夜昜,孰先孰后?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不夜可能只是汉县名称,不是莱子所筑城邑的初始名称。春秋时期,这个城邑名谓夜昜,而非不夜。根据是:一、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关于战国时期胶东只有“夜邑”(在今山东莱州市)和“即墨”(在今山东平度市)的记载,不夜、不其之名只见于西汉时期的县名,不见于秦代以前的记载。这一史实说明,战国时期胶东还没有出现含有“不”字的地名。二,战国时期,包括夜昜在内的胶东都属齐国东莱地,“有日夜出”已经不再单指夜昜一城,而是泛指东莱,成为整个东莱的象征。因此,齐将安平君田单的封地以夜为名。虽然由于城邑的兴起衰败,夜邑与夜昜并非一地,但其名称是一脉相承的。夜邑之名当与“有日夜出”相关。夜昜、夜邑、不夜三名中的夜字,是它们有着共同渊源的见证。据此分析,或许可以认为夜邑、不夜之名的产生,是夜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因素作用下进行演变的结果。
夜昜之名明显地包含“有日夜出”之义
昜字读阳,为阳的正字。“昜者,云开而日见也”。夜晚的天空出现太阳,这并非谬传,历史上即有记载。这种景观的产生,同海市蜃楼一样,完全是由大气空间的光折射造成的,是一种符合自然科学的大气物理现象。对于夜日现象,古人亦有记述。1838年1月3日(清道光丁酉腊日),文登县人林培玠在今荣成市石岛一带目睹过夜日,并在《废铎呓》中留下了关于“夜日”现象的记述。原文如下:“道光丁酉腊日,石岛口居停。有夜作叶子戏者。时约夜半, 窗纸大明,室内几榻毕现。启户视之,旭日已升。各散,将归。未几,窗纸复晦,依然昏夜。逾数刻,鸡始鸣。是夜有钓于海上,宿舟中者,见三日并耀,光烛遐陬。诘朝有北方来者,云山外并无此异。” 林培玠由夜日联想到不夜之名,在文末按语中写道:“今志夜日一则,知无稽之言亦非无因,阅此可以破千古之惑。”
在古代,不夜城周围的地理环境与石岛口相似。既然大气空间的光折射能使石岛出现夜日,那么,古时在不夜周围出现夜日也是可能的。《齐地记》虽然没有谈到具体实力,但不能因此排除历史上确有此事的可能。张嵩囿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对夜日现象疑惑不解是正常的。由于夜日只是一种范围很小的局部现象,一隅有日,四海不见,所以独名不夜(夜昜)一城。
『叁』 威海古代的名字是什么
没了
威海卫
『肆』 威海卫名字的由来
汉初时,威海叫“石落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又来又称为“落柑村”,据后人推测,之所以改为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这里遍地布满了柑橘树的缘故,至于是否如此,无从考证。到了元代,改为“清泉夼”。改名原因,无从知晓,但从字面看“清泉”是清清的泉水的意思,作为威海这样一个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来说可以想见水的重要,“夼”是洼地的意思,可能也有因卫城在北棉花山南佛顶山西古山环绕之下而得名,依这样理解这个名字是依地势而取的名字。现在环翠楼公园东门北侧还有一个立有“宝泉普济”碑牌的泉水井,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打水。另据《威海卫志》(清乾隆本)记载:“在环翠楼东南石窟中,泉洁而甘,大旱弗匮。邑人咸取以酿,号‘小惠泉’”,不知这“小惠泉”对于这个名字有无历史渊源?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1945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成威海市。
『伍』 威海的原名是什么
没有吧,威海卫也就是最近一两百年的事情
你查查明史,看看戚继光这段有没有提到的
我看了我们村的村志,光绪年间才建的
我是威海荣成的
『陆』 威海卫地名的由来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商至明、清,现威海地基本以文登为中心,隶属随朝代更替而变化。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即由此而来。
『柒』 威海卫的由来
汉初时,威海叫“石落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又来又称为“落柑村”,据后人推测,之所以改为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这里遍地布满了柑橘树的缘故,至于是否如此,无从考证。到了元代,改为“清泉夼”。改名原因,无从知晓,但从字面看“清泉”是清清的泉水的意思,作为威海这样一个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来说可以想见水的重要,“夼”是洼地的意思,可能也有因卫城在北棉花山南佛顶山西古山环绕之下而得名,依这样理解这个名字是依地势而取的名字。现在环翠楼公园东门北侧还有一个立有“宝泉普济”碑牌的泉水井,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打水。另据《威海卫志》(清乾隆本)记载:“在环翠楼东南石窟中,泉洁而甘,大旱弗匮。邑人咸取以酿,号‘小惠泉’”,不知这“小惠泉”对于这个名字有无历史渊源?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捌』 威海以前是什么
