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阳 的由来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约七八千年前,先民们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朝代屡经更迭,区划不断变改,但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在历史的长河里,愈来愈丰富了她的涵义,在时代的演进中,充分显示着她坚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土地上,养育着广大劳动人民,并出现了不少伟大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一定财富。因而,使南阳成为国内外较有盛誉的名地。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日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 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国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 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阳”性的双重特征。《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取韩地赴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日南阳”。 这充分说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 态环境。《说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㈡ 河南名称的来历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镇平县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㈢ 广东省镇平县现在改名叫什么名字
只知道有个南阳市镇平县
㈣ 河南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河南---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大禹降伏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为“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省简称“豫”据《说文解字》“豫,象之大者”,豫就是大象。《周易》64卦的第16卦刚好是“豫”卦。其卦辞云: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周易》曰: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利建侯行师。
西汉设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唐朝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将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2市及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划归河南省。
㈤ 鹿邑县的得名是怎样起源的
鹿邑古称“苦”(hu)、“真源”、“谷阳”、“仙源”、“卫真”等。在历史上,曾有三位皇帝颁诏钦改鹿邑县名,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下诏改县名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尊李母为先天太后,于载初元年(689年)下诏改真源为仙源,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则为仙之源。宋真宗到鹿邑拜谒后,下诏改县名为卫真,以表明他比别的朝代更捍卫老子及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隋朝开皇18年,与之相邻的武平县内因“麋鹿甚多,常闻鹿鸣”而已经将县名改为鹿邑县。《许志》曰:“元初避水东迁,今地并卫真,仍曰鹿邑,而旧鹿邑废。”区划设置十分明了:卫真和鹿邑两县合并后,县名沿用“鹿邑”,治所迁至“卫真”。自元朝开始,县名沿用至今。
鹿邑,河南省直管县,古称鸣鹿、真源、苦县、谷阳、仙源,位于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交界处。东临安徽省亳州市,西接淮阳县,北靠柘城县,南望郸城县。鹿邑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故里,2011年11月,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报中国文联审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备案,命名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
旅游
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太清宫镇旧名厉乡曲仁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
著名景点:太清宫太极殿、望月井、铭碑、丹桂古柏、隐山遗址、先天太后之赞碑、道德经注碑、洞霄宫、圣母殿、娃娃殿、赖乡沟等。
明道宫
明道宫位于老子故里鹿邑县城内,始建于汉代(公元743年),兴盛于唐宋。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传道讲学的纪念性建筑群。
著名景点:伊人宛在坊、升仙桥、犹龙堤、迎禧殿、玄元殿、享殿、升仙台等。
㈥ 谁能介绍一下河南镇平蒙古族人的渊源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一、研究的缘起
在东方网、大洋网等多家网站笔者读到同样的一则消息:一本由成吉思汗17世后人编写的成吉思汗后裔族谱,日前在陕西蒲城县孙镇潘庄村被发现。这本族谱厚约 8厘米,共有287页,全部由宣纸制成。据史料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姓孛耳只斤氏,其后裔为何姓王,又怎么落户蒲城的?从这本族谱中我们可知一二。
这本族谱在民国年间曾被修订,中间记录了21代数以千计的族人的姓名,上溯元末“朱元璋起自濠江泗,扫荡群雄……顺帝之四子帖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的“始祖以王为氏,历明及清”至民国六百余年的铁木真后裔的动荡变迁。
族谱的持有者王继灵对记者说,他的曾祖母张氏携祖父王凤成随部分家族成员是由河南省镇平县入陕于蒲城孙镇潘庄定居的。
据悉,河南镇平这支自称元朝后裔的王姓蒙古族分布极广,其后人散布至福建厦门、陕西蒲城及广东、浙江等地,陕西蒲城县孙镇潘庄的“王”族就已繁衍成30户一百二十多口人的大家族。那么,镇平县的蒙古族是否是王室后裔呢?如果是,是哪一支王室后裔?是元顺帝的直系后裔还是其他王室贵族的后裔?
