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字寓意 > 团岛名字由来

团岛名字由来

发布时间:2021-03-28 01:19:31

1. 为什么青岛的道路名称好多都是地名呢

清朝末年,青岛地区在被德国占领之后,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以青岛第一批路名是德国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汉堡街”(今河南路)。

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占领了青岛,于是青岛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贺町”(今广西路)、“万年町”(今江苏路)、“舞鹤町”(今太平路)、“静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岛现在的命名体系是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之后形成的,于是就形成了以“江苏”、“湖南”、“北京”、“广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县名为一体的命名方式。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是以别称来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烟台”、“滋阳”即“兖州”、“兰山”就是“临沂”。此外,上世纪二十年代建设了“八大关”—— 山海关路、嘉峪关路、居庸关路、正阳关路、宁武关路、韶关路、临淮关路、紫荆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这些以祖国10个著名关隘的名字命名的道路。继而,又出现了以“峡”(团岛的八大峡)、“湖”(南京路周边)、“江”、“山”和“岛”命名的路。

一个熟悉的地名往往构成记忆的大海,而路名像珊瑚礁保存一个错综的秘密,在人和路名之间有一份默契。对于一座城市,路名就像一套密码,你只有了解这座城市的全部底蕴,才有可能一一破译。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控制了青岛后,当局极力扩展市区,建设工业。日人在实行扩充市街约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日侨居住地,即今天市场一路、二路、三路和聊城路、临沂路一带,以聊城路一带为商业中心区,称“新市区”;第二期为台东镇一带及广州路和台西镇之间的高地,前者以商店和工业用地为主,后者为居住用地;第三期为台东镇西北之商业区和大港防波堤内填海地面,主要为工业用地。在第一次日本占领青岛后期,日本纺织业迅速涌入青岛,在沿铁路线的四方和沧口一带形成了集中工业区。至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时,青岛市区规模比德占时期扩大了三倍,而在空间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东及大港周边、四方、沧口三个集中的工业带。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规划市区范围向北扩展至沧口、李村,向东扩展至辛家庄、麦岛一带。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继续完成充实原市区外,同时开辟新市区,新辟了齐东路-大学路间、登州路-西山路间及台东镇东南住宅区,荣城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湛山以东等住宅区;开辟了台东镇西北工厂地,四方-沧口之间大工业区。在旅游开发方面,沿海一线建立起一系列旅游景点,以中山路为核心的金融商业娱乐区、八大关别墅区相继建成,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栈桥整修扩建,水族馆竣工开放,湛山寺开工修建,第三海水浴场建成。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将市区向北发展至白沙河,向东扩展至午山,成为一长25公里,宽约4-5公里的带形城市,市区中心北移。沧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填海地及平坦地为集中工业区;市南为高级住宅区。

建国之后,1981年提出发展隔海相望的黄岛区,辟建新港。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

路名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多种社会和自然现象的忠实记录。现在讲城市“文化论输赢”,而道路名称就是整个城市文化很基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它与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把城市道路、桥梁、立交等称为城市建设的“硬件”,那么也可以把路名称为城市建设的“软件”。

路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2. 青岛有什么山

1、二龙山,崂山二龙山生态旅游区是一处集旅游、度假、观光、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域,是国家AAA级风景区,旅游区内设有塘子观(二龙山)风景区、中国茶文化博物馆、崂山茶博物馆、崂山道教文化博物馆和千亩茶园等旅游观光项目。

2、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3、东京山,东京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北麓,即墨黄海之滨。总面积0.4平方公里,海拔107米。共有2座山峰,因西峰有一巨石形似鹰嘴,所以又名鹰嘴山。因神奇的神话传说而得名。

4、太平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原称“会山”,海拔150余米,是青岛市区第一高峰。德占时期,称其“伊尔梯斯山”,建有炮台,日占后改称“旭山”,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定名“太平山”。

5、教会山,在1897年德国占领之前,青岛有一座海拔不到50米名为大鲍岛东山的山丘。将其称为大鲍岛东山的原因,大概仅仅是因循了地理位置命名的习惯,由于它位于旧大鲍岛村的东面。