威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时,这里曾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当时称为“落柑村”,落是落叶的落,柑是柑橘的柑,据后人推测,可能是因为这里遍地布满了柑橘树的缘故,到了元代,改为“清泉夼”,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威海以前就有多处的温泉,现在仍有一条“宝泉路”,被称作“温泉一条街”,到了明朝1398年,为了防止海上倭寇的侵扰,在此设卫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始称“威海卫”。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灭,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长达32年之久,1938年又被日本侵占三年之久,直到1945年获得解放,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成威海市。
1950年5月,成立文登专区,辖威海(县级)、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现威海地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现威海地属之。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1987年6月15日,国务院以国函〔1987〕105号《国务院关于山东省威海市升为地级市的批复》批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9月27日地级威海市举行成立大会,10月1日地级威海市市直机关正式对外办公。
『玖』 威海的来历和传说
威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商、周三代,今市境为东方夷之地,属青州,有菜夷聚居。 北齐天统四年(568年),境内设文登县,今市境尽属之。此后,朝代更替,但隶属文登县未变。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即由此而来。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属英国殖民部。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1950年5月, 成立文登专区,辖威海、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今威海地域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 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今威海地域属之。
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 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为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 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1988年10月,文登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荣成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1993年7月,乳山县改为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传说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威海是一个被视为仙界的地方,这里山水奇丽,风景入画,住着很多的神仙.闲来无事的时候,神仙们会聚在一起,乘云踏浪到海上垂钓极为美味的仙物,吃了能增加道行,修炼功力,,常人吃了有如百神护体,可以青春不老,脱凡胎而成仙体.于是历朝历代众多梦想长命延年,天界为仙的人,都不远万里纷纷前来寻求不老仙方和仙物.那就是威海灰刺参.所以威海灰刺参便具备了极品海参的品质,以及很多的神奇的食补食疗功效.
刘公岛为什么叫了这么个名字呢?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东汉末年刘氏皇族的一支人,不堪曹魏政权的迫害,迁居岛上避难;一是与民间流传的刘公刘母的故事有关。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南方北上的商船突遇狂风袭击,数日不见陆地,粮食淡水都用光了,人们绝望了,只好听天由命地随波逐流。一天夜里,一个水手无意中忽然发现前面有火光,便兴奋的大叫起来:“有救了,有救了!”他们知道有火必有人,有人就有救了。这一线希望马上激起了人们的力量,他们拼命地向火光方向划船,终于看清前面是一海岛,有一位老人站在岸边,手举火把为他们引路。船靠了岸,船上的人们跳进浅水,扑向岸边,一个个先后栽倒在沙滩上。老人把他们背到自己的草屋子里,介绍说:“我姓刘,大家叫我刘公好了。”刘公的老伴也是位和善的老人,只见她抓了一把米放到锅里,一会儿就煮熟了。十几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锅里的饭始终不见少,船民们恍然大悟:这是遇到救命神仙了,忙跪下磕头。等抬起头来,刘公夫妇已不见了。第二天打听岛上的居民,他们也说刘公刘母经常做这样的善事。后来这些人为了感谢刘公夫妇的救命之恩,联合岛上的居民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岛取名叫刘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