于是,作者以此则消息为线索,本着沥清事实的目的,查阅了大量前人的调查资料,并且亲自走访了这支蒙古族的发源地河南省镇平县,发现对晁陂王姓和砚台王姓蒙古族源流进行考证是探讨镇平县蒙古族源流的关键。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镇平县有14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为蒙古族和回族,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2.82%、1.94%。镇平县蒙古族主要聚居于晁陂镇街南街北村和王岗乡砚台村,两地蒙古族人口共计14 676人,占全县蒙古族总人口的63.78%,其余散居县城各地的蒙古族也主要源于晁陂王姓和砚台王姓。
二、专家的推测与结论
自20 世纪80年代至今,对河南省蒙古族做过详细调查并写有论著的主要有中南民族大学的匡裕彻教授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任崇岳教授。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民间传说中镇平蒙古族源流的两个说法:晁陂镇传说的先祖元顺帝四子帖木花儿和王岗砚台乡传说的先祖司脱王,他们结合元史进行了几点合理的分析。
首先,镇平县蒙古族先祖可能不是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第四个儿子帖木花儿,而是忽必烈第九子脱欢的第四子帖木儿不花,很有可能因为“妥欢”与“脱欢”谐音又同是第四子而致讹。
其次,民间传说中的帖木花儿和司脱王为一人,可能是历史上的淮王帖木儿不花。司脱王被封为平南王,而帖木儿不花曾袭封镇南王,元代是没有平南王封号的,或误以为镇南王即平南王。
第三,族谱上有关帖木花儿的各类战事资料与帖木儿不花作战史实的地址和国破后的下落相符等等。
最后,匡教授认为,在《元史》中记录的二十多个帖木尔不花或铁木儿不花中,淮王帖木儿不花的事迹与传说中的司脱王、帖木花儿相似,从而推测:司脱王、帖木花儿即淮王帖木儿不花,有关司脱王和帖木花儿的传说应是帖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和延伸。按此推测,镇平县这两支蒙古族应该是同源同流。
三、笔者的看法与补充调查
(一)晁陂镇王姓蒙古族源流
晁陂镇位于镇平县城之西,为河南省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至2004年12月31日止,全镇共48 435人,其中蒙古族12 481人,占全镇人口的25.77%;以其街北村为例,街北一村共2 262人,其中蒙古族1 42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3.17%;街北二村共1 693人,其中蒙古族793人,占全村总人口46.84%。
1.晁陂镇王姓蒙古族族人的说法
王元常,男,81 岁,晁陂供销社退休职工,自称成吉思汗第19 世孙,元字派(辈)这位81 岁的蒙古族老人对笔者说:“我是元顺帝第19 代孙,元顺帝兵败出逃,他的第4 个儿子帖木花儿经过河南,留在了晁陂,然后隐姓埋名与汉族同风同俗。”
王建林,66岁,男,退休厂长,蒙古族,兆字辈。他说:“我们晁陂蒙古族是元顺帝后裔,与王岗砚台的蒙族不是一支。砚台的是司脱王(音译)的后代,也是保元朝的。司脱王是元顺帝爷爷的第三个兄弟。我们是君臣关系。宗派四十字从第19 世元字辈起字是后来重新排的。”
作者在晁陂镇走访了街南村与街北村总计20 人,他们对其族源的看法虽然口径有细微之差,但却大体一致。均认为自己是元顺帝的第四个儿子帖木花儿的后代,并且都表示出了对祖祭的地方———王氏祠堂的认同。
2.族谱和祠堂碑的记录
《镇平蒙族(王氏)族谱》修于1943年,系引墓碑所述。墓碑是自元末明初王氏先祖来到晁陂镇隐姓埋名,后清康熙年间重新对外恢复族籍时所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重刻。族谱记录:“顺帝之四子帖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为我元室支族南迁之始祖以王为氏维列在编泯亦隐自高异也历明及清五百余年。”族谱记载与晁陂蒙古族族人的回答基本一致,认为其先祖为元皇室后裔元顺帝四子帖木花儿。族谱还记载了后世子孙散居地址一览表,其后人除分布镇平县外,在河南省内传至内乡、新野、邓县等地,在河南省外传至甘肃城县、陕西蒲城、安徽霍邱、湖北郧阳及广东和浙江等地。其中陕西一支证实了网上所提陕西蒲城王氏确为六世王辂之后。祠堂碑一则记录了族源:“晁陂王姓蒙古族始祖帖木儿不花,系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之弟四子……几经辗转隐居晁陂……子孙繁衍昌盛,距今六百二十年。”碑二抄录原族谱。碑三书宗派四十字,与村民所背相同。碑四为蒙古族发源简介等。
此四碑所立时间为1996年2月8日。祠堂碑记与族谱中所记录除始祖名字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对于祠堂碑记载的始祖和族谱所记不同,笔者认为,晁陂王氏祠堂为1996年2月8日重建,匡教授的学术研究在1984年已有成果,想必是晁陂王氏后人采纳了匡教授的结论。
3.笔者的看法