3. 青岛名称的由来跟哪个国家有关

和德国有点关系,但不是全部。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其《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折》中说:“青岛一带在烟台未开口岸时,航海商泊,凑集颇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许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澳设防。同年,清廷派道员刘含芳、总兵琅威理莅胶察勘。刘含芳在《查勘胶州湾条陈》中说:“……胶州澳口,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明确说明,此时的青岛已有市、有关,“市”,应该是集市贸易,“关”,是指收税的海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青岛设防,调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成为设防的重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青岛口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九,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并进行大宗进出口贸易。“出口以披猪、花生、生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为最;进口以广洋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绸缎、糖、桐油、竹木材为多。”(见胡存约《海云堂随记》)。德国侵占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华的海疆重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青岛,当时青岛地区称为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日文《胶州湾》一书记载,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岛名称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个新市区又分为青岛、鲍岛和埠头等区,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中的一块地方。
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在《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条规定“青岛市之区域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区域”,第四条规定“青岛市由胶澳商埠局直接监督之“。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今。

4. 巴黎和会中山东问题的由来

1897年11月13日下午4时许,胶州湾外海方向驶来三艘黑色的大型兵舰。那是德国的重巡洋舰凯撒号(Kaiser)为旗舰率领的轻巡洋舰威廉王子号(Wilhelm)和炮舰哥尔莫兰号(Cormoran)。这三艘兵舰在回答了岸上清军哨兵的询问后,便来到前海的湾内下锚驻泊。按照以往惯例,外国兵舰来此驻泊,理应派代表上岸拜会当地的军政大员,双方还可相互赠送礼品。可当驻守胶州湾的清军首领章高元(1829-1899)派人送来请贴,欲请德军官员前去赴宴。德军却不知为何,竟然婉拒,谎称德舰来此只是游历。可能因心怀鬼胎,不敢前往吧?驻守胶州湾的清军度过了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德军炮舰哥尔莫兰号便按照事先的行动计划驶到后海的马蹄礁附近(今后海小港西侧),悄悄地放下数只舢板,将100余名德军士兵送到岸上。7时许,登陆的德军兵分二路占领了后海的清军兵营和团岛军火库,完成了对清军的北线包围。与此同时,驻泊在前海的德军重巡洋舰恺撒号也驶入清军设在前海的大铁码头(今前海栈桥)西侧,用舢板将300余名德军士兵送到岸上。登陆的德军兵分三路,先占领了大铁码头旁的清军仓库和前海兵营,最后一路去胶州湾清军衙门送达退兵通牒。完成了对清军的南线包围。德军另一艘巡洋舰威廉王子号则驶到小青岛的南侧,将300余名德军士兵送上岸。登陆的德军兵分三路,先占领清军衙门对面的青岛炮台和北侧的弹药库,完成了对清军的东线包围。另一路则直接去清军衙门与送达退兵通牒的德军汇合。

上午9时许,德军见各路的占领行动已经完成,再由德军远东舰队司令棣特利斯少将派出特使安孟大尉带领一支德军在夏翻译的陪同下,来到位于胶州湾前海东南侧的清军衙门(今市人民大会堂址),向还处于莫名其妙、手足无措的清军总兵章高元递交一封让清军退出胶州湾的退兵通牒。文中提出:“胶州湾一地,限三点钟将驻防兵勇全行退出女姑口、崂山以外。只允带火枪一车,其余军火炮位概不准带,以四十八点钟退清为限,过此即当敌军办理。”

德军此次军事行动的兵员约720名,其中有30名军官;77名士官和610名士兵。德军登陆后还携带着数门50~75毫米的轮式野炮。而驻守清军有近四个营的兵力,约2000余人,有两处炮台5门150毫米加农炮及10余门轻型野炮。但因当时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割地赔款,弄得国库空虚,根本没钱强军保国。就连清军在胶州湾修建几处炮台的军费也是捉襟见肘,建设工程修修停停,直到德军强占胶州湾时,尚有大部炮台未能完工。平日里清军只发半数子弹,有相当部分也在日常训练中消耗掉了。另外,国家不稳,局势动荡。清军为了防止生变,也加强了对弹药的集中保管,枪炮子弹限定在几处军火库内存放。这就造成一旦有突发事变,清军士兵手中的毛瑟步枪如同一支烧火棍。