结合前人的分析和史料,笔者认为晁陂镇王氏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帖木尔不花,而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顺帝四子帖木花儿,认同匡裕彻教授对于帖木花儿实为帖木儿不花的推测。笔者遍查《元史》都没有帖木花儿其人,元顺帝根本没有叫帖木花儿的第四子,史料记载元顺帝只有以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首的三个儿子,帖木花儿可能是后来汉族的文人写作时不了解元姓而造成的误传,这也只是推测。但是,对于镇平蒙古族源流问题,笔者认为,匡教授将镇平蒙古族的始祖统一为是淮王帖木尔不花值得商榷。首先,镇平蒙古族不只晁陂一支,如前文所述,该县蒙古族是由两支组成,一支是晁陂王氏蒙古族,另一支是王岗砚台王氏蒙古族。其次,镇平蒙古族族人均认为晁陂蒙古族与砚台蒙古族不是一支。晁陂的王建林说:“我们与王岗砚台的蒙古族不是一支。砚台的是司脱王(音译)的后代,晁陂和砚台的先祖是君臣关系。”此外,这两支蒙古族分别有各自的族谱、宗派,详细记载了其先祖的来历,我们姑且不论族谱记录是否确凿,但是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证实晁陂和王岗砚台两支蒙古族同源异流。所以,不能以淮王帖木儿不花一人来代传说中的司脱王和帖木花儿。因此,我们要探寻镇平蒙古族的源流,只对帖木花儿很可能是帖木儿不花做分析和推测是不够的。
(二)王岗乡砚台村王氏蒙古族源流
砚台村分前砚台与后砚台,为王岗乡所属。王岗乡位于县境西北部,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至2004年12 月31日止,总人口22 838人,其中蒙古族2 195人,主要分布在砚台村。砚台村除前砚台村村头几家张姓汉族外,其余均为蒙古族。
1.砚台村本地族人的看法
王学芳,50 岁,蒙古族,男,王岗乡文化站站长。他说:“我们的祖先是司脱王,和晁陂元帝之后不一支。我们的祖先到这里基本和汉族的祖先来这里是同时的。我们有自己的宗派字辈,我们的先祖是从邓县的九重来到镇平砚台的。”王令海,50岁,蒙古族,男,砚台阳安寺蒙族小学教师。他这样告诉笔者:“听说,我们的先祖有三兄弟由邓县九重入镇平,一个在花栗树坟村(自然村),一个在前砚台村(营),一个在后砚台村(营)。”砚台被访的十数族人均认为其先祖是司脱王。
2.砚台王氏祠堂和族谱世系的记载
砚台王氏祠堂立碑三块,碑一为裕后;碑二为思孝言录;碑三为本支原世。碑一记载:“王公讳廷玉,明初人也,由邓入镇,卜宅于兹,生子讳本,本子五。”碑为本五子之三王恕之后所立。祠堂碑文上记载的祖先自王廷玉开始,王廷玉以上的祖先并未追溯。族谱世系记载如下:“探马哈儿生子称海,称海生子谨只儿,谨只儿生长子伯颜、次子马扎儿台,马扎儿台生长子脱脱木儿、次子也先贴木儿,脱脱生长子哈剌章、次子三宝奴,哈剌章改名王成,王成长子诏、次子诰、三子谟”。砚台王氏是三子王谟的长子王廷玉之后。祠堂碑记和族谱的记录:砚台王氏的祖先是脱脱王的儿子哈剌章,他改名王成,生了三个儿子,长子王诏迁河北,次子诰迁陕西,三子谟生三子,次子廷元、三子廷贞皆留九重一带。长子王廷玉从邓县九重里来到镇平繁衍世系。问题在于:砚台王氏的先祖脱脱是元史上的哪一个脱脱?对于从王成以下的世系和子孙人名都统一一致。然而,是否哈剌章改名王成?王岗乡砚台村蒙古族族人的说法是司脱王,而族谱和碑志所记录的先祖名叫脱脱王。最后,如果证实砚台蒙古族自有流派,则与晁陂一支蒙古族同源而异流。
3.笔者的解释
首先,元史上不同时期主要有三个脱脱,第一个脱脱是康里氏脱脱;二是扎儿氏脱脱;三是蔑儿乞氏脱脱,他的叔父是伯颜。排除距元亡最远的扎儿氏脱脱(1265 - 1308年),容易混淆的是年代较近的康里氏脱脱与蔑儿乞氏脱脱,但据元史记载康里脱脱于“泰定四年薨,年五十六”,泰定四年是1327年,可以推出康里脱脱生卒年份大概是(1272 - 1327年)。所以以1368年元亡的史实来看,蔑儿乞氏脱脱(1314 - 1355年)的年代更为符合。其次,他的儿子哈剌章在元国破的时候值年三十岁。假设是哈剌章改名王成,是第一代,按照族谱记载,这一支蒙古族繁衍至今已有25代,若以25岁为一代计算,大概正是从1368年元末明初到现在约六百二十余年时间。再者,从史实上看,蔑儿乞氏脱脱曾为元相,后来被贬鸩死云南,平反后其子哈剌章和三宝奴被召回朝,元末兵败,哈剌章和三宝奴出京北逃。所以,传说中脱脱王的长子哈刺章在北逃过程中改名王成,隐居邓县九重是极有可能的。第三,为何民间称其始祖为司脱王而不是脱脱王,使得匡教授未能从史料中查证到司脱王其人,这也可能是匡教授将晁陂和砚台两地的蒙古族始祖认定为淮王帖木儿不花的主要原因。笔者试图从田野调查中解开司脱王之谜。有幸的是,笔者详查河南省内乡县蒙古族源流时,在其脱王后裔世系表中发现了一则民歌:“封荆王加郑王,元代尊称讳脱王。思脱王想脱王,元季贤相美名扬”,并且这则民歌在镇平县以及邓县的蒙古族中广为流传。由此,笔者大胆推断:司脱王这个名字,极可能是民歌中“思脱王”一词在民间的音译误传。
四、结论
在考证了晁陂镇和王岗乡砚台村王氏蒙古族的源流之后,笔者认为:镇平县蒙古族主要由晁陂和砚台两支王姓蒙古族组成,晁陂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淮王帖木儿不花,而不是传说中的元顺帝之四子;砚台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元末丞相脱脱王之子哈剌章。在做出推测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一段历史源流确无确凿史料证实砚台王廷玉就是蔑尔乞氏脱脱的后人,以及晁陂一支的先祖就是帖木儿不花,族谱碑铭也都是后人编纂,包括现有最早的碑文实证也是大明宣德元年岁次丙年所立(现实物被毁,碑文源于大清光绪三十四年祖传家谱上)。所以,对于镇平蒙古族的族源我们只能结合元史与野史做相关推测,而不能下定论。但是,可以确定:镇平县的这两支蒙古族留居河南是在元末明初,确为元王室遗胄,即同源;但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始祖,因而属于异流。
㈦ 谁知道新野县名字的由来
关于新野建县时间与县名由来考 新野建县始于何时?明嘉靖《邓州志》、清康熙《新野县志》均记为西汉初年。查《河南省区县沿革简表》:秦置南阳耶, 辖县无新野。《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辖县三十六,始有新野县名。《历代地理沿革表》(光绪二十一年春二月广雅书局刊, 陈芳绩撰)注:新野为汉县,属南阳郡。《辞海》(1484页)新野条注:古县名。西汉置。 可见新野建县时间,在汉而不在秦, 确系无疑。但建于西汉何时,没有确切记载。后查《史记》、《西汉会要》、《两汉博闻》、《元和郡县志>》、《河南通志》、《大清一统志》等史志典关于县名之由来,众说纷纭。迄今没有定论。经访问考查,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日:在远古时期,新野境域为沼泽之区,以后逐渐成为陆地,蔓草盈野,后经开发,成为良沃。建县时,改“薪”为“新”,名为新野。
一曰: 据《水经注》称:淯水枝津分派, 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邓氏等陂,盖地为良沃, 故以新野为名。(见民国20年(1931年)出版的《今县释名》,柯昌泗著)。
一曰: 新野的含义是新形成的田野。远古时期,南阳盆地据说是个湖泊, 新野正处在湖底。盆地周围的山岭, 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流水冲刷, 致使湖泊逐渐淤积,最后只剩湖底是片积水区。大约到了战国时期,这处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汉置县,谓之新野。(见198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名漫录》,尚景熙著)。
一曰: 新野县名的由来可能与新都有关。新都即今王庄镇的九女城。在汉代曾屡为侯国……因新野城位于新都邑西20公里,《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县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 新野早在春秋时已为封邑, 称“蒸野”。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的兴修,蒸野一带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从而人口增加,气象更新, 西汉初新建为县时, 遂称新野。以上诸说,从地形地貌、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政治演变等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均有道理,但都属意析而缺乏实据,待再查再考。
㈧ 南阳市名字的由来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约七八千年前,先民们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朝代屡经更迭,区划不断变改,但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在历史的长河里,愈来愈丰富了她的涵义,在时代的演进中,充分显示着她坚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土地上,养育着广大劳动人民,并出现了不少伟大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一定财富。因而,使南阳成为国内外较有盛誉的名地。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日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 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国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 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阳”性的双重特征。《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取韩地赴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日南阳”。 这充分说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 态环境。《说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㈨ 河南省名称的来历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百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度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镇平县名字的由来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知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道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内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河南旅游概况
㈩ 黑龙江省各县市名字的由来
黑龙江省各县市名字的由来
http://glh.kuyiso.com
中有详细的介绍的
你可以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