德军自占领清军的兵营和军火库后,气焰更显嚣张。他们砍断清军衙门与济南府的电报线,以切断清军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控制各制高点,到处挖沟架炮,瞄准清军衙门。并把住清军兵营不得出入。最后竟然强行收缴清军士兵的枪支。

面对清军总兵章高元的“切实理论和厉声责问”,德军无动于衷,只是一味的向外驱赶清军。章高元一边差人将危情飞报朝廷,一边暂将队伍带至青岛口以北8公里的四方村驻扎。当日下午2时许,德军眼见目的达到,马上在前海湾举行庆祝仪式。先在原清军衙门的旗杆上升起一面德国旗,然后由舰队司令棣特利斯少将发表了趾高气扬的讲话,海上的威廉王子号也施放礼炮二十一响。

11月16日下午,清政府来电指示:“惟有镇静严扎,任其恐吓,不为所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致衅自我启。”严令清军不得与德军发生冲突,以免将事态扩大。德军则气势嚣张,不断来到四方清军兵营门前无理取闹。他们威胁挑衅,甚至砸坏清军哨兵数支步枪,面对德军的暴行,军中士兵纷纷言战,却被章高元竭力安抚。依照清廷旨意,清军无奈开始向北面的沧口分批转移,以免衅自我开。次日中午,胶州湾外海又驶来一艘大型运输舰龙门号(Loomen),上面满载近千名德军官兵和大量的军用物资。19日,德军以棣特利斯少将要与章高元总兵会面商谈两军事宜为由,将章高元诱至威廉王子号巡洋舰上严加看守,割断联系,使清军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德军则加紧派出600余名士兵分头向即墨、胶州等地进发。德军所到之处均切断电报线路,封锁县衙,索要食品还擅自成立收税机构。胶州湾这边的德军也是加紧武力恫吓,挤占清军营地,伺机抢夺清军的武器弹药。德军此举意在继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威逼让步。

11月30日,北京总理衙门李中堂来电:“本日奉旨,著章高元移扎烟台。务即知会德提督勿再逼迫,容汝从容督队移扎。”

12月3日晚上6时,章高元才被德军送到岸上,一路行至沧口回营。5日,清军北移。就这样,驻守胶州湾的清军在蛮横无理的强盗面前;在软弱无能的朝廷面前,竟然毫无反抗的行动就带着无限的惆怅和无奈,怀着一腔的仇恨撤往烟台去了。

从此胶州湾地区自1897年12月5日起,再无清军的一兵一卒。德国殖民者在胶州湾地区站稳了脚跟,阴谋强占胶州湾的殖民计划得以实现

5. 为什么青岛的路都以地方名命名呢

清朝末年,青岛地区在被德国占领之后,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以青岛第一批路名是德国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汉堡街”(今河南路)。
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占领了青岛,于是青岛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贺町”(今广西路)、“万年町”(今江苏路)、“舞鹤町”(今太平路)、“静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岛现在的命名体系是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之后形成的,于是就形成了以“江苏”、“湖南”、“北京”、“广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县名为一体的命名方式。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是以别称来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烟台”、“滋阳”即“兖州”、“兰山”就是“临沂”。此外,上世纪二十年代建设了“八大关”—— 山海关路、嘉峪关路、居庸关路、正阳关路、宁武关路、韶关路、临淮关路、紫荆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这些以祖国10个著名关隘的名字命名的道路。继而,又出现了以“峡”(团岛的八大峡)、“湖”(南京路周边)、“江”、“山”和“岛”命名的路。
一个熟悉的地名往往构成记忆的大海,而路名像珊瑚礁保存一个错综的秘密,在人和路名之间有一份默契。对于一座城市,路名就像一套密码,你只有了解这座城市的全部底蕴,才有可能一一破译。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控制了青岛后,当局极力扩展市区,建设工业。日人在实行扩充市街约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日侨居住地,即今天市场一路、二路、三路和聊城路、临沂路一带,以聊城路一带为商业中心区,称“新市区”;第二期为台东镇一带及广州路和台西镇之间的高地,前者以商店和工业用地为主,后者为居住用地;第三期为台东镇西北之商业区和大港防波堤内填海地面,主要为工业用地。在第一次日本占领青岛后期,日本纺织业迅速涌入青岛,在沿铁路线的四方和沧口一带形成了集中工业区。至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时,青岛市区规模比德占时期扩大了三倍,而在空间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东及大港周边、四方、沧口三个集中的工业带。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规划市区范围向北扩展至沧口、李村,向东扩展至辛家庄、麦岛一带。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继续完成充实原市区外,同时开辟新市区,新辟了齐东路-大学路间、登州路-西山路间及台东镇东南住宅区,荣城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湛山以东等住宅区;开辟了台东镇西北工厂地,四方-沧口之间大工业区。在旅游开发方面,沿海一线建立起一系列旅游景点,以中山路为核心的金融商业娱乐区、八大关别墅区相继建成,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栈桥整修扩建,水族馆竣工开放,湛山寺开工修建,第三海水浴场建成。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将市区向北发展至白沙河,向东扩展至午山,成为一长25公里,宽约4-5公里的带形城市,市区中心北移。沧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填海地及平坦地为集中工业区;市南为高级住宅区。
建国之后,1981年提出发展隔海相望的黄岛区,辟建新港。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
路名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多种社会和自然现象的忠实记录。现在讲城市“文化论输赢”,而道路名称就是整个城市文化很基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它与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把城市道路、桥梁、立交等称为城市建设的“硬件”,那么也可以把路名称为城市建设的“软件”。
路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6. 青岛所有海的名字

你好
青岛就是黄海之滨的一座城市,周围海域都算是黄海,没有说有其他海。
沿海到有些海湾,市区的话有胶州湾、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浮山湾等,市郊有崂山湾和灵山湾等。

7. 青岛:“台东”的名字由来

台东镇的台是炮台,台东在炮台之东;
台西镇的台是台地,台西在西之台地

8. 关于地名来历的作文350字

举个例子:青岛

处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的青岛,不仅以其秀丽的海光山色闻名于世,而且还以悠久的文化历史曾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又称小青岛,别名琴岛,它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琴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个小岛和青岛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历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歌咏。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起源及其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的涵义等确有着不同的解释,几十年来还说法各异。时至今日,在多种出版物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本文试就几十年间先后发见的历史资料,就以下诸问题琐考如下。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
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
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

到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青岛”的记载,这个“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可以说是最早的“青岛地区”。再则“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这个百余年,从同治算起,应是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样说来,青岛开埠的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青岛”的历史发展时间又向前提早了一百余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现存天后宫的另一碑文中记载:“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惊涛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宫以妥神灵,不过粗具规模,未足以壮观耳……,宏舸连舳,巨舰接舻,乃增其旧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税耀彩,金碧腾辉,可谓威镇四海……。”大船、巨舰,首尾相连,停泊于青岛口一带,好一派经贸繁忙景象。天后宫规模较前大有扩展,成为闻名的一大口岸。这样规模的一个商埠,能说是一个小渔村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其《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折》中说:“青岛一带在烟台未开口岸时,航海商泊,凑集颇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许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澳设防。同年,清廷派道员刘含芳、总兵琅威理莅胶察勘。刘含芳在《查勘胶州湾条陈》中说:“……胶州澳口,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明确说明,此时的青岛已有市、有关,“市”,应该是集市贸易,“关”,是指收税的海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青岛设防,调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成为设防的重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青岛口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九,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并进行大宗进出口贸易。“出口以披猪、花生、生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为最;进口以广洋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绸缎、糖、桐油、竹木材为多。”(见胡存约《海云堂随记》)。德国侵占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华的海疆重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青岛,当时青岛地区称为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日文《胶州湾》一书记载,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岛名称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个新市区又分为青岛、鲍岛和埠头等区,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中的一块地方。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在《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条规定“青岛市之区域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区域”,第四条规定“青岛市由胶澳商埠局直接监督之“。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青岛市辖范围一万余平方公里,计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即墨、平度、胶州、胶南、莱西五市。


小青岛是青岛的别称。
青岛从什么时间开始又称小青岛的呢?直到二ΟΟΟ年出版的书刊中还说:“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由于小青岛原是一个孤立的小岛,所以群众也一直称其为小青岛。”(见《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这段记述明显是不对的。据现有资料证明,清朝中叶就已有称小青岛的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刊写的《灵山卫志》中就记有“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者必由之道”。淮子口是胶州湾入海口一段水道的名称,因为小青岛位于灵山卫的东北,所以卫志说它在淮子口的对岸。道光年间重修的《胶州志》、同治版《即墨县志》“海程、险要汛”中都从此说。说明从清朝中叶开始,青岛也被称为小青岛了。而1934年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一书中说:“小青岛……德租胶澳后开始署名……我国接收后名曰小青岛”。这是明显不对的。青岛地区人们一直称为青岛或小青岛。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天,一些外国的植物学家在小青岛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百合花,定名为“青岛百合”。德国人因此曾叫过小青岛为“百合绿岛”,此种名称既未正式公布也未曾传开。1904年(一说1900年),德人在小青岛之上修建了一座乳白色的八角形灯塔,塔高15.5米,控制着整个青岛港的船支往来,是一切船支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取代德国侵占了青岛,日本将青岛的地名全部换成了日文的名称,小青岛当然在其内。据《青岛街市新旧名称对照表》中载,小青岛被改称“加藤岛”。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一律将日文的名称改为中国的名称。小青岛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但不是《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中所说的“我国接收后名曰小青岛”,而是青岛,这在《接收青岛纪念写真》都有记载。1985年出版的《青岛风物》一书中把小青岛名称的时间说得更无依据,文中语:“青岛市定名后,乃更名小青岛”。姑且不说记载根本不对,就其本身的涵义就不清,我们知道青岛作为城市出现后,有过德国侵占时期的“新市区”、北洋军阀统治下的胶澳商埠内的“青岛市”,还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青岛特别市”,那么上面所提到的“青岛市定名后”指的是哪个时代的青岛市呢?不知它的依据出在哪里?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青岛逐渐成为旅游城市以来,小青岛也发展为游览点。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并且还新建了一处茶亭,还修筑了游艇码头,游客乘小艇渡往,开辟成小青岛公园。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小青岛沦为日本侵略军的驻地,不许中国人进入。四十年代初,岛东部修筑起防波堤与陆地相连,岛北部也修筑了一段防波堤。
青岛解放后,小青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防波堤经过加高加筑成为现在的规模,岛上建立了现代化的导航设施,为青岛港的海运事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小青岛再次作为一处新的游览景点而向人们开放。

琴岛是青岛和小青岛的别名,也是许多别名中最著名的一个。
关于琴岛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和记载。其一有地形环境说法,“据说从空中看下来象是古琴,故也称琴岛或琴屿”(见《海域青岛》)。其二有自然现象说法,“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风徐来,波声铮铮如琴声之故”(见《琴岛诗话》)。其三有“青”、“琴”谐音字说。还有从“琴头镇”一词转音而来说(见《漫笔琴岛》)等等。
最早提到琴岛一名的,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当属1924年出版的《接收青岛纪念写真》一书。作者班鹏志1923年写的自序中曰:“自序于琴岛寄庐”,已正式把琴岛作为地名看待了。
在文学作品中提到“琴岛”一词的,从现在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要首推长篇小说《桃源梦》一书了。此书已不多见。青岛市图书馆仅藏有1934年版的第三版本,初版年月不详。这是早期述说青岛的长篇小说,作者笔名为“燕齐倦游客”。该书内容是描写辛亥革命胜利后,满清的遗老遗少们逃来青岛后的没落腐朽生活。书中对青岛的早期发展有过一些较为真实的记述,其书中人物的名字大都是影射真人的,如把“章总兵”写成“庄总兵”,把“亨利亲王”写成“恩理亲王”,一些大臣的名字也都用谐音字代替等等。这部小说开卷第一回“失琴澳总兵受骗,修铁道报立三功”中的第一段就说:“话说山东半岛的东南角上,有一个海港,叫作琴澳港……靠海最近之处叫作琴岛,琴岛的北部叫作大抱岛,大抱岛迤北叫作小抱岛,总称都叫琴岛”。把青岛(小青岛)叫作琴岛,进而又把市区统称为琴岛,这和青岛名称由来一样,都是以青岛(小青岛)命名的。为什么不称青岛而称琴岛,可能和该书的人名一样,不用真名,而用谐音字,“青”和“琴”字的字音比较相近。《漫笔琴岛》所作的分析,我们认为是比较正确的。
为什么叫琴岛,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受到以前出版的《海道图说》一书的影响。《海道图说》是清朝末年出版的一种翻译本线装书,具体刊印年代不详。该书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胶州湾东面有长山向东偏北延伸如舌……有城者为浮山所……又距挨户林头北面小澳首有琴头镇”。在胶州湾、黄岛两节之后出现了“琴头镇”,正好就是青岛的位置。书中关于“琴头镇”的经纬度记载为“北纬36°05ˊ,东经120°17ˊ”,又和青岛市的经纬度基本相符,可见图说中的“琴头镇”就是青岛。《海道图说》是一本地理书,可不可以说青岛在外文中还有一个别名,叫“琴头镇”。再则,因为《海道图说》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书籍,也有可能是翻译上的不确。再有一种可能,就是青岛当时有过“琴头镇”或者类似的名称,但在我国的史籍中又不见记载。几种可能的推见或其它的证据,将随着史料的发现逐渐澄清。正式把琴岛作为地名的,见载于1934年出版的《青岛名胜游览指南》一书。书中在小青岛一条中说:“此岛一名琴岛”。1939年版的《青岛指南》、1957年版的《青岛游览手册》等书都沿用了此种说法。从称小青岛开始,逐渐地把青岛市也称琴岛了。琴岛不但成为地名,还成为地名风光的掌故,如“青岛八景”、“青岛十二景”的“琴屿飘灯”,青岛市乡二十四景的“琴岗滴翠”等等。二十世纪末,还把通往小青岛的道路命名为琴岛路。
除了“琴岛”、“琴屿”之外,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把青岛称为“琴港”或“琴岗”的,还有称为“山岛”的等等。

9. 为什么青岛的路名要用中国城市的名称来定

清朝末年,青岛地区在被德国占领之后,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以青岛第一批路名是德国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柏林街”(今曲阜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汉堡街”(今河南路)。 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占领了青岛,于是青岛的路名也穿上了“和服”。如“佐贺町”(今广西路)、“万年町”(今江苏路)、“舞鹤町”(今太平路)、“静岗町”(今中山路南段)等等。 青岛现在的命名体系是1922年青岛回归祖国之后形成的,于是就形成了以“江苏”、“湖南”、“北京”、“广州”、“泰安”等集省名、市名、县名为一体的命名方式。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是以别称来命名的,如“芝罘”就是“烟台”、“滋阳”即“兖州”、“兰山”就是“临沂”。此外,上世纪二十年代建设了“八大关”—— 山海关路、嘉峪关路、居庸关路、正阳关路、宁武关路、韶关路、临淮关路、紫荆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这些以祖国10个著名关隘的名字命名的道路。继而,又出现了以“峡”(团岛的八大峡)、“湖”(南京路周边)、“江”、“山”和“岛”命名的路。 一个熟悉的地名往往构成记忆的大海,而路名像珊瑚礁保存一个错综的秘密,在人和路名之间有一份默契。对于一座城市,路名就像一套密码,你只有了解这座城市的全部底蕴,才有可能一一破译。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控制了青岛后,当局极力扩展市区,建设工业。日人在实行扩充市街约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日侨居住地,即今天市场一路、二路、三路和聊城路、临沂路一带,以聊城路一带为商业中心区,称“新市区”;第二期为台东镇一带及广州路和台西镇之间的高地,前者以商店和工业用地为主,后者为居住用地;第三期为台东镇西北之商业区和大港防波堤内填海地面,主要为工业用地。在第一次日本占领青岛后期,日本纺织业迅速涌入青岛,在沿铁路线的四方和沧口一带形成了集中工业区。至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时,青岛市区规模比德占时期扩大了三倍,而在空间布局上城市形成了台东及大港周边、四方、沧口三个集中的工业带。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规划市区范围向北扩展至沧口、李村,向东扩展至辛家庄、麦岛一带。 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继续完成充实原市区外,同时开辟新市区,新辟了齐东路-大学路间、登州路-西山路间及台东镇东南住宅区,荣城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湛山以东等住宅区;开辟了台东镇西北工厂地,四方-沧口之间大工业区。在旅游开发方面,沿海一线建立起一系列旅游景点,以中山路为核心的金融商业娱乐区、八大关别墅区相继建成,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栈桥整修扩建,水族馆竣工开放,湛山寺开工修建,第三海水浴场建成。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将市区向北发展至白沙河,向东扩展至午山,成为一长25公里,宽约4-5公里的带形城市,市区中心北移。沧口及其以北至白沙河填海地及平坦地为集中工业区;市南为高级住宅区。 建国之后,1981年提出发展隔海相望的黄岛区,辟建新港。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 路名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多种社会和自然现象的忠实记录。现在讲城市“文化论输赢”,而道路名称就是整个城市文化很基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它与市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把城市道路、桥梁、立交等称为城市建设的“硬件”,那么也可以把路名称为城市建设的“软件”。 路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10. 青岛有哪些山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一。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名称的由来
“青岛”这个名称,原指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青岛”之名的出现,就现在已发现的典籍文献来看,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明代中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乡土,主持过《即墨县志》的编纂。可以说,许铤是第一个全面了解青岛的人。尽管青岛在当时,还仅有一个小小的浮山所,但坐落于青岛湾畔的一座小岛“青岛”,亦被许铤所提及。
在许铤编撰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有这样一段记述:“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曰香花、曰田横、曰颜武。”这里说的“青”,即是指青岛,也就是现在的小青岛。在许铤的眼里,小小的一个青岛,不仅可以设防,抵御倭寇的侵扰,而且还是可供人居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青岛最初还是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许铤所此时所提及的“青岛”,是浮山千户所管辖的一个可以驻军的小岛。而在这个岛的对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后宫,也已在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还可以追寻到天后宫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来辟建青岛村的时代。

据编修于1924年的《胡氏族谱》记载:“吾族相传自明永乐初年由云南迁居即墨,世居青岛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余载”。这就是说,在天后宫还没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经从云南迁居在现迎宾馆一带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岛村”。只是到了后来,村民繁衍愈众,原来的村址已不能容纳,故又分出一支来,搬迁到了现在的湖南路和广西路一带。这样,原先的“青岛村”就被称之为“上青岛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岛村”就被称之为“下青岛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这就基本上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脉络,即“先有青岛,后有青岛村,最后才有天后宫”。因为我们已知,青岛附近的一些岛屿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名称。估计“青岛”之名,最晚也不能晚于明初。后来,胡姓族人从云南来了,他们除以青岛湾里这座小岛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还将附近东面的一座山岭,命名为“青岛山”。来青岛之后,他们“可樵可渔”,在这里建了一座“妈祖庙”,这就是后来的天后宫。到了天后宫建成的1467年,青岛湾一带就成了整个青岛地区最大的渔货码头,被称之为“青岛口”。等有了这么多冠以“青岛”之名的地名之后,原先的“青岛”就被俗呼为“小青岛”了。
而另一个被称做“青岛”的小岛,位于今即墨市田横岛的东北方,又名“三平岛”。这个小岛曾在清同治版的《即墨县志》中有过记载,但因与“青岛”重名,故自20世纪初之后,便多称为“三平岛”。而这个“青岛”,也就慢慢地没有人叫了。
那么,什么时候才将“青岛”作为青岛地区的总称呢?现在有资料记载的,就是天后宫内的一块刻于清同治年间的《募建戏楼碑记》的石碑。此碑文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在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岛”一词,已不是一个岛、一个村、一座山和一个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岛地区的总称。对于碑中之“青岛开创”和“百有余年”的断语,时间当在清乾隆年间,这应该是青岛的“开埠”之始,至今已近300年的历史。

自然环境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阅读全文

与团岛名字由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怎么改马的名字好听 浏览:355
谢梓汐名字打分 浏览:793
最好听的陈字开头的名字 浏览:879
不错的英文名字男孩 浏览: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浏览:372
大众名字男孩 浏览:628
杨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吗 浏览:862
吕子开头三个字的名字 浏览:311
黄乐琪的名字五行属性 浏览:132
园区起名 浏览:767
水配什么名字好听 浏览:406
穿越火线近战武器名字大全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428
跟妆工作室名字英文 浏览:537
叶艳华名字如何打分 浏览:198
赵姓绍字辈男孩名字鼠年 浏览:751
姓李字五行属什么名字好 浏览:150
测试你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游戏 浏览: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宝宝大名 浏览:420
两个字好听的名字女生带陌字 浏览:99
五行喜火缺水怎么起名字 浏览